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590572
 薇鈴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回她的日記本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心靈共鳴
作者: 薇鈴 日期: 2014.10.26  天氣:  心情:
「心靈」是一種很私人的領域,它看不見、彀不著,但卻被每個人所珍藏,而且是用整個生命來珍藏它。「心靈」其實就是每個人「自我的思想意識特徵」,它是由思維、情緒、意志、記憶和想像所組成的。沒有任何兩個人的心靈會完全相同,也沒有任何兩個人的心靈會完全相異,因此人在世上都在尋找著可以跟自己部份或完全契合的心靈體。心靈能部份契合的叫做「朋友」,而能幾乎完全契合的就叫做「親人」、「情人」或「伴侶」。但這並非一定,就像管仲說過:「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可是鮑叔牙真的比管仲的父母還了解管仲嗎?不見得,但可以確定的是,管仲認為鮑叔牙跟他契合的地方,一定是他自認為很重要的「自我」部分。

人都渴望找到朋友,但朋友有很多種,能夠在心靈上找到相互共通點的朋友,我們通常稱之為「知己」。知己、知己,人類發明這個詞彙來形容自己生命中的重要參與者,不就是在明白昭示後人「人是渴望被了解的生物」麼?然則,那些不合群的人或喜歡孤獨的人又該怎麼說呢?其實,他們並不是真的不需要被了解,而只是他們預設了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了解他們,為了避免心靈一再受創,因此他們寧願選擇孤獨。但社會進步的力量在於團結,團結則源於人與人之間有一定的共識存在,倘若每個人都將自己孤立起來,每個人都自行其是,世界有一天將會停止運轉。因此心靈共鳴的消極意義是在於找尋知己,而積極意義就是在於讓人們能相知相惜,願意一起努力同一個目標,願意一起歌頌同一種理念,人類的文明在這種共識下將呈現高度的成長。

面講的,屬於一種長期的心靈共感,但心靈共鳴有很多種,另一種是想法或感受上的短暫合拍。例如,我們看到一篇真情至性的文字,覺得就好像是為我們而寫的一樣;聽到一曲似曾相識的旋律,就好像是特地為我們而作的一般。這種藝術上的感同身受,也是一種心靈共鳴。因為這種共鳴,一個小小的文字工作者可能會啟發出一個留名青史的大文學家,一個只能餬口的配樂師可能會感動出一個跨時代的大作曲家。心靈共鳴,讓藝術成為很多人的精神食糧,也讓很多奇蹟的發生成為可能。

我們很難想像,當上帝把「心靈共鳴」的音符從人間的旋律裡抽去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或許,人與人之間將不再有相愛的可能;或許,藝術將成為上流社會的裝飾品,永遠不再能帶給人們任何感動;或許,說話將成為一種例行公事,不能再發出任何打動人心的頻率……。

心靈共鳴其實就是一種發現感動的過程,因為我們本能地喜歡貼近這種感動,所以才會很用力地珍惜曾經讓我們產生這種感動的人、事、物;因為,只有這些人、事、物持續地存在,我們的感動才有可能一再地重現。人為什麼渴望被了解?因為人都渴望被感動。
標籤:
瀏覽次數:149    人氣指數:7489    累積鼓勵:367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回她的日記本  
 
住戶回應
 
時間:2014-11-06 21:53
他, 61歲,高雄市,交通/運輸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11-05 10:34
他, 38歲,苗栗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11-05 10:20
他, 38歲,苗栗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11-05 10:15
他, 38歲,苗栗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11-05 10:08
他, 38歲,苗栗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11-05 06:39
他, 38歲,苗栗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11-05 01:03
他, 49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11-03 11:03
他, 46歲,苗栗縣,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10-27 17:33
他, 45歲,桃園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10-27 00:42
他, 53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上一頁 | 下一頁
[最前頁] [1] 2 [最末頁]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