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25029
 ~~俐伶~~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健檢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舞蹈班的尾牙聚會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藍皮懷舊觀光列車30日還有一趟
作者: ~~俐伶~~ 日期: 2011.01.21  天氣:  心情:













這份剪報-----搶拍花東鐵道美景 跟時間賽跑,早就在我的收藏當中。

剛好今天看到聯合報的藍皮車重現花東縱谷。

(詳細在下面有相關的報導)。特地上去查看。

也打了電話 089229685    089229687問台東台東站的人員。

 

經他(她)們的親切回答。我就先訂了台東到花蓮的這一段票。

 

訂票代碼336雙人的( 包括我兒子)。

 

因為自己都會覺得很汗顏,即將花甲之年,竟然連台東都沒有去過?

 

初步計劃周六--29日一早先坐車到台東住一夜。

 

隔天一早再搭--- 乘車時刻: 2011/01/30 08:43往花蓮。大約14;16分到達花蓮。

 




沿途停靠山里、三民、舞鶴、大富、南平、干城等站,抵達花蓮站


 


再由花蓮回台北。


 

如果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與我們同行。

 

也許有人會說:"都快過年了還出去玩?"過年每年都在過,過日子比較重要啦!

 

在有生之年,台東都沒有去過,是真的會很遺憾的。

 

 









 

 

這份剪報-----搶拍花東鐵道美景 跟時間賽跑,早就在我的收藏當中。



 

搶拍花東鐵道美景 跟時間賽跑


2010/08/04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范振和、李蕙君/連線報導】


















台鐵花東線因無電桿遮蔽,四季美景盡覽,是鐵道迷心中的聖地;但這些景致即將因電氣化而變味。圖為火車穿越花蓮玉里到東里間一整片油菜花田。(圖/古庭維提供)



花東鐵道因為少了電線桿阻擋,視野遼闊,一年四季各有風情,被譽為全台最美的鐵道;但鐵路電氣化去年底全面動工,電線桿一根根架起,許多鐵道迷最近紛紛前往「最後的花東線」巡禮。

台鐵花蓮至台東站間路線全長約一百五十五公里,預計民國一○二年完成全線電氣化,將再次改寫東部鐵道史,但也將破壞視野景觀。

上周末特地前往記錄「最後的花東線」的鐵道情報總編輯古庭維花了兩天,把花東線走了一遍。「再不拍,就來不及了!」古庭維說,花東線保留台灣最原味的鐵道,春天一期稻作插秧,水田放了水,綠意點點;到了夏初,一整片綠油油的稻葉,像是綠海,夏末稻田結穗,又變成一整片無垠的黃金地毯。

一、二期稻作收割後,農民會把枯黃的稻稈燒了,再撒上充當綠肥的油菜花種籽或波斯菊種籽;每年一月間,滿山遍野開滿黃色小花的油菜花田,尤其與紅橘相間的莒光號一起入鏡最美,目前只行駛在花東間的「白鐵仔」光華號,拍起來也有獨特的情調。

古庭維說,這次才發現花蓮客城一號橋的電線桿,剛好就「穿」過鐵道迷很喜歡拍攝的拱橋配六十石山的景,「可能有一陣子都不會想去拍了」。瑞穗鄉公所財政課長張文聰拍攝花東線近廿年,他表示,從拱橋兩端拍照角度最好,不管是黃澄澄的稻穀景致,或白茫茫的芒花美景,都令人陶醉。

台東鐵道迷林文淵最近常跑到鹿野鄉山里站攝影,他說,這是鐵道迷在台東最不捨、最美的鐵道景觀,背依小黃山、前有隧道,還有一個古樸的小車站,但以後不管怎麼拍,就會有一根電線桿擋在前面,什麼角度都不對。

花蓮站站長陳裕謀說,他的日本友人高山直久五月間特別從日本飛來,「日本鐵道迷都知道這件事」,因為這是和時間賽跑的事,「再晚就拍不到了!」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花蓮報導】


2011.01.21 09:00 am


 


結束了藍皮車觀光懷舊之旅,旅人的行囊裡多了滿滿的感動。作家劉克襄說,要看六○年代的福爾摩沙,就是要到東海岸來。台灣有世界上最便宜的火車旅行,搭火車才能感受台灣人的真誠與善良;他很期待台鐵能與觀光局結合,將藍皮懷舊觀光列車推展到國際吸引外國旅客。












藍皮列車停靠大富站,客家阿嬤賣起客家粽。
記者陳俊吉/攝影

這趟旅程中大富站與干城站特別讓劉克襄感到台灣土地的生命力。他說,到了大富站「大家都很興奮」,因為有客家阿嬤賣客家菜包,還有幾乎是全村出動盛裝歡迎旅客的干城站。
「旅行最好玩的是會發生許多刺激的事。」劉克襄說,如果台鐵推動郵輪式列車,可以事先通知像干城站這種已廢站的車站或小站,以嘉年華會或市集,把當地產的雞鴨蔬果都擺出來賣,「如果郵輪式列車能玩成這樣是一種創意」,也會是很有內涵的鐵道文化。












