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07384
 yuna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我們都只是丟了翅膀的天使---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信用卡被盜刷時的處理-很重要喔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清明緣何雨紛紛?
作者: yuna 日期: 2008.04.02  天氣:  心情:
清明緣何雨紛紛?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晉國(今山西一帶)的一段故事催人肝腸寸斷淚下潸然!

起源
清明,是全年廿四節氣中的第五節氣,在春分後十五日,約當陽曆四月四日或五日。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墓,民國廿四年起,政府還明定清明為民族掃墓節,全民休假一天,以便掃墓。

然而,掃墓在清明節的發展史上,算是相當晚出的節日內容,一直要到宋朝,才成為清明的主要活動。在這以前,清明僅是個附屬在寒食節(清明前一日)習俗中的一個次要日。它的重要性,甚至比不上另一個陰曆三月上旬的上巳節。儘管如此,由於上巳、寒食、清明三個節日的日期相當接近,彼此的習俗便互相滲透、重疊,漸漸地不再有明顯的劃分,這才形成了現在的清明節。所以,在討論清明節的起源時,同時也要對上巳及寒食有所了解。

上巳的起源甚早,《韓詩》:「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袚除不祥」。據(宋書)「禮志」的記載,上巳的日期自魏以後,就固定在三月初三。只是「袚褉」的原始精神已經隱而不彰,反而是到水邊遊春的習俗大受歡迎。這個上巳遊春的傳統,對後來清明踏青的習俗有一定的影響。

寒食的習俗,最早見於桓譚﹝逝於二五左右﹞的(新論):「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之推故也」。這個「不火食五日」的禁忌,大約一百年後,增加為寒食一月。(後漢書)「左周黃列傳」:「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約當同時,崔寔﹝逝於一七○﹞的(四民月令)也記載了當時的清明習俗:「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塗鄛穴,具槌、峙、簿、籠」。從這裡可以看出早期農事配合節氣運作的情形。這時候的清明節,和寒食還沒有任何關聯。

不過,至少在公元二○六年,曹操頒佈(明罰令)時,寒食節的日期,就在毫無預兆的情形下,由冬天變成「冬至後百五日」。這個重大的日期變更,直接的影響到清明的發展。在孫楚﹝約二二○ˍˍ二八二﹞的(祭介子推文)中說:「太原咸奉介君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大約從這個時候開始,寒食和清明就因為日期接近,彼此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但是此時的節日習俗仍以寒食為主。一直到呂原月寫《歲時雜記》時還說:「清明節在寒食第三日,故節物樂事皆為寒食所包」。這個情形到了孟元寫《東京夢華》(序於一一四七年)卷七時已有了轉變:「寒食第三日,即清明也,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此後,由於吸收了寒食祭墓的習俗,清明的重要性逐漸增加,終於完全取代了寒食的地位。

-------------------------------------------------------------------------------

清明的傳說
大約在春秋時代,晉國有個清官,名叫介子推。他不但勤政愛民,而且毫不貪圖榮華富貴。有一年,晉國有一派奸臣密謀害死大公子重耳,打算另立小公子申生繼承王位。介子推知道這個消息後,便連夜護送重耳離開了晉國。

在外流亡的日子,經常是貧困交迫。不過介子推總是毫無怨言的承擔起照顧重耳的責任。有一天,重耳一行人在山中迷了路,好幾天都找不到東西吃。重耳便絕望得嘆了口氣:「重耳餓死事小,只怕晉國的老百姓沒有好日子過了」。介子推一聽,想到重耳在落難中仍不忘自己的子民,將來必定是個賢明的君主,便下定決心要全力輔佐重耳登上王位。於是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熟了給重耳吃。重耳知道這件事後,感動得流下淚來,說:「你這樣對我,我該如何報答你呢?」介子推回答:「我不求公子的報答,只希望公子記得我今天割肉事君的一片忠誠,日後能多關心百姓疾苦,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重耳和他的隨從們,在外流亡了十九年之久,終於回國當上國君,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晉文公即位後,流亡期間跟隨他的都一一得到封賞。只有介子推從不主動請賞,竟然被晉文公給忘記了。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抱不平,他才猛然想起舊事,心中十分愧疚。連忙差人去請介子推前來領賞。誰知道介子推家門窗緊閉,問起鄰人,才知道他已經背著老母親跑進綿山。可是,任憑他們百般的喊叫,搜索,還是找不到介子推的蹤影。

