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回第一次試上熱瑜珈課程流汗的效果大好之後,打今兒個開始,買好了瑜珈墊、備好上課要穿的衣服,往後的每個星期天都得乖乖去瑜珈教室報到了。
因為熱瑜珈著重的並不是肢體的延展,而是需藉由室內溫度來達到大量排汗的效果,所以會來上課的清一色幾乎都是為了塑身瘦體而來的女生,同學中只有一個男的,當他說他連續做了半年加上忌口就瘦了二十公斤後,我趕緊拉起墊子往老師方向更靠近一些,毛細孔呀毛細孔,你們可要給我開始認真的流汗啊。
折騰。一認真就發現自己僵硬的身體折起麻花來還真是受罪(我畢竟沒有一個像訓練湯唯般的梁朝偉呀),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這陣子用力健走與爬山過度磨損關節,怎麼只要接近跪姿的動作膝蓋就忍不住痛苦而發出近似於銷魂的呻吟啊?(未來的哈尼對不起,有些體位我可能暫時配合不了囉。)結束時我問一個明明就腰是腰腿是腿的年輕女孩為何要來上課,她說她男朋友覺得她皮膚不夠好,要她來流汗排毒的。(我當場真想白目的問學費是誰出的喔)
就額頭上冒幾個紅痘叫皮膚不好?唉,想來保持美麗是愛情世界裡專屬於女人的道德義務,男人只要海鮮份量吃得足夠交差就行了。
不平歸不平,上完課還不是乖乖的去把快用完的面膜和保養品補齊。這個世界有一些潛規則你可以選擇不遵守,但就要有規則背後的好處你一樣也撈不著的心理準備。
有時候,我們督促著自己改變,美其名是要滿足自我的要求,實則都有一個終極誘因在暗地裡牽引著。要不,在一片只有男人的荒漠中,誰會想鍛練九九神功?一個只存在著女人的孤島上,鏡子梳子胸罩口紅會是必然的需要?
「愛在心裡口難開(As Good As It Gets)」是一部我挺喜歡的電影。傑克尼可遜是一個有潔癖強迫症又言語惡毒離群索居的作家,他愛上了海倫杭特所飾演的女侍,當他終於願意走出封閉的自己去跟海倫告白時,海倫以為這又是他另一次花招的展演,質疑的問傑克:
「你說你愛我,好,給我一個好理由。」
傑克急了,咿咿呀呀的擠不出半個字來,等到海倫一副"我早就知道"的表情等待回應時,傑克終於恍然大悟的吐出:
「是妳讓我想成為更好的人。」(You make me want to be a better man.)
十個女人應該有八個半聽到這種告白心臟都會被猛地撞擊一下吧。(半個是未成年,另一個是許純美。)
好朋友來說以往的交往對象因為要求他成為一個接近她理想中的男人而導致戀情告吹,還好他能理解有要求是正常的,只是「愛一個人」和「愛一個理想中的人」之間的落差並非他心所嚮,所以追本溯源,是否根本的差別就在於將要求具體告知時的藝術與技巧不夠高竿,不能做到"寓期望於無形"來誘發對方的自我悟認呢?
所以未來的哈尼如果聰明,請你用不著在我耳邊殷殷告誡身形保養的重要,只消一天到晚在我眼前對著纖腰翹臀的長腿美眉發出「嘖嘖嘖」兼之搖頭不止的猥瑣表情,我應該就會自動去把冰箱門鎖死、用保鮮膜狠狠的把自己一圈圈捆起來的:
「是你!」戲劇化的含淚跌坐在地板上,「是你讓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