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0,212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123147
Raymond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法華經講要 十四、安樂行品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法華經講要 十六、如來壽量品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法華經講要 十五、從地涌出品
作者:
Raymond
日期: 2011.07.27 天氣:
心情:
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聖嚴法師著
下編本門 -- 十五、從地涌出品──本門所化,無量無邊
下編
本門
十五、從地涌出品──本門所化,無量無邊
這一品指出,釋迦牟尼佛並不是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到了我們這個地球世界,生於印度才成佛的,他早在無量劫以前就已經是佛了。之所以會在釋迦族投胎、出生、結婚、生子、出家、經過六年的苦修、成佛、說法、入涅槃,這是佛為了慈悲、度化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所以才顯現「八相成道」的過程,藉此勉勵我們,讓我們產生信心:一個父母所生的肉身,一個曾經有妻有子的人間身,也能夠修行而成佛,我們當然也都有可能成佛。借用《法華經》的用語來說,釋迦世尊的一生,是迹門,是方便;到了這一品就告訴我們,他在無量劫前早就成佛了,而且已經度了無邊的眾生,是本門,是真實。
此品之前半為本門之「序分」。
敘述釋迦牟尼佛說畢安樂行品,即有來自他方國土超過八恆河沙數菩薩摩訶薩,起立合掌作禮,白佛言:「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懃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這一段敘述釋迦牟尼佛說完〈安樂行品〉之後,從他方國土十方世界來的有超過八恆河沙數的菩薩摩訶薩,起立合掌,向佛作禮,而向佛說:「我們都願意護持、保護,在娑婆世界讀、誦、書寫、供養這部經典的人,而且永不懈怠,希望這些人在此世界,能夠好好地弘揚這部《法華經》。」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恆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這一些菩薩們實在是好心,可是釋迦牟尼佛不願煩勞他們。他說:「慢、慢、慢!好人們,不需要你們來護持這一部經典了,因為我在這個娑婆世界已經有了相當於六萬恆河沙數的菩薩摩訶薩,每一個菩薩又都有六萬恆河沙數的眷屬。他們在我滅度以後,都會是護持、讀誦、廣說這一部經典的人。」
八恆河沙與六萬恆河沙一比,當然是六萬多,所以釋迦牟尼佛很安心,不用麻煩這他方八恆河沙數的菩薩。這麼看來,在娑婆世界的我們,如果讀誦這部經典,就有六萬恆河沙的菩薩摩訶薩來護持,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信心,發大悲願,弘揚《法華經》。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涌出。」
「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個佛國土,是一尊佛所教化的區域範圍。釋迦牟尼佛的國土叫作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範圍並不等於這個地球,地球只是娑婆世界裡的一小部分,是小千世界的千分之一。(有關三千大千世界的詳細解釋,請參考〈化城喻品〉及〈法師功德品〉。)當佛正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剛好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國土的地面通通裂開,而在這些裂開的國土裡,有無量無數的菩薩們同時涌出。
從初涌出,讚歎於佛,經五十小劫,佛及四眾,默然而坐,「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
那無量數的菩薩摩訶薩,一出現就讚歎佛,釋迦牟尼佛以及當時在印度靈鷲山的所有四眾弟子,都坐在那邊默默地聽;由於佛的神通力量,雖然經過五十個小劫,他們感覺到的時間好像只有半天而已。
在〈提婆達多品〉曾經解釋過「劫」的意思,這裡的「五十小劫」還不到一個大劫,也不到三個中劫,因為一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四個中劫的成、住、壞、空,為一個大劫。
藉此機會再說明一次,時間長短與客觀的感覺和過程沒有絕對關係,而是在於主觀的經驗,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中,對時間長短的感受就會有所不同。有的人覺得一天很短,一下子就過去了;有的人則是度日如年。
過得快是因為你很專心、很投入,覺得很有趣味,很喜歡,甚至於覺得這是享受,因此很長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如果是使你感到痛苦的事,那麼就會「夜長夢多」,因為「夢多」,所以覺得「夜長」,做了一個又一個的夢,而且都是惡夢,就會覺得長夜漫漫,好像永遠等不到天亮一樣。這是主觀的經驗決定了時間的長短。
另一方面,從客觀來看也能夠決定你對時間長短的認知。在一天之中,如果你經歷許多事,也完成很多很多的工作,對你來說,這只是短短的一天,可是從客觀價值看,你這一天所使用的時間,是相當地長。有人一天睡四個小時,甚至更少就足夠了,但是他所完成的工作量相當於他人的三或四倍;若以經濟價值說,他的時間就比別人長。但也有人一天要睡十多個小時才夠,睡醒之後,還有一、兩個小時是糊里糊塗的,不能進入工作狀況,從經濟價值來說,這種人的時間就太短了,因為他能做的事情非常少。
我自己就有許多這樣的經驗,例如有一次我在美國一邊主持禪七,一邊還能寫書;在此同時有一位居士替我謄寫,他連夜地趕,都還來不及抄,而我就這麼一邊主七,一邊把一本書也完成了。但我主持的禪七並沒有因此遜色,每一位參加禪七的人還覺得我這個師父給了他們很多,晨坐、晚坐、早晚課誦、小參、講開示,一切照樣。當我離開美國的時候,連我自己都覺得這是料想不到的事,這一個星期的時間竟然這麼長、這麼夠用,能完成這麼多的工作,所以「忙人時間最多」,真是不可思議。
時間的長短,可因人、因地、因事而異的,請諸位相信吧!