車上沖茶服務重現。
記者陳俊吉/攝影

他也建議,藍皮車不必從台東開到花蓮「太長了」,可以選擇「台東至玉里」等只到南花蓮的開法,玩法組合會有更多種。
「一個城市沒有故事,就算有一○一,也不是頂尖的城市,」台北教育大學教授廖玉蕙說,有故事的鐵道一定是吸引人的鐵道。
美食作家焦桐則期許台鐵能變成「行動中的好餐廳」,他也忍不住抱怨,在台灣「吃不到好吃的鐵路便當!」在他心中,台東站的月台便當應該是池上米做的,到了花蓮,便當裡該有曼波魚,「不應該全台灣都是排骨便當」。他以日本鐵道為例,日本車站便當都有其特色,他在每個車站都會買兩個便當,「我總是吃太飽」。


【2011/01/21 聯合報】@ http://udn.com/












藍皮懷舊觀光列車 30日還有一趟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花蓮報導】


2011.01.21 03:13 am


 


錯過藍皮懷舊觀光列車「首航」的旅客別扼腕,趁著油菜花最後盛開的美麗時光,台鐵卅日還將再開行一趟郵輪式列車,今天上午九時開賣。
台鐵這趟規畫的觀光列車行程是一早從台東站出發,沿途停靠山里、三民、舞鶴、大富、南平、干城等站,抵達花蓮站,再折返回台東;全票七百六十七元,孩童票五百六十七元、敬老票五百九十七元,包括午晚餐便當。台鐵計畫在寒暑假期間每月開行一趟藍皮懷舊觀光郵輪列車。


【2011/01/21 聯合報】@ http://udn.com/





 



作家劉克襄請命 台鐵藍皮車重現花東縱谷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台東—花蓮隨行採訪報導】


2011.01.21 09:00 am


 















台鐵藍皮車,昨天以懷舊觀光郵輪列車之姿重回花東縱谷,讓民眾相當期待。
記者陳俊吉/攝影


上午八時不到,一身勁藍的R101柴電機車牽曳著五節藍皮車廂早已等在台東站蓄勢待發。曾乘載無數台灣人記憶的藍皮車,昨天以懷舊觀光郵輪列車之姿重回花東縱谷。讓藍皮車「重生」的作家劉克襄成為它的首批旅客,隨車迎向太平洋的風與過往的美好記憶重逢。
去年底台鐵改點,原打算讓藍皮車消失於花東縱谷。在劉克襄的請命下,台鐵決定保留。就在油菜花盛開的一月裡,台鐵規畫了「花現東風‧情定縱谷小站之旅」,已不再年輕的藍皮車帶著老朋友、小朋友悠哉造訪花東線的秘境小站。













台鐵藍皮車,昨天以懷舊觀光郵輪列車之姿重回花東縱谷,讓民眾相當期待。
記者陳俊吉/攝影


第一站就來到了劉克襄筆下「傳說中到不了的車站」山里站。這個恬靜的花東小站,因突然湧入的大批旅客而熱鬧了起來,連車站養的兩隻貓、三隻狗都躲開。
山里站長吳振鵬說,「站狗」很聰明,「如果旅客沒買票,牠會追著叫,所以我們都不用怕逃票」,山里站的員工每月固定「扣薪」三百元,當成牠們的「養育費」。
同行的作家焦桐、台北教育大學教授廖玉蕙及詩人楊澤,一下車就直奔車站旁觀景台,尋找被劉克襄寫進書裡的旅人留言:「我們不是說好了都不會分開嗎?到現在呢?我一個人好寂寞,想哭!」的解說牌。沒想到,那段淒美留言已杳然。
藍皮列車搭載著旅人繼續北行,沿途經富里、大禹、三民,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溫柔的懷抱中,綿延不絕如黃色地毯的油菜花田在眼前鋪展開來。
劉克襄回憶,十八歲要從台中北上求學的那年夏天,他去探望晚年因青光眼而失明的祖父,「以後不能每個月來看你了」;那天,他陪著祖父從台中到彰化,坐的就是藍皮車,祖父要他把窗戶打開,並要劉克襄代替他的眼睛描述沿途風景,「火車的車窗能打開才會發生很奇妙的事」。
火車停靠大富站,月台上出現了客家阿嬤呂平妹賣起客家粽及菜包,旅客打開粽葉,粽香瀰漫月台。過去大富站有許多列車停靠,車站附近的客家媽媽會在月台上賣自製的米製品。但隨著人口外移,停靠的列車愈來愈少,在月台上叫賣的場景已不復見,這回也跟著一起重溫舊夢。
火車就在靠近花蓮站不遠的干城站停了下來。這個早已廢站十多年的車站,月台上站滿了人,穿著阿美族服飾的族人拉著歡迎的紅布條,吉安鄉長黃馨夾雜在上百名自發前往的村民中。
















標籤:
瀏覽次數:184    人氣指數:1784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健檢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舞蹈班的尾牙聚會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1-22 21:41
她, 70歲,新竹縣,家管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1-22 08:36
她, 70歲,新竹縣,家管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