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70935
 Prinz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看他做了甚麼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梅菲斯特的控訴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再看他做了甚麼
作者: Prinz 日期: 2011.06.19  天氣:  心情:
「武」這個字特別有意思,是「止」、「弋」合在一起造的一個字。《說文解字》說:「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所以「弋」其實是「戈」的變形。

「止戈為武」是甚麼意思呢?按《說文解字》也就楚莊王的話說,就是「建立功業之後便將兵器收聚而藏」。關鍵是戢兵的「戢」字。國語周語上曰:「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後漢書光武帝紀下曰:「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都有收斂武力的意思。為甚麼收斂武力反而是「武」?這跟一般常識不合吧?

我個人覺得,「止」「戈」放在一起,怎麼看都像一隻手握著兵器的形象,或者兵器旁有個足印,造字的人應該不是想著「停止戰爭」的意思造出這個字,而是看著正在使用武力之人的形象,以象形的方法造字的。

中國字一般認為是在商代創造出來的(倉頡造字只是傳說)。當時還沒有王霸思想,企圖以武力鎮壓武力達到天下太平,是春秋戰國以後才出現的想法,而且是那些武力強盛的霸王們共同的夢想,我認為商代造字的時候,不大可能有「止戈為武」的意思。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楚莊王語,以解武義。楚莊王曰,於文止戈為武,是倉頡所造古文也,祇取定功戢兵者,以合於止戈之義也,文之會意已明。」也很令人質疑。

姑且不論當初造字的人究竟是甚麼意思,「止戈為武」這句話我就非常不苟同。那些窮兵黷武的好戰之徒,例如楚莊王、秦始皇,都特別喜歡說大話。他們喜歡說:「我不是好戰,我太渴望和平了。我看著天下紛亂彼此戰個不停,於是我要用武力掃平他們。等我把所有人都打趴了就不再有戰爭,天下太平。所以我戰爭的目的在於停止戰爭。」看起來是不是很矛盾、很弔詭?這種話到今天還有人說。例如美國就不斷宣稱,他打伊拉克伊朗阿富汗殺賓拉登,目的在追求世界和平。所以他動員愈多兵,發射愈多顆飛彈,死愈多人,世界就愈接近和平。

這一類屁話中國兩千多年前就有人說了,到今天還有一堆白痴相信。事實上,「止戈為武」這句話的真意是:「和平之前的最後一槍是我打的。」不是這樣嗎?到底甚麼時候和平才會降臨,秦始皇不知道、小布希不知道、獨眼龍也不知道,他們在乎的是,在我打完最後一槍時,天下底定。換言之,我贏了。

如果真的止戈為武,秦始皇為甚麼不在天下歸一統之後,邀請六國貴族共同執政呢?為甚麼繼續當他的暴君呢?在《英雄》這部電影中,最大的英雄不是李連杰演的刺客,也不是梁朝偉演的刺客,而是陳道明演的秦始皇。導演認為秦始皇體悟到「劍的最高境界,就在和平」,所以破壞和平的戰爭,才是真正的和平之道;殺人的目的在拯救世人;與六國鬥爭是為了讓六國不再鬥爭。秦始皇才是真正的和平愛好者。

看到了沒,這種屁話真是鋪天蓋地的臭啊!臭不可聞。「要認識一個人,不是聽他說了甚麼,而是看看他到底都幹了些甚麼。」話誰都會講,怎麼講都行,但是人幹出來的事往往才是真正的如山鐵證。一邊說戰爭多不好,我多討厭戰爭,我一點也不想戰爭,那些好戰的人真是無聊,真是沒水準…………然後自己繼續戰爭。噁不噁心?下不下流?

一個人要是想打仗,就打,無論目的在於搶別人領土也好,復仇也好,展現武力也好,把目的說出來,表現出來,不要噁心的編織甚麼「止戈為武」或類似止戈為武的謊話,要打,就光明正大地打。如果不想打,真的想「止戈」,就把槍放下,當下停止戰鬥;想著「再讓我開最後一槍,我就不打了」,是很無聊的。如果你開最後一槍之後對方又回你一槍,你要不要還手呢?如果不還手,為甚麼現在要開最後一槍?如果還手,這一槍就不是最後一槍了。

言過其實的人多了,喜歡說大話把甚麼都說得很好聽的傢伙多了,文過飾非躲在話語背後,高高興興幹著那些自己曾經痛斥的行為,這種人可多了。要是聽這些話過日子,還不如吃大便。




上次提到要認識一個人,不要聽他說甚麼,而是要看他做了甚麼,主要在強調語言是多麼的不可靠。今天想再多說幾句,談談行為方面,也就是「看他做了甚麼」。

怎麼看呢?人是很複雜的,每天每分每秒都在不斷變化,上一分鐘做的,現在不做了;昨天做過的,今天做出完全相反的。該怎麼看呢?