由此看來,「經過五十個小劫,感覺上只有半天的時間」是可能發生的,這可以說是事實,人間凡夫半天的時間,對那些大菩薩們、十方諸佛來說,等於五十個小劫。為什麼?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華嚴經》說,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理亦在此。
中國有一則〈黃粱夢〉或〈枕中記〉的小說,內容是描述一位年輕的讀書人,為求取功名而赴京趕考,一心想升官發財,途中遇到一位道士,正在煮黃色的小米飯,這種稱為黃粱的小米,很容易煮熟。這時道士給了他一個枕頭,告訴他:「你先躺著休息一下,等我把飯煮熟了,再請你起來吃飯。」於是他就枕著這個枕頭睡著了。在睡夢中,他已經考取狀元,還風風光光地跟公主結了婚,當上駙馬,做了大官,兒孫也都很爭氣,做到宰相,光耀門楣,之後他便告老還鄉。
正好在這個時候道士叫醒了他,他才恍然大悟,原來發生的這一切都只不過是一場夢罷了。但是對他來講,夢中已經過了好長好長的時間,至少有幾十年了,可是真正的時間卻很短,只有煮熟一頓黃米飯的光景。
所以,凡夫也好、聖人也好,對時間的感覺都是可長可短的。那麼,經文中的「五十小劫」,究竟是以什麼人的角度來看?都可以。以凡夫的角度或是聖人的角度都說得通。
從地涌出的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最為上首唱導之師,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這段經文是說,有四位大導師菩薩帶領著這無量無數從地涌出的菩薩摩訶薩,來到世尊座前,這四大導師在大眾之前合掌,向釋迦牟尼佛致敬,然後慰問說:「世尊啊!您是否少病、少惱?安樂行否?所應度的眾生是否易度?是否不曾令您生疲勞?」
「導師」是導人學佛,入於佛道之士。在阿含藏及律藏中,通常稱佛為導師;在大乘聖典中則以導師為佛菩薩之通稱。本來原意是為遠征的商隊作嚮導者,稱為導師。《法華經‧序品》有云:「文殊師利,導師何故眉間白毫大光普照?」此稱導師二字是指的釋迦世尊。到了〈從地涌出品〉,則云:「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故稱此四大上首菩薩為「四導師」。
四導師即是四位上首大菩薩,乃《法華經》所專用獨見者。「上行」的梵文是viśiṣṭa-cāritra,「無邊行」ananta-cāritra,「淨行」viśuddha-cāritra,「安立行」supratiṣṭhita-cāritra。天台智顗大師的《法華文句》將此四導師配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即是代表著三賢十地的四十個菩薩階位。日本日蓮宗教祖日蓮上人,自覺他是上行菩薩再來人間。
「少病、少惱」,在經律中,弟子向佛問訊請安時,都會使用「世尊少病少惱否?眾生易度否?」等等。少病則身安,少惱則心安,眾生易度則工作平順,不生疲勞。這表示對於世尊的尊敬與關心,也是一種慰問。佛陀雖不無有病,卻決無煩惱,眾生剛強,難調難伏,不會使得如來厭倦,卻會使得如來疲勞。若要對世尊關懷,至少可使自己於佛致敬,也當自調自伏,不使如來為了我們而增加疲勞。
一個善於體諒老師的弟子,學習時通常也最能用心;一個弟子要花老師很多時間和心血照顧,他得到的受用可能是很少的,說不定,當這個老師去世的時候,這個弟子還要罵一聲:「這個老東西,在生的時候沒有好好教我,所以我到現在也修不好。他專門教其他的人,就是欺侮我,只知道罵我,叫我做這個、做那個,也不教我如何成佛、如何開悟。」一個老師對弟子花了那麼多的心血,結果受到的果報是挨罵挨怨,做這樣的老師是不是很累?會不會疲勞?會不會累出病來?所以慰問佛陀,當然是為了尊敬,也是為了體諒世尊,也為策勵自身。在中國文化中,子女對父母要晨昏定省,這份孝親的用意,也同於弟子向佛問訊。
世尊答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供養尊重,種諸善根。」
世尊回答此四大菩薩:是的是的,諸位好男人,如來常安樂,少病亦少惱,一切諸眾生,其實易化度,故佛無疲勞。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眾生,累生多劫以來,都常受我教育,也在過去諸佛座下,供養尊重,種下了諸種善根。
從眾生的立場看諸佛,若是未曾信佛學法的人,會認為諸佛是無所事事的,高高在上,誰也麻煩不到他們的。若在精進篤信三寶的立場,會發現諸佛菩薩的忙碌辛勞,實要超過常人凡夫無量數倍,所以要感恩、致敬、慰問。然於諸佛及諸大菩薩的立場,為慈悲眾生而忙,但卻不會被眾生拖累而煩惱痛苦,所以說「無有疲勞」,並認為那些眾生均已「種諸善根」。
世尊讚歎從地涌出的上首諸大菩薩已,「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