這時,有人獻一條計策說,不如放火燒山。介子推是個出了名的孝子,一定會背著母親跑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左右火燒綿山。滿山的草木,一會兒功夫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把天空都映成了紅色,卻始終看不見介子推走出來。等火熄滅以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背著他的母親,被活活的燒死在一棵柳樹下。

晉文公既傷心又懊悔,抱著介子推的屍身痛哭了一場。正要移屍安葬時,發現介子推身後的樹洞好像藏有東西,晉文公掏出來一看,發現是一片衣襟,上面用血寫了幾行字: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看罷,便珍重的將這片衣襟放入衣袖中,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為了紀念介子推的死諫,他就將這一
天定為寒食節,通知全國,禁止用火,寒食一日。

第二年,晉文公又率領群臣到綿山致祭。一行人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的那棵柳樹,已經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看了,心中忽有所感,便走上前去,掐了一絲,編成一個圈兒帶在頭上。隨從的臣下看了,也紛紛倣效他折柳插頭。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賜名為清明柳,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晉國的百姓為了紀念介子推的忠誠,也在寒食節禁火,清明節插柳。這些習俗代代相傳,後來就成了全國性的大節日。

--------------------------------------------------------------------------------

清明的習俗
如果把寒食節視為清明節的前身的話,那麼,最早出現的清明習俗應該就是寒食了。由於寒食節禁火,所以當天的食物都必須事先準備好。陸翽(約三五○左右)的《鄴中記》就記載了寒食節時的一種食品:「寒食三日為醴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煮作粥。」

南北朝時的寒食節,盛行鬥雞的習俗。宗懍(約四九八──五六五左右)的《荊楚歲時記》按語引《玉燭寶典》:「此節城市尤多鬥雞之戲。」除鬥雞外,吃雞蛋、雕畫雞蛋也是寒食節風行的習俗。《荊楚歲時記》:「古之豪家,食稱畫卵,今代猶染藍茜雜色,仍加雕鏤,遞相餉遺,或置盤俎」。畫蛋是用茜草取汁,在煮熟的蛋上繪上花紋。初繪時尚無顏色。放置幾天後,顏色會由藍漸變深藍、紫色,最後變成紅色。把蛋殼剝開後,則是以筆在煮熟的蛋上繪圖,再用刀雕刻,將整隻蛋鏤空,取出蛋白、蛋黃即可。

清明鬥雞的習俗,直到唐朝仍很盛行。唐玄宗在位時,甚至在宮中設置「雞坊」。精挑細選長安城中千餘隻的雄雞,並選五百名兒童來加以訓練。這五百名兒童的首領是一個年方十三歲的男童賈昌。因為賈昌擅長訓練鬥雞,所以很受唐玄宗的寵愛。「金帛之賜,日至其家」。當時有人便作了一首歌,唱道:「生兒不用識文事,鬥雞走馬勝讀書。」

畫蛋、雕蛋的習俗盛行於江西、奧東及奧北等地,直到清朝末年都還有流行,民國以後才漸漸消失。

寒食節在唐代,是相當重要的節日之一。依官方規定,寒食節可以放假七天。由於清明節在寒食節後兩日,也包括在七天的寒食假期中,清明視為同一節令,許多的遊樂、慶祝活動也就沒有明顯的區分。

