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41909
 小都1014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高招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鼓勵孩子發言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十六個健康養生的秘訣
作者: 小都1014 日期: 2010.10.28  天氣:  心情:
十指微屈,以指代梳,從額前至枕後,從顳部(偏頭)至頭頂進行「梳頭」,每回五十~一百次,以晨起後梳頭為佳,古人稱為「櫛髮」,有流通氣血、消除疲勞、提神醒腦、明目袪風、通絡止痛等作用。而用梳子梳理頭髮,也能獲得相同功效。

  梳頭可通過對頭皮、頭髮的按摩,直接改善頭皮的血液循環,發揮健髮和防髮早白、早脫的功效。特別是對頭皮脂過多的人來說,可以止癢和減少頭皮屑。從中醫學觀點來解釋,梳頭能通經活絡,帶動全身氣血循環。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的通路,直行的叫經,旁行的叫絡。

髮宜常梳的現代研究與應用
●諸陽之會,統管全身
  頭為「諸陽之會」,人體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匯聚於頭部。現代「頭皮針」研究甚至發現,頭部是整體的微觀縮影,人體的軀幹,四肢在頭皮上的穴道分佈,呈「大字形」的形態規律(如圖示),因此「頭皮針」能治療全身性疾病。而通過梳頭,可使頭部經絡氣血通暢,保證大腦的營養供給得以改善,新陳代謝得以旺盛,從而加強局部(頭皮經絡系統)與整體(全身各器官部位)之間的溝通、協調,因為經絡的循行如環無端,週而復始,推動著各種生命活動。常梳理頭髮,會促進諸陽上升,百脈調順,氣血不衰。古人為此創造了手指梳頭法、木梳梳頭法及抓頭養生法等等。相傳,許多隱居深山的道士靠此法養生,享有高壽。

●增強腦力,延緩腦衰
  臨床經驗證實用梳子梳理頭髮,梳齒在頭皮上摩擦產生電感應,刺激頭皮的神經末稍和毛細血管,通過大腦皮層,使頭部神經得到舒展和鬆弛。梳理時,梳齒要經過眉沖、通天、百會、印堂、玉枕、風池等近五十個穴道,從而使這些穴道得到針灸樣的按摩和刺激,可收到開竅寧神、清心醒目、益精提神、促進頭皮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等功效。經常梳頭,還能調解中樞神經,改善腦血管的舒張收縮狀態,有利於疏通大腦深層血脈,增強腦細胞的營養供給,延緩大腦衰老。現代臨床證實,梳頭可降血壓,對預防感冒、高血壓、腦溢血和大腦衰退十分有益且能增強記憶力。因此,梳頭實際上是一種積極的按摩方法。

●活血袪瘀,防治頭痛
  偏頭痛是臨床常見病,用手梳摩頭部常有神奇功效,方法如下:先將兩手用溫水洗淨,再將兩手手指尖在頭部最痛的地方,像梳頭那樣,進行梳摩,操作時要輕快,以一秒鐘六下的快速動作,一前一後梳摩一百下,每日早、中、晚飯前各做一次,一日三次,共計梳摩三百下。

  快速梳摩,具有加強頭部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袪風除痛的直接作用,透過梳摩,能將頭部痛點化為痛面,集中變成分散,疼痛即可緩解。
中醫理論認為:「不通則痛,通則不痛。」明代《攝生要錄》曰:「髮是血之余,一日一次,疏通血脈,散風溼。」快速梳摩還能產生皮膚電流,直透皮膚與骨膜,使疼痛病灶無藏身之處,透過每天三百下的快速活動,使頭頂不通之處獲得大通而解除偏頭痛。此法對肌肉緊張性頭痛、高血壓性頭痛同樣有效。

●強化髮絲,減少掉髮
  白髮、脫髮、頭皮搔癢、經常脫屑是現代男女的共同煩惱,法國護髮專家克羅黛兒研發的「按摩三部曲」,能強化髮絲再生功能,尤其可減緩掉髮的速度,與中國古代的「髮宜常梳」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套按摩操適用於各種髮質。乾性髮質的人可以每天做,只要持之以恆,絕對可顯著改善。至於中性或油性髮質的人,一週做兩次就夠了。按摩時間,不防安排在洗髮之前,以去除按摩時累積的皮脂。