這時候當世尊讚歎了從地涌出的諸大菩薩,在座的彌勒菩薩以及八千恆河沙數的許多菩薩,心裡都這麼想:「我們從過去以來一直跟著釋迦牟尼佛,沒聽過、也不曾見過,有這麼多的菩薩摩訶薩,都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化過的,這些人是從那兒來的呢?」
經文中為什麼提到彌勒菩薩呢?因為彌勒菩薩將於釋迦牟尼佛之後,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補處佛位,龍華樹下三會說法,所以當來下生的彌勒佛與釋迦牟尼佛的關係非常深。好幾部大小乘經典之中,都有述及彌勒菩薩,他們在無量劫以前就一起修行,只是彌勒菩薩修道、成道的時間並沒有像釋迦牟尼佛那麼快,所以釋迦牟尼佛先彌勒菩薩成佛,也因此彌勒菩薩才產生疑問:「怎麼有六萬恆河沙這麼多菩薩曾為世尊本人所教化的呢?」
彌勒菩薩即代諸菩薩及為其自己決疑,以偈問佛:「如是諸大眾,一心求佛道」,「精進菩薩眾,誰為其說法,教化而成就,從誰初發心,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
彌勒菩薩隨即代表八千恆河沙數諸菩薩眾,請問釋迦牟尼佛:「六萬恆河沙數的菩薩,以及每一位菩薩的六萬恆河沙的眷屬,這麼多的菩薩是誰為他們說法的呢?是誰教化他們成就大菩薩道的呢?他們又是從那一位佛的時代,跟著什麼人學而初發菩提心的?他們稱揚的是何種佛法呢?他們修行受持的是那一部經呢?他們究竟是怎樣修行佛道的?」
這都是問菩薩道的歷程:從最初一直到現在為止,究竟是怎麼發生?過程如何?怎麼修行?
在此必須特別說明「初發心」,依據《十住毘婆沙論》卷一對初發心有詳明的介紹:「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必定入涅槃,即不退轉位),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接著《十住毘婆沙論》便介紹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有四十一義:是心不雜一切煩惱,相續故不貪異乘,堅牢故一切外道無能勝者,一切眾魔不能破壞,常能集諸善根,能知有為無為,無動故能攝佛法,無覆故離諸邪行,安住不可動,無比無相違,如金剛通達諸法,不盡故集無量福德,平等故等一切眾生,無高下故無差別,清淨故性無垢,離垢故心炤明,無垢故不捨深心,為廣慈故如虛空,為大故受一切眾生,無閡故至無障礙智,遍到故不斷大悲,不斷故能正回向,眾所趣向故智者所讚等。
這是說明初發心菩薩,有的可以直達必定不退轉位,有的則如世尊那樣,初發心後,漸修功德,方入不退轉位。至於釋迦世尊初發心的內容,舉出了四十一義。(《大正藏》二十六冊二十四至二十五頁)
晉譯《華嚴經‧梵行品》有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天台宗的解釋說,初發心者即是圓教初住成佛之意,圓教菩薩初發心時,便破一分無明,而現八相成道的佛身。華嚴宗則主張,圓教菩薩隨得一位,即得一切位,從十信位乃至佛地,六位相即,故於經中說十信滿位,即得一切位至於佛地。此謂之信滿成佛。
法鼓山也正在依據《華嚴經》所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的觀點,推展人間淨土的運動。只要初發菩提心,便見佛國淨土現在面前,只要時時提起初發心,念念不離初發心,此人即住諸佛國。
以下是本品之後半,屬本門之「正宗分」,也就是開始說妙法的主要內容。
釋迦世尊告彌勒菩薩言:「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見者,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懃行精進,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這一段經文的內容相當豐富。「諸大菩薩摩訶薩」是指無量阿僧祇數從地涌出的菩薩摩訶薩,以及他們每一位菩薩的眷屬們。雖是彌勒菩薩等從未見過,確實是世尊於此娑婆世界成佛以來,所導化教示的菩薩們,世尊調伏了他們的心,也使他們發起了完成佛的意願。他們是來自此娑婆世界之下,住於虛空之中,於一切經典皆能讀誦,經常修習禪定,不樂於眾,卻多說法,常樂於靜處,精進修行,從不休息。他們安住虛空界中,不依止人,也不依止天。他們常樂於甚深的智慧,所以心無障礙。他們常樂於諸佛的妙法,一心精進,唯求無上的佛慧。
「思惟分別,正憶念」,思量分別所對境,名為思惟,是修禪定的意思。禪定亦名思惟修,入定前的一心的思想,名為思惟,例如《觀無量壽經》云:「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指導我如何修習禪定之意。於所對境,例如觀呼吸、觀身等境,心念繫於一境而不散亂,漸漸即能入定;憶念一境,止於一念,便入禪定,故名正憶念。
「不樂在眾,多有所說」,看來似有矛盾,既不在眾中,又說給誰聽?其實不然,不樂眾是不喜聚眾遊戲玩樂,多所說是除了說法弘經度眾生,就不必到眾生中去。