唐朝的寒食、清明習俗相當的多采多姿。除了繼承歷來的寒食習俗外,唐人並在清明節清晨點燃新火,以示去舊迎新。清明賜火的儀式由宮中尚食內園官小兒於宮殿前鑽木取火,先鑽得火的賜給絹三疋,金碗一口。然後再由皇帝以榆柳賜火給近臣戚里(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春明退朝錄》卷中)。能
得到皇帝賜火的大臣,往往引以炫耀。旁人看了,也爭相倣效,到了五代,清明插柳的風俗就變得十分普遍了。

清明時值暮春三月,正是風光明媚的時節。所以許多慶祝活動都傾向於戶外的遊樂,如蹴鞠、拔河、鞦韆等等。蹴鞠即踢足球,唐代蹴踘所用的球,多用牛皮縫成,內部填充絨綿。到了寒食節時,人們還會在球面上加上各種裝飾圖案,用來互相贈送。段成式(約八○三──八六三)的《西陽雜俎》卷一上就記載了唐朝皇室「寒食日,賜侍臣帖彩球」的習俗。

拔河,又名牽鉤,也是唐朝宮中十分風行的清明活動。《新唐書》「中宗紀」記載:景龍四年(七一○)清明節,唐中宗「令中書省門下供奉官五品以上,文武官三品以上,並諸學士等,自芳林門入,集於梨園球場,分朋拔河,帝與皇后、公主親往觀之」。唐玄宗時,也曾多次舉辦拔河之戲。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據王讜約﹝一一○○左右﹞的(唐語林)卷五描述:「挽者至千餘人,喧呼動地。蕃客庶士,觀者莫不震駭」。據說拔河有祈求豐收的意味。(隨書)「地理志」下:「俗云以此﹝牽鉤﹞厭勝,用致豐穰」。清明時值春耕播種的時節,因此拔河的遊戲,一直受到歷代帝王的提倡。

相對於蹴踘,鬥雞的熱鬧激烈,優雅瀟灑的鞦韆,就成了婦女專屬的清明活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開元天寶遺事)卷下記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據說,清明節盪秋千,是為了預防冷食傷身,相當具有科學道理。

寒食節掃墓的習俗也起於唐朝。王溥﹝九二二──九八二﹞的(唐會要)卷廿三記載開元二○年﹝七三二﹞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唐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用拜掃禮。……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自唐朝以歸,歷代相沿成俗,直至今日,我們仍保存了清明節前後掃墓的習俗。

由於墓園多座落於郊區,出城拜掃就成一年一度的大事。每到清明節前後,總是可以看到出城的車馬絡繹不絕。許多人更趁這個機會,攜帶酒食,掃墓之餘,就席地飲宴,觀賞春日的美景。吳自牧〔約一二七○右〕的(夢梁錄)卷三記載南宋時的清明:「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車馬往來繁盛,
填塞都門。宴於郊者,則就名園芳圃,奇花異木之處;宴於湖者,則綵舟畫舫,款款撐駕,隨處行樂。」

在唐代盛極一時的寒食節,到了宋朝仍保留了傳統的寒食習俗。寒食節當天,家家都在門上插上柳條,稱為「明眼」。而有子女已成年的,也在此日行加冠、及之禮。清明的活動既然著重於戶外的踏青、掃墓,那麼,最多人遊賞的地方自然也就吸引了不少的攤販。田汝成﹝約一五四○左右﹞的(西湖遊覽志餘)卷廿記載:「蘇堤一帶,......走索、驃騎、飛錢、拋鈸、踢木、撤沙、吞刀、吐火、躍圈、觔斗、舞盤、及諧色禽蟲之戲,紛然叢集。而外方優妓、歌吹、覓錢者水陸有之,接踵承應。又有買賣趕趁,香茶細果,酒中所需。而采妝傀儡、蓮船、戰馬、錫笙、鼓、瑣碎戲具,以誘悅童曹者,在在成市」。到了晚上,還有人會在門楹間貼上「清明嫁九娘,一去不還鄉」的句子。據說這樣貼了以後,夏天就不會有青蟲撲燈的困擾。