  在技巧上,以整個頭皮部位為按摩的範圍。順序最好從頸部到頭頂,再由耳部按摩到頭頂,前額及偏頭為重點部位,要特別加強。每一步驟做一分鐘。如果覺得雙手力道不夠,不防將兩肘靠在桌上再做。

第一步:頭皮暖身操
步驟:十指稍微分開,將指腹置於頭皮上,用力下壓,然後以上下左右的順序,或旋轉方式移動,按摩整個頭部。
功能:為髮絲的毛細血管做體操,能減輕壓力,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髮絲吸收養分。

第二步:擠捏按摩法
步驟:雙手置於頭上,相隔約兩公分,指頭間距拉近。定位後,兩手指頭皆朝對方方向推擠,像要捏夾頭皮模樣。以同樣方式,換不同的部位做。
功能:頭皮經過擠捏,能有效放鬆,強化血液循環;另一方面,頭皮也不會因皮脂累積,產生毒素,防礙頭髮健康生長。

第三步:吸盤按摩法
步驟:雙手交疊,對頭皮部位施壓,試著讓手掌與指骨關節變得更接近,到夾住頭皮為止。
功能:與第二步的擠捏按摩法,有互補之效。同樣能避免頭皮上毒素的產生,促進血液循環。


面部皮膚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營養和活躍皮膚末梢神經,消除臉部肌肉的緊張、壓力,增強皮膚與肌肉的彈性。因此,只要按摩得當,能達到護膚美容,消除疲勞,減少皺紋,提神醒腦功效,古人稱「浴面」。

傳統的面宜常擦採下述步驟:
首先搓熱雙手掌心,掌心掩面自鼻旁迎香穴開始,自下而上擦至額部向兩側分開,拂兩頰而下,以晨起、睡前為宜,每次二十至三十遍。本文結合眼睛、鼻子之保健需求,將分別介紹有效的按摩處方。在此先介紹按摩應注意事項。

一、按摩前先將殘留在皮膚的污垢清洗乾淨,以免擠壓進毛孔,引起皮膚疾病。

二、按摩時,最好先用熱毛巾濕敷片刻,使皮膚血液通暢且毛孔開張。

三、按摩時,先在臉上擦按摩霜潤滑皮膚,以便於按摩。

四、按摩時,以拇指、食指或數指合攏,利用指腹進行按摩,切忌以指甲按摩。

五、臉部肌肉是從臉的中央向外延伸,按摩也應沿著這個肌肉紋理的方向弧線移動。如果逆肌肉長勢而行,便會起皺紋。眼和周圍是環形肌構成,應按環形方向按摩。

六、按摩時要輕柔,粗暴的按摩好比用力牽扯皮膚和肌肉,反而使肌肉鬆弛,長出皺紋。

七、按摩完,應及時清除面部的按摩霜和在按摩過程產生的污垢,以免刺激皮膚。

八、按摩後,因皮膚表面的油脂被摩去,皮膚會有一種乾燥、緊繃的感覺。最後可使用爽膚水及營養霜調節和保護皮膚。

面宜常擦的現代研究與應用
【養顏美目,延後衰老】
  據研究,臉部衰老首先表現於「眼袋形成」、「上瞼下垂」或形成「三角眼」,這是眼輪匝肌鬆弛的緣故。眼輪匝肌為眼周的肌肉,負責開閉眼瞼和保持眼部輪廓。

  延遲臉部衰老,糾正面部肌肉鬆弛,達到養顏美容,兼能消除眼袋浮脹、眼睛疲勞的「面宜常擦」,有如下步驟:
1.通印堂:印堂穴位於兩眉毛內側端的連線中點。其皮下為額肌、掣眉間肌,兩側有額內動、靜脈分支以及三叉神經的滑車上神經。按摩時以雙手拇指指頭(指甲剪平)按揉印堂穴,先在印堂穴上作圓圈揉數次,然後上推通到髮際,下通到鼻梁,如此上下反覆輕輕推擦共6次,故謂之「通印堂」。