「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是經常住於安定、寧靜的所在,勤修佛法,從不想到出外渡假休息,相當於人間阿蘭若處住的比丘們。
「依止」,以有力有德之人為依靠,不相捨離,例如戒律規定比丘出家後的五夏之內,不得離開依止師,《無量義經》則將佛菩薩稱為「大依止處」。
「深智」,就是如《心經》所說的「深般若」,能悟人法二空,而得一切種智。智慧有淺有深,有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世間智」是一般世間的知識、學問和聰明,希臘人講的「智慧」一詞就是世間智;即使中國歷代的先聖先賢,例如儒家、道家的智慧學問,雖然都不是普通人所有,但還是屬於世間智。「出世間智」是二乘聲聞緣覺的一切智,悟入無我而證偏空,入化城涅槃。「出世間上上智」則是佛智,悟我法二空,證究竟涅槃。涵蓋二乘的一切智,菩薩的道種智,成為一切種智,是專指佛的智慧。
「無有障礙」,主要是指心中已無煩惱的障礙,例如《心經》所說的「心無罣礙」,以深智慧觀一切法空,所以沒有任何障礙。
「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切佛的法都是無上妙法,不會站在此佛的立場批評彼佛的法門;也不會站在某一尊佛的立場,否定其他諸佛的法門。佛佛同道,雖然各有方便因緣不同,諸佛的悲智相同,諸佛的法身相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的諸法實相,無二無別故。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及無數諸菩薩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於少時間,教化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諸大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白佛言」:如來成佛以來,「始過四十餘年,世尊,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難信。」「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如來得道以來,「懃行精進,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巧於問答,人中之寶。」「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佛所出言,未曾虛妄,佛所知者,皆悉通達,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若聞是語,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業因緣,唯然世尊,願為解說,除我等疑。」
這段經文,也是出於彌勒菩薩的慈悲,他是為了那些新發意菩薩,在佛涅槃以後,不能相信以上所講的那種境界。他的疑問是:釋迦世尊只用很短的時間,如何能夠教化那麼多無法數清楚數量的大菩薩,使得他們都能夠發無上菩提心,而且住於無上菩提心?因為釋迦如來,以太子身出家、修道,成道以來的四十多年之間,怎麼可能做這麼大的佛事?教化成就了如此無量的大菩薩眾。就像「父少子老喻」那樣,很難使人相信。
這些菩薩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求佛道,勤行精進,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已是人中之寶,怎麼此時的世尊竟說,當世尊成佛之後,才初令他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呢?
這些道理,對於彌勒等的大菩薩們,當然相信,佛所說都是真話,也已通達佛的隨宜所說,從不虛妄。為了使後世新發意菩薩們不起破法罪業,故請世尊為之除疑。
「大作佛事」就是做弘揚佛法,廣度無量眾生,同發無上正覺的大菩提心。普遍深遠地做弘法利生的工作,令使無量眾生畢竟成佛的事,即是大作佛事。
「善出、入、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三昧的梵文samādhi,本為「定」及「正受」等意,此處是指通達無量定慧法門。定慧等持的妙用叫作「三昧」,三達六通的大力,也從三昧產生。定慧不二,有無量定慧門,每一門均有出、入、住的過程,即是出定、入慧、住慧,為一個三昧;出定入慧住慧仍不離定力,叫作三昧。
標籤:
瀏覽次數:
17
人氣指數:
17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法華經講要 十四、安樂行品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法華經講要 十六、如來壽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