到了清明時,就有清明放風箏的習俗。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一七五八﹞記載:「清明掃墓,……
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

江南的清明掃墓,除了舊有的「挑新土、燒楮錢、祭山神、奠墳鄰」等習俗外,凡是過去一年新娶媳婦的人家,一家要帶新媳婦一同去上墳,稱之為「上花墳」﹝顧祿(清嘉錄)﹝一八三○﹞卷三﹞。俗稱「掛錢」,也叫「掛墓」。地方官府照例也在清明到各地厲壇去祭拜無主的孤魂。

--------------------------------------------------------------------------------

清明食俗

東漢的太原奉行寒食一月的禁忌時,當地的居民究竟靠何種食物來渡過三餐,目前沒有任何的文字記載可以提供我們作這方面的想像。不過,到了南北朝時,寒食的日期減為三日,便有人事先準備過節的食品。《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鄴中記》也說:「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種以麥芽糖調製的杏仁麥粥。一直到隋唐時,都還是寒食節的主要食品。另外,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還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的食品─環餅。「環餅,一名寒具,以蜜調水溲面」。油炸至金黃色後即可食用,味道極為脆美,相當近似現在的點心。

宋朝的清明節,除了街市上所賣的稠餳、麥糕、乳酪、乳餅等現成的食品之外,人家也自製一種燕子形的麵食,稱為「棗錮飛燕」,據說是從前用來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還會留下一部分的棗錮飛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給家中的孩童吃,據說吃了以後,可以不蛀夏。

陳元靚(約一二二五──一二六四)的《歲時廣記》卷十五引《零陵總記》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食品「青精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採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飢飯。」寒食清明染青飯的習俗似乎在南方較為流行。郎瑛(一四八七─~一五六六以後,杭州人)的《七修類稿》卷四三就提到寒食節時吃的「青白團子」。這種青糰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麥草汁舂合而成,餡料則多為棗泥或豆沙。放入蒸蘢之前,先以新蘆葉墊底,蒸熱後色澤翠綠可愛,又帶有蘆葉的清香,是很受歡迎的清明節食品。

這些清明節的節食都有─共同特色,就是皆可冷食。顧祿的《清嘉錄》卷三(一八三○)按語中說:「今俗用青糰,紅藕,皆可冷食,猶循禁火遺」。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一七五八)中所記的「寒食佳品」有香樁芽拌麵觔、嫩柳葉拌豆腐,也都是涼拌菜。就連後來在閩粵流行的清明節薄餅,也都是以冷食原則。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寒食的習俗已經式微,它的精神仍保留在清明的食俗上,歷久不衰。

--------------------------------------------------------------------------------
全國各地的清明習俗

【河北省】
東安縣清明插柳、看花。節前五、七日即有人祭掃墳墓,清明節當天則在自家堂上祭祖先。永平府以寒食前一日為蛆日,造醯醬。官府祭厲壇。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諺語道:「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元氏縣清明節又稱花節,人家買花置酒宴請賓客。

【山東省】
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在清明掃墓時,要在墳上加新土。據說這是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棲霞、黃縣等地全族公祭祖墳後,一起吃祭後的饅頭及菜餚,稱為「房食」或「祊社」。魯北地區還保留了南北朝時「鬥雞子」的習俗。濱縣的兒童,在這天以煮熱的雞蛋互頂,誰的雞蛋先破,誰就是輸。齊山、博山等地在清明節煮一鍋小米乾飯讓牛飽餐一頓,稱為「飯牛」。有諺語道:「打千罵萬,清明一飯」



【山西省】
河曲縣清明節以黍米磿麵作餅,稱為「攤黃兒」。壽陽縣清明節,男女兒童皆剪彩紙成串戴在頭上,據說這是古代「彩勝」的遺風。翼城縣民預煮黑麵涼粉,於清明節切薄片,淋上湯汁來吃。解州清明停止一切女紅,據說此日動針線者,會成為瞎子。平陸縣兒童清明節頭上以麥繫髮,祈求長壽。