2.圓太陽:太陽穴位於眉梢與外眼角連線中點向後外1寸的凹陷處。其皮下有眼輪匝肌,深層有顳肌、顴眶動靜脈,分布有顴面神經、顴顳神經和面神經顳額支。按摩時用雙拇指或食指分別按揉兩側太陽穴數次,然後以太陽穴為中心向外作圓圈旋揉6次。此法對於偏頭痛、眼痛、面神經麻痺、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等亦有治療效果。

3.提承泣:承泣穴位置是,目正視,瞳孔直下,眶下緣與眼球之間處(俗稱的「眼袋」處)。此處有眶下動、靜脈分支及眼動、靜脈分支,還有眶下神經、動眼神經下支及面神經肌支。用雙手食指對準兩側承泣穴,然後向後上方輕輕提擦此處各6次。此法具有減輕老年人「眼袋」之功效,尚可治療流淚、眼皮跳動、口眼歪斜、目赤腫痛等。

4.刮眼眶:以左右手食指屈成弓狀,以第二指節的內側面緊貼上眼眶,自內而外,先上後下刮眼眶,重複進行6次,動作要輕,酸脹為宜。此法有效刺激眼輪匝肌及相關神經、血管、眼腺器官等,達到防治眼瞼衰退,改善乾眼症,眼睛疲勞,兼能明目醒腦。

5.乾浴面:最後雙手掌心互搓發熱,緊貼臉部向後上方耳朵、髮際處按摩6次,再以手掌餘熱緊貼敷目1分鐘才結束。

【宜肺開竅,防治鼻病】
  中醫學認為「肺主氣,司呼吸,開竅於鼻」,肺氣必須通過宣發和肅降來達到氣體交換的功能,位於臉前中央的鼻,正是肺系統的對外門戶,肺氣不宣則可導致惡寒發熱、頭痛身疼、鼻塞流涕、口渴咽疼、咳嗽多痰等症狀。因此在面宜常擦時,加強對鼻部有規律、有步驟的按摩就顯得特別重要。

  以手指按摩,機械地刺激鼻部的血管系統,使其擴張變粗。血液流通加快,供給鼻部的營養增多,使鼻部的抵抗力增強。鼻部是呼吸道的門戶,鼻部的功能增強了,空氣中的細菌、病毒便不易通過鼻部侵入身體內部,所以經常按摩鼻部,能疏風解表,宜肺開竅,清熱解毒,從而預防感冒、鼻炎和各種呼吸系統傳染病。人體的各種器官機能「用則進,不用則退」,這是生物學「用進廢退」的經典規律。養生十六宜倡導均衡而有規律的運動眼睛,稱目宜常運:雙目從左轉至右十四次,再從右轉至左十四次,轉目時要慢,然後緊閉片刻,再驟然圓睜二目。古人稱為「運睛」,有去內障、除外翳、糾正屈光不正、消除視力疲勞的作用。這對時常用眼過度、過勞,使用眼肌不均衡的現代人而言,顯得特別重要。現在讓我們看看,生活中兩種最傷害眼睛健康的病症及其形成的原因。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與視力疲勞之關係
  二十一世紀是資訊管理時代,從學生、上班族到家事管理都少不了應用電腦及網路。電腦族在操作電腦、看文件、輸入文字、抬頭看螢幕等重複動作中,眼睛每天平均要在長時間近距離環境中活動2~3萬次,這些動作都得靠眼球肌肉控制,如果勞累過度,休息不足,尤其單調的電腦操作只集中使用某些眼球肌肉,導致多用者「過勞」少用者「過逸」,使用不均等失調狀態,很可能會造成永久的視力傷害。

  事實上,負責操作電腦的眼球肌肉(睫狀肌),作用就在於調節焦距。當眼睛往遠處看時,睫狀肌就會放鬆;看近處,睫狀肌就會收縮。如果持續看近物久了,就會造成睫狀肌的痙攣,眼軸拉長,這是導致和加重假性近視的原因,也是電腦族、網路族,甚至電視族眼睛疲勞、酸脹及模糊的常見原因。如果還通宵熬夜工作、看電視,陰陽顛倒,違反生理時鐘,健康的禍患還將涉及整體身心狀態。

