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久違了的COSTCO,感嘆了一下,
這種專賣「大份量」物品的地方,消費者的身材普遍也非常的「大份量」。
13歲去了紐西蘭,那時的我的身形雖不是玲瓏有致,也還算標準。
學校附近真是美食天堂,有麵包坊、有炸魚店、有KFC、有甜點屋...
我的朋友大多是當地的白人及原住民,體型都挺珠圓玉潤,老說我太瘦了要多吃點;
一開始我還嫌自己胖,日子久了漸漸被催眠,加上朋友間「有福同享」的潛規則,
從小包裝的洋芋片升級到家庭包到後來的一人完封兩份加量大麥克套餐,
食慾越養越好,體重也隨之上揚。
全盛時期的我,身高164公分,體重接近80公斤!
當我跟旁人提起這事兒的時候,大部份人都不相信,
直至確定我是認真的闡述這件事之後便頻頻問我如何減肥成功的。
其實,我倒覺得更值得探討的是造成肥胖的種種因素。
胖女孩當然也有情竇初開之時。
那時我暗戀著班上的一位男孩,他老頂著一頭酷炫塞亞人髮型,
所以我暗地裏給他取了個代號,Hedgehog,這樣聊天時提到他才不會被發現。
好喜歡好喜歡他,我無時不盼望全身散發光芒的他能夠稍稍注意到我。
所以我開始運動、戴隱形眼睛、在外表上努力打扮,想盡辦法要得到他的眼光...
可能改變的太慢,高中都快要畢業了,心中愛慕的他還是沒注意到我。
有一天我無意間聽到他與朋友間的對話,我的暗戀似乎露餡了,
完整內容已經不可考,我只記得在對話當中,他對朋友哈哈大笑
「拜託,她那麼胖,我才不喜歡她呢」。
天哪,當下我真是晴天霹靂...
我很好強,這個性讓我吃了不少苦,但好處是,越嚴重的羞辱越是我改變的動力!
接下來就是我幾近變態的減肥計劃了...
我不是營養專家,所以苛刻的減肥手法就不細談了。
總之,我半年瘦了20公斤,代價是腸胃病,還來不及告白,畢業典禮已經結束。
幾年後,因為共同朋友,Hedgehog主動加我FB好友,而我和他終於正式約會了。
第一眼印象是:「這麼久了,他的髮型一點沒變」。
他稱讚我變美了,嗅出言談舉止間的追求訊息後,我拒絕了曾經暗戀3年多的他。
我從沒跟他提過我聽到的那些對話,只告訴他,我很感謝他給了我改變的動力,
在那之後我們一直保持友好關係,僅此而已。
對他的這份喜歡帶我離開了「大份量」的錯誤,
也因為他我真正認識了"You are what you eat"這句話。
再怎麼喜歡,適可而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