【河南省】
鞏縣清明,女婿也祭岳家之祖墳。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諸神。孟津縣清明插青苗於麥地。

【陝西省】
興平縣清明,姻親間以紙錢相贈,且互相拜墓。富平縣每戶人家於清明請名山之泉源水,共禮一神。準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為「游水」。同州縣清明祭掃後,折柳枝插門;並以紙錢縛樹幹,據說如此可以防蟲蟻。洛川縣清明蒸饃為食,饃四周作鳥蛇之形的裝飾。據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做為紀念。

【江蘇省】
泰州農民於清明節舉行划船比賽,稱為「撐會船」。鎮江人以柳葉七片泡茶,據說喝了可以明目。丹徒縣
圌山附近的鄉民,還保留了寒「望綿」﹝綿山﹞的舊俗。上海舊俗在清明節吃桃花粥、紫筍茶,並有祭厲
台、迎城隍出巡的習俗。武進縣方茂山以清明為龍母化身之日,鄉民競相拜禱。

【安徽省】
徽州府於清明淘新泉釀酒。貴池縣清明節,婦女製米繭以祭蠶姑,祈禱蠶桑有好收成。涇縣稱清明為「插柳節」。壽春清明,家家插柳,並懸紙錢於墓樹,稱為「贐野鬼」。

【浙江省】
海寧縣清明夜,養蠶人家睡覺時會把蠶子裹在棉衣之下,據說蠶子得了人氣才會容易繁殖。嘉興縣清明夜吃青螺,稱為「挑青」。海鹽縣清明有龍舟之戲。台州府清明簪柳,稱為驅香九孃。紹興人上墳時,要準備一些糖果、餅乾,稱為「上墳果」,發給住在祖墳附近的兒童。

【江西省】
新建縣清明拜掃,例用春餅。永豐縣清明掃墓以前三後七為期。除例行的牲禮外,還以米粉作果,稱為繭果,或壓糯米為糕,澆上糖汁,稱為飯果,猶有寒食之遺風。安義縣清明祭掃惟男丁行祭,婦女皆不參加。

【湖南省】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永州府清明節凌晨汲水,經數月味色不變,用以造酒尤佳。新田縣農諺:「清明晴,萬物成」。

【福建省】
福州清明,東郊踏青之遊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稱為煮菜臛。惠安人掃墓時放紙鳶,吹麥簫。泉州清明吃「潤餅」、製「腳目粿」,這是一種球狀的點心。據說清明節吃了腳目粿,可以增加腳力。十歲以下的小孩子也在清明節糊彩色的小旗為戲。

【四川省】
川東重慶、萬縣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節前後,三兩女子結伴攜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識的男子均可入席同樂。什邡等地,婦女以薺菜花沾油後投入水中,視水面花紋以卜吉凶,稱為「油卜」。成都一帶則賣炒米團,上面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為「歡喜團」。

【廣東省】
乳源縣稱清明前十日為「禁風」,縣民都在頭上戴桃葉。埔陽縣清明掃墓後「頒胙」,即由主祭人主持,掃墓的祭品烹調後,請上墳者食用。廣寧縣清明掃墓,稱為「拜山」。

【廣西省】
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說可使眼睛明亮。興仁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為「標墳」,又叫「掛青」。開陽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