◎眨眼少、濕度低與乾眼症的關係
  在上下眼瞼緣間有個厚約零點零零一厘米的淚液層,它借助於眨眼的動作,將眼淚均勻分布到眼球表面,讓眼睛舒適地看東西。淚液有滋養、潤滑和保護眼睛的功用。當缺乏淚液滋潤時,眼睛會出現乾澀等不適感,被稱為「乾眼症」。

  淚液的分泌會因年齡增加而減少,所以「乾眼症」常見於高齡患者,近年來隨著電腦的普及,相關工作者中「乾眼症」的患病率不斷增加且有年輕化傾向。深入探討,有下述原因:

一、睜眼凝視眨眼少
  正常人每分鐘眨眼二十次左右,讀書寫字時注意力集中,眨眼次數減少至每分鐘十次上下,但仍能維持淚液層的完整。電腦族若長時間睜眼凝視著快速變動的螢幕,目不轉睛,眨眼次數常減少至每分鐘四至五次,這就會使淚液分泌減少,眼球自然會缺乏充足的天然潤滑液,出現乾燥酸澀的症狀。如果把電腦螢幕放在高於視野的地方,眼睛就要相對地睜得更大,會促使淚液蒸發得更快。

二、空調環境助蒸發
  電腦族一般都在有空調設備的密閉環境中工作,由於濕度偏低,加上電腦散發熱量,使本已分泌不足的淚液在乾燥的環境下,能幾秒鐘內就蒸發掉。時下空調環境的場所已非常普遍,從辦公室、工廠到住家,甚至電影院、音樂廳、百貨公司、餐廳等休閒場所,在在都威脅著現代人的眼睛,蒸乾你的淚液。

1.眼球轉動操
  正坐或直立,頭部固定不動,雙眼向右轉動十四次(初學者數量由減半開始),然後閉目十秒,再向前方凝視十秒,繼而又向左轉動十四次。
動作盡量放慢,以大圓圈幅度轉動眼球,能明目、袪疲勞、鍛鍊各組眼球肌肉,增進睫狀肌對晶狀體凸度的調節能力,進而防治近視。

2.遠近伸展操
  以左手或右手拇指豎起,靠近鼻尖並以雙目凝視三秒鐘,(練習時不要戴眼鏡或隱形眼鏡)。然後,以一秒鐘時間將手指拉遠,再以三秒鐘將手指拉近,反覆做這個動作三分鐘,每天一至三次。若單眼近視,先從那一眼開始練習,長期練習可消除眼睛疲勞,防治近視加深,還能恢復視力,尤其是小學三至四年級,是決定是否罹患近視的重要時期,此時期視力惡化的小孩,更需要這項訓練。

  遠近伸展操的關鍵在於手指頭的動作速度。近視的人,指頭拉遠時速度要快,拉近時速度要緩慢。而遠視或老花眼的人,就得反方向進行。睫狀肌負責調節焦距,遠近伸展運動可以促進睫狀肌恢復柔軟性,改善緊繃痙攣。不過每個人都有差異,如果是初期的近視,大約一星期就可以見效,深度近視者則需增加恒心毅力來練習。

3.頸肩轉動操
  正坐或直立,雙目半閉,頭部向右向左各轉6圈,然後雙肩向後旋轉十四圈。頸肩部運動機能涉及頭面五官之氣血供應,頸肩轉動操,能放鬆該部位肌肉,有利五官及頭腦保健。

4.回歸自然的護目良方
  根據目宜常運的作用原理,配合回歸自然的健康養生需要,作者建議讀者朋友,休閒時多選擇如下活動:

※放風箏:放風箏不但能使心情愉悅,陶冶情操,據現代醫學研究,在放風箏時,由於視點遠、視野寬,可緩解眼肌的緊張狀態,從而減輕視力疲勞,有預防和治療近視的作用。

※打乒乓球:在打乒乓球時,由於眼睛隨乒乓球不停地進行遠、近、上、下的調節和運動,故可以促進眼球組織血液供應和代謝,有效地改善眼肌的功能。

※清晨遠望:每天清晨,站在比較高的地方,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眼球左右移動之後,注視遠處一固定的目標,如樹梢、雲彩、旗桿、避雷針和夜晚觀星等。對這些遠望的目標,要盡量看清楚,每次堅持看一分鐘左右,然後再看近一次,反覆進行三次。能活絡眼肌,增強視覺。

※觀