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國家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Romano)是由米開朗基羅在可同時容納3000多人入浴的4世紀的蒂奧庫勒茲阿諾浴場(Terme di Diocleziano)的遺跡上所建造的,因此別名又叫特魯美(浴場)博物館。
這裡陳列著從浴場遺跡出土的文物,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刻、鑲嵌物,都是古代藝術的世界級珍品。現在管藏除了浴場原址之外,還分別收藏在Crypta Balbi、Palazzo Altemps與Palazzo Massimo alle Terme等三個地方。
在羅馬城內除了古城牆,還遺留下來多座凱旋門、城堡宮殿、大型廣場和教堂。
羅馬的提圖斯凱旋門(義大利文:Arco di Tito):
高14。4米,寬13。3米,深6米,上面裝飾有浮雕。
是紀念羅馬帝國的提圖斯皇帝(又譯提圖皇帝),於公元70年,鎮壓猶太人的勝利而興建的凱旋門,亦是現存於羅馬最古老的凱旋門。
興建年份約為公元81年,是提圖斯皇帝駕崩後,由羅馬帝國元老院所興建的。
羅馬的塞維魯凱旋門(義大利文:Arco di Septimius Severus):
羅馬帝國塞維魯皇帝,為了慶祝羅馬帝國戰勝帕提亞人,於公元203年興建,其跨越之道路稱為「聖道」。
羅馬的君士坦丁凱旋門(義大利文:Arco di Costantino):
高21米,寬25。7米,是古羅馬時代最大型的凱旋門,聳立於羅馬競技場與古羅馬城之間的大道上。
是君士坦丁大帝為了紀念他於公元312年擊敗馬克森提烏斯(四奧古斯都之一),奪回帝位的勝利而於公元315年建造的。
古羅馬廣場(Roman Forum)曾是古代羅馬城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生活的中心,羅馬城和羅馬帝國政治權力的中心,是世界最古老的一座議事廣場,反映了整個羅馬歷史的面貌;帝國議事廣場是羅馬論壇的一系列擴展建築,建成於羅馬共和國末期和羅馬帝國早期,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位於其間。
可以容納約2000人的卡拉卡拉浴場(建於212年至217年)除了洗浴池外,同時擁有花園、健身房、會議廳、圖書館和理髮店等服務設施,是個古代的公共娛樂場所,它的供水排水系統和中央供暖系統的技術問題在當時都被完美地解決了,現在的卡拉卡拉浴場仍用於夏季歌劇演出。
聖天使城堡(Castel Sant Angelo)曾是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的陵墓,中世紀時改建成一座城堡。
其他著名的建築還有許願池和它的18世紀巴洛克噴泉特雷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建於1732年至1762年),高約26米,寬約20米,是羅馬最大的噴泉,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噴泉之一,傳說閉著眼睛背對著許願池投硬幣,願望就會成真,因此吸引了眾多遊客紛紛向池內投硬幣許願。
除此之外還有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和威尼斯廣場等多座大型廣場,18世紀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和廣場上的西班牙階梯曾是電影《羅馬假期》的經典取景地。
西班牙廣場(義大利語:Piazza di Spagna)是位在義大利羅馬的廣場,旁有羅馬地鐵的同名車站。
山上天主聖三教堂(Trinità dei Monti,由法國波旁王朝的國王所資助建造)就位在與西班牙廣場相接的西班牙階梯
(義大利語:Scalinata della Trinità dei Monti)頂端。
西班牙廣場也曾經出現在電影《羅馬假期》的場景中。
西班牙廣場上有一個巴洛克藝術的噴泉,被稱為破船噴泉(La Fontana della Barcaccia)。
是由義大利雕塑家濟安·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的父親彼得·貝尼尼(Pietro Bernini)所設計,於1627年-1629年間建造完成。
彼得·貝尼尼於1623年起成為特雷維噴泉(Acqua Vergine)的主建築師。
根據一個不太可信的傳聞,教皇伍朋八世因為在臺伯河水災中對一艘被沖到此地的船有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此建造了破船噴泉。
在西班牙廣場與西班牙階梯相接的右側,有一棟黃白色的建築曾經是詩人約翰·濟慈的住所,1821年濟慈也在這裡去世。
而現在這棟黃白色濟慈生前的住所變成博物館,來紀念濟慈。
同樣在西班牙階梯的右側,15世紀的樞機主教Lorenzo Cybo de Mari的宅邸也座落在此。
羅馬餐桌上最典型的菜餚有「coda alla vaccinara」(浸在葡萄酒中的牛尾巴肉,用西紅柿和辣椒燉)、「pajata」(小牛腸配西紅柿醬)、
「abbacchio alla scottadito」(牛奶燒小羊肋排)和「trippa alla romana」(牛肚配西紅柿薄荷醬),都是羅馬的特色。
此外還有「Supplì al Telefono」(奶酪炸凍丸子),莫薩里拉乾酪丸子,西葫蘆花,烤白麵包片配大蒜、橄欖油或西紅柿,大蒜和薄荷蒸嫩朝鮮薊,還有猶太式的鱈魚片「Baccalà」。
義大利麵在羅馬也相當受歡迎,比較著名的有「bucatini all』amatriciana」(帶一個孔的粗麵,配培根和西紅柿醬),
「spaghetti alla carbonara」(培根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