台灣的清明節
台灣早期的移民,以漳、泉兩地為主。兩地移民掃墓的日期各自不同。漳州人多在三月三日(俗稱三日節)上墳,泉州人則在清明節掃墓。關於這個日子的岐異,有一種說法是:漳、泉人常因清明節買菜引發糾紛,彼此械鬥。所以由官府出面調停後,規定漳州人在三日節、泉州人在清明節掃墓。連橫的《台灣通史》(一九一八)卷二三記載:
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人謂之三日節,祀祖祭墓。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墓;嘗,春祭也。祭以餑餅,治牲醴,掛紙錢,歸乃食之。餑餅以麵為衣,內裹蔬菜,炸油者謂之春餅。嘗墓之禮,富貴家歲一行之,常人則兩、三年一行。婦孺歸時,各插榕枝於髻,以祓不祥。
所謂「掃墓」,只是一種籠統的講法。在台灣,掃墓的方式,很清楚的分為「掛紙」及「培墓」。
「掛紙」又叫「壓紙」,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所用的「墓紙」呈長方形,顏色有黃、白及五色等三種。掛紙之前,先鏟除墓上叢生的樹枝野草,再將墓紙兩三張一疊折作波紋狀,用小石塊分別壓在墓頭、墓碑及墓旁的「后土」(土地神)上。也有些地區不拘數量及方位,直接的將墓紙按入墓土之中。如果
說,墳墓是祖先死後居住的場所,那麼掛紙就象徵子孫一年一度為他們的居處所添的新瓦。同時,掛紙也具有識別的作用。到了清明節,凡是墓頭有墓紙的,就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反之,就是無人祭拜的孤墳。「掛紙」後,還要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燒紙錢,這樣才算完成了「掛紙」的儀式。
「培墓」則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通常新墓要連續培墓三年,而過去一年中有娶媳婦或生男丁的家庭也要培墓。培墓時要準備三牲(祭后土)、五牲及菜碗(祭墓)。這些祭品通常包括豬頭、雞、魚、豬肉、魷魚等牲禮或麵龜(表長壽)、米糕(高昇)、鼠麴粿、土豆(吃老老)、發粿(發財)、丁仔粿(添丁)、菜頭(好彩頭)、韭菜(長久)、蛋等等。此外,還得準備各種紙錢、燭炮、以及「子孫燈」。子孫燈,俗名又叫「香仔燈」,直徑約為四寸,所以也叫「四寸仔」。燈上以朱筆寫上「子孫興旺、添丁進財」,或「財丁兩旺、富貴雙全」。培墓的人家一定要準備一對子孫燈,在墓前點燃,然後帶回家,象徵子孫興旺。
培墓之後要剝鴨蛋殼丟在墳上,象徵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然後焚化紙錢、點燃鞭炮。在早期的農業社會,只要一聽到墓地傳來的鞭炮聲,就有許多的兒童會圍攏過來,等候掃墓的人家分贈墓粿。墓主就會將祭畢的紅龜粿、麵粿等分給他們,若墓粿不夠分發時,就以硬幣來代替。這種習俗,叫做「揖墓粿」。揖墓粿的寓意是請往在墓地附近的兒童,幫忙看管墳墓,不要隨意踐踏墓園。在豐衣足食的現代,揖墓粿的習俗已漸漸絕跡了。
台灣地區的客家人,掃墓的日期由正月十六日起,一直延續到清明節。其中又以正月十六日掃墓的人為最多。這是因為早期的客家移民來台較晚,較富庶的地點都已有人居住,貧瘠的丘陵地又欠缺發展,所以客家的子弟大多要出外謀生。舊時的交通不發達,往來不便。所以趁年假返鄉之時,順便祭掃,掃完墓,就各自回到工作崗位去為生活奮鬥了。
客家人稱新墳的第一次掃墓為「開青」。通常是在正月裡挑個好日子。開青的祭品包括艾粄、紅粄、發粄、牲儀、金香燭炮等。在安葬後的第一年過年及五月節時,也要提前一、二天上墳祭拜,稱為「分年節」。過年時用的祭品是芹、蒜各一束,五月節時用的是空心菜、韭菜各一束。近年來,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過年時的「分年節」,已有和正月掃墓合併的驅勢。
至於清明節時的特殊節食,要以鼠麴粿最為普遍。這是一種加入鼠麴草的粿,顏色碧綠,又有鼠麴草的清香。客家人則製伯「艾粄」,作法是將艾草的嫩葉採回,洗淨後加入滾水中燙煮,然後放在篩子裡一邊搓揉、一邊沖洗,直至苦澀去除為止。搓洗好了的艾葉放在鍋中烤乾水份,要用時便取來切細,加入生粄中揉均勻即可。
有些地方也在清明製作春捲,春捲也稱「潤餅」。據說潤餅的來源,是在太平天國的時期。當時捻匪作亂,一直蔓延到閩南,尤其是漳、泉一帶,由於兵荒馬亂,沒有時間準備祭品,便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所有的食物捲進麵皮中,以此來祭墓。
其實潤餅的歷史並不僅止於此。早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捲的習俗。社甫(七一二──七七○)就有句詩道:「春日春盤細生菜」。《四時寶鏡》中也說:「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春餅傳至閩南,一變而成為青明節的應節食品。
潤餅以極薄的麵餅為皮,餡料以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如豆芽菜、韭黃、芹菜、芫荽、荀絲、紅蘿蔔等,再加上豆干、肉絲、魷魚、蛋皮等,一律細切成絲,灑上花生粉、糖粉、海苔酥,捲成筒狀即可食用。由於蔬菜中含的水份較多,包好後一定要馬上吃掉,否則水份滲透出來,麵皮會洷而破。所以吃潤餅時,最好是自己動手,既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餡料,又可以享受親自動手的樂趣。
近年來,在政府的輔導下,規劃完善的公墓取代了傳統的墓地。由於公墓雇有專人整理環境,整齊的景觀和以往雜草叢生的墓地不可同日而語。不過,中國人慎終追遠的精神並未就此式微。每到清明,各地的墓園都還是會湧進大批掃墓的人潮。藉著清明掃墓,傳統的孝道得以代代相傳,綿延不絕。