我個人認為,看行為要看結果,最後的結果才是一個人真正「幹出甚麼」。那麼甚麼時候才算「最後」呢?

就是現在,此刻,Right now, right here!當你「看」一個人做了甚麼,你看的當下,看的就是結果。結果絕不在未來,一個人的真面目就在他當下幹的事,無論他怎麼說怎麼裝飾都一樣。凡是說「將來你就知道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有一天你會明白我今天做的是對的」之類屁話的人,都是我上述言過其實、說大話、文過飾非的貨色。

也不必看過去幹了甚麼,或者他「想」幹甚麼,當下才是唯一。舉個例子。某甲買了把槍,又買了子彈,打算去殺掉某乙。某甲走在前往某乙家的路上,思前想後覺得不妥,於是打道回府。就在他即將到家的時候,見到某乙恰好經過門前,於是拔槍殺之。某乙中槍倒地後沒有立刻死亡,某甲後悔了,趕緊揹著某乙上醫院急救。經過一番急救某乙終於搶回一命。某乙在病床上醒來時,一眼看見某甲,想起某甲殺他氣得破口大罵。某甲被激怒了,掏出手槍當場崩了某乙。但下一秒,某甲又後悔自己的衝動,立刻呼叫醫生來救人…………

某甲幹了甚麼呢?他殺了某乙,這是很清楚的事實。但就是有人愛說:「某甲其實一點也不想殺人,在他內心深處其實是………他只是…………如果………他一定不會…………他也知道……………可是……………因為…………所以…………」不都是放屁嗎?你心裡究竟演過多少出小劇場根本就不重要,就算真的演過那些也不重要,關鍵是,你殺了人,你就得承擔殺人的後果,你就得被評價為一個殺人犯。你之所以成為殺人犯,不是因為你說了甚麼,也不是因為你怎麼想,而是因為你幹了甚麼。你的行為,決定你是誰。

就好比一家工廠生產有毒飲料,不會是一瞬間生產出來的。它經過原料購入、調配、加工、包裝、運送、批發、零售,最後到消費者手裡。消費者喝毒飲料死了,誰負責?當然是製造商要負責。製造商會說:「我們經過層層把關,我們做了這些那些,我麼已經盡了力,我們很努力………」事實是,有人喝你的飲料喝死了,無論你之前做了甚麼,你想做甚麼,你有多麼偉大的願景,你有多麼感人的想法,記住,你的產品定義了你們公司,你生產了毒飲料你就是有毒公司,其他都是玻璃屑,簡稱「玻屑」。

同理,人的行為就像工廠製造產品,你「幹了甚麼」就像公司把產品賣到消費者手裡,一旦賣出去就收不回了,你是誰,就這樣被定義了。

為甚麼這樣?這樣看一個人是不是有點不公平?其實,工廠是你的,要不要賣出飲料是你的決定,無論你是如何決定的。如果經過這麼多人的手都不能拉住那瓶毒飲料,一直到商店把飲料賣出的那一瞬間,你才說「這個結果我也很不願意」,這不是屁話嗎?好比某甲要不殺人也是自己的決定,在扣下扳機的一霎那之前,任何時刻他都能決定自己下一秒該做甚麼。在扣扳機之前,他有過無數的想法與無數個動作,他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個動念、說的每一句話,全部都是扣扳機的原因───如果某甲在某一刻停止呼吸了,就沒有之後殺人事件了───這一切,都是他自己做的決定,甚至到了最後,要不要扣扳機也是百分之百自己的決定,正如他看到某乙倒在血泊之中,考慮要不要拿起電話叫救護車。電話就在那兒。為甚麼拿起話筒,可能有一萬個理由;為甚麼不拿起話筒,也有一萬個理由,而且拿與不拿的理由搞不好其中大部分還是相同的。然而,一旦拿起電話,或不拿起電話,結果就天壤之別了。扣扳機與不扣扳機的動作只相差一公分,結果也是天壤之別了。

