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都是投資海外市場的共同基金,為何有台幣計價及外幣計價的差別?一般來說,以台幣計價的海外基金多是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在國內註冊,以國內投資人為銷售對象;而外幣計價的海外基金則是由國外基金管理公司所發行的基金,以全球投資人為銷售對象。
基本上只要申購海外基金就會有匯率的風險,以外幣計價的海外基金有匯兌的直接風險,也就是投資人在申購時必須自行將新台幣轉換成外幣,投資人要承擔直接的匯率風險;而以新台幣計價的基金,投信公司募集台幣資金後將其投資於海外股票、債券等外幣資產,同樣會有匯兌風險,但此風險是反映在基金淨值的漲跌,投資人不用直接承擔風險。例如,同樣都是投資於美國的股票型基金,均有美元匯率的風險,差別在於台幣計價的基金淨值會將匯率損益直接反映在淨值上,而美元計價的海外基金則不會將匯率反映在淨值,等到投資人贖回時才由銀行進行換匯。
為了避免匯率波動對基金報酬率造成太大影響,不論是國內或國外投信公司發行的海外基金多會進行匯率避險,台幣計價的基金會以台幣資產角度出發,以照顧台灣投資人的權益為考量;相對地,外幣計價的基金雖也會進行避險,但由於計價幣別可能是美元、歐元或日圓,因此避險的角度多由其他幣別出發,以全球投資人為考量。
我們常看到投信公司會對基金以原幣和台幣計價報酬率做一比較,就能清楚看出幣別升貶對基金報酬率的影響,例如根據基金評鑑公司理柏(Lipper)統計,截至2007年5月28日為止,以原幣計價的全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一年平均報酬率為13%,但若換算為新台幣計價,則報酬率拉升到18.14%,原因在於台幣貶值,對申購以原幣計價的投資人來說,不僅享有淨值成長的資本利得,還可賺到匯兌收益。
如何才能享有匯兌收益?投資原幣計價的海外基金可於贖回基金時先暫泊在外幣信託帳戶或貨幣型基金,等待較好的換匯時機再兌換回台幣;而投資以台幣計價的海外基金,則當台幣在升值時就暫時不建議贖回,如果基金報酬率不錯,新台幣匯率又現貶值,才是贖回的好時機。
不過匯率的升貶變幻莫測,投資人要時時盯著外匯的變化,就失去了投資共同基金的意義了,因此,建議投資人以資產配置的觀念來選擇計價幣別,進而掌握投資契機。例如,將投資資金分為台幣資產與外幣資產,台幣資產可選擇國內投信發以台幣計價的國內與海外基金,可以省去投資人自行換匯的麻煩,並且有基金經理人幫投資人進行匯率避險。
外幣資產部位則以流動性高的美元或歐元計價基金為主,以產業趨勢及市場景氣作為考量,或選擇全球型及區域型基金,不論以那種外幣計價,因投資標的分散全球,也有自動分散匯率風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