清明詩詞選

寒食
韓翃(七五四年進士)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題都城南莊
崔護(七九六年進士)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清明
杜牧(八○三──八五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黃庭堅(一○四五──一一○五)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
士甘焚心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日對酒
(一一七○──一二四一)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
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塚上,
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即事
瞿佑(一三四一──一四二七)

風落梨花雪滿庭,
今年又是一清明。
游絲到地終無意,
芳草連天若有情。
滿院曉煙聞燕語,
半窗晴日照蠶生。
秋千一架名園裡,
柳絲今日向東風。

清明(選一)
陳子龍(一六○八──一六四七)

江南煙雨畫屏中,
半鏡斜窗弄小紅。
燕子不來樓閣迴,
柳絲今日向東風。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一六三○──一六九六)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

清明原為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慶,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則多藉此踏青郊游。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盪鞦韆等活動。此習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

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慶。清明是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唯一根據節氣而定的假日

現在的清明節,合併了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慶——寒食節。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天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名。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慶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
寒食節由來
從前,晉國有一派奸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子推便護送重耳離開晉國。由於,介子推希望重耳能安然返國,做個勤政愛民的國君。因此在流亡期間,介子推仍盡心盡力的照顧重耳,甚至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

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并當上了國君,成了後來的晉文公,並一一犒賞曾協助過他的人,卻將介子推遺忘了。經旁人提醒後,晉文公才趕忙請介子推前來領賞,誰知介子推已帶了他的母親到深山隱居了,晉文公和臣子在山中尋了許久,仍遍尋不著。

這時有人獻計放火燒山,認為介子推是有名的孝子,一定會背著母親跑出來。然而大火燒了很久,仍不見介子推出現,等火熄滅了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背著他母親,已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

晉文公見了後相當傷心懊悔,便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一天,以紀念介子推的忠誠。
參考資料: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30400429
標籤:
瀏覽次數:70    人氣指數:1450    累積鼓勵:6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我們都只是丟了翅膀的天使---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信用卡被盜刷時的處理-很重要喔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