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美已經成為負心男人的代名詞,那是因為戲劇《鍘美案》的深遠影響。《鍘美案》又名《秦香蓮》,極受民眾喜愛。上世紀70年代末,剛結束『八億人民八個戲』的局面,很多傳統戲劇又重現舞台。湖南衡陽市便上演《秦香蓮》,場場爆滿,買不到票。某單位一員工得了癌症,躺在醫院,領導上門慰問,問他有什麼要求,他說我就是想看一場《秦香蓮》。領導聽了很感動,與有關方面聯繫,為他買到一張票。當他看到包龍圖的鍘刀高高舉起,喜新厭舊的駙馬陳世美即將人頭落地時,感到此生沒有白來,臉上充滿欣慰。
根據新浪網報導,老百姓歡呼包龍圖,痛恨陳世美。他們認為確有其事。歷史上確有陳世美這個人,但他不是宋代人,而是清代一名官員。他沒有喜新厭舊,是一位口碑不錯的幹部。
傳統戲劇中的陳世美,自報家門是『湖廣均州人氏』。據《均州志•進士篇》記載:『順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陳年谷,官貴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參政。』又據《湖北歷史人物辭典》記載:陳世美,清代官員,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縣,現丹江口市)人,出身於士官之家,清初遊學北京。
順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進士。初任河北某地知縣,後因得康熙賞識,升為貴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參政。在貴州為官時,同鄉同學來投,謀取官職,他多次接待,並勸以刻苦攻讀以求仕進。後因來投者日多,難於應付,乃囑總管家一律謝絕。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夢蝶,昔日與他同京趕考時,曾以錢財相助,因遭總管家回絕,頓生報復之心,遂將社會上一些升官發財、忘恩負義而拋妻滅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編成戲劇《秦香蓮》,在陝西、河南等地演出。相傳清末一河南劇團到均州,演出此戲時,陳的一個後人看了,氣得當場吐血,陳世美第八代孫還組織家庭眾人,當場砸了該劇團衣箱,並毆打演員,死傷數人,演出被迫停止。
有人也許會問:陳世美被冤枉也是清朝的事,怎麼會扯到宋朝、扯到包公身上去了呢?這就源於一次偶然的惡搞。相傳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某地請來一個戲班子,先演《陳州放糧》,再演《秦香蓮抱琵琶》。本來《陳州放糧》演的是宋朝,《秦香蓮抱琵琶》演的是清朝,風馬牛不相及。《秦香蓮抱琵琶》演到中午,看的人越來越多,情緒越來越激動。按預定情節,陳世美的家將韓琪受命追殺秦香蓮,又放走秦香蓮,韓琪自刎,秦香蓮拉著兒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戲了。看戲的不肯走,大家齊聲吼:『殺了陳世美!』磚頭瓦塊齊向戲檯上打來。掌班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不敢在前台露頭,趕緊溜到後台。這時,唱《陳州放糧》的『包公』還未下裝,他問:『台下怎麼啦?出了什麼事?』掌班的一見『包公』,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推著他說:『快,快到前台接著往下唱。』
『包公』說:『你急糊塗啦!我在宋朝,陳世美在清朝,相隔幾百年,咋能同台唱戲?』『哎呀,事到這般時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說,『陳世美那麼大的駙馬官,誰敢殺他?只有你「包黑子」鐵面無私可以把他鍘了,給老百姓出出氣,就算煞戲了。』
黑臉包公只得重新彈衣整冠,帶著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一班人馬上場了。按照掌班的策劃,迎合觀眾的心理,他高高舉起鍘刀,將陳世美哢嚓了事。台下一片呼聲。從此,小戲《秦香蓮抱琵琶》變成大戲《鍘美案》,越唱越火,陳世美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