也許這家工廠從廠長到作業員每個都是渾蛋,做出來的飲料毒到不能再毒,但因為它的門市部有個好收銀員,把毒飲料攔住不賣,結果是「這不是一家毒公司,因為它沒有販賣毒飲料」。再強調一次,你做了甚麼,定義你是誰,你怎麼想都不重要。




千萬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不是說人可以變來變去,今天幹著個明天幹那個,反正當下幹甚麼才算數,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到了明天,現在種種又能譬如今日死。人不可以這麼無賴的。

的確,一個人被他的當下所定義。但你的當下之所以這樣而不是那樣,當然是你的過去所累積,你如果是個變來變去的變色龍,當下的你也絕不會是個好東西。

我最討厭的,就是「昨是今非」。

有個惡棍平素老喜歡吹噓自己是打架高手,嘲笑那些打不過他的弱者。在他嘲笑那些弱者時,毫無愧色,洋洋自得,一點也不覺得以暴力使人屈服有甚麼不對。直到有一天,惡棍遇到一個比他更惡的人,狠狠將他痛毆一頓。這個惡棍被揍倒在地毫無反抗能力,他哭著指控對方:「仗著暴力使人屈服算甚麼好漢!你以為暴力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嗎?」他忘了自己在被揍之前,一直以其暴力得意洋洋。

很多人是這樣的,昨是今非只因為立場變了,立場變了,是非也能顛倒,連思維方式都跟著變化。

例如有小聰明的人往往看不起笨蛋,將智力視為人格評價的重要因素。有一天遇到比自己聰明的人,自己顯得像個笨蛋,卻又高唱智力無用,聰明有害,聰明的人不快樂,聰明的人沒道德………

還有些人說話尖酸刻薄,不留餘地,以為這就是快意瀟灑。直到被人諷刺、被人譏笑,忽然瀟灑不起來了,痛苦難當的控訴對方的尖酸刻薄。

還有些人總是強調邏輯,思考要合邏輯,講話要合邏輯,對於不合邏輯的論調大加否定。然而,當自己被人指出不合邏輯之處時,卻一反以往,說甚麼人不是機器、人有感情、人無法在任何事上都講邏輯、並不是合邏輯就一定正確、專門挑人邏輯語病實在難以溝通…………

的確邏輯不是一切,理性有其極限,人應該重視感性。然而為甚麼在比你笨、比你不理性的人面前,你就嘲笑人家多沒邏輯多麼笨,等自己被人挑毛病時,感性又忽然重要起來?做人不應該這麼取巧。

一個正直的人,立場要一貫,歌頌暴力的人即使被人打死也要肯定暴力是對的,重視邏輯的人被人挑出邏輯錯誤,就要承認自己不夠理性不夠聰明,而不是反過來指對方太過苛求。換了屁股就換了腦袋,怎能算正直呢?

人的本性,往往要等到涉及自身利益時才會顯露。沒事的時候說得都很好聽,一旦事情臨到自己頭上,那些平素叼在嘴邊,開口閉口一貫的高標準高格調,統統變了,唯一的標準只剩下自己的福利────凡是與自己福利衝突的,全部否定;合乎自己福利的,全部肯定。甚至有藉著「否定自己」來達到「肯定自己」效果的人。很神奇吧?要怎麼操作以否定自己來肯定自己呢?技術太高而且兒童不宜,再說,我雅不欲教人詭詐之術。不提了。

真的,真的甚麼人都有。

為甚麼昨是今非呢?原來昨日對自己有利,所以「昨是」;今日對自己不利,所以「今非」。這就是為甚麼我一直認為,要了解一個人永遠不要聽他說甚麼,而要看他做了甚麼。手腳相較於嘴巴,誠實多了。








標籤:
瀏覽次數:182    人氣指數:1582    累積鼓勵: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看他做了甚麼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梅菲斯特的控訴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6-22 19:12
她, 45歲,台北市,法律相關行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2 08:28
她, 45歲,台北市,法律相關行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1 22:31
她, 41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1 21:54
她, 41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6-21 12:58
她, 45歲,台北市,法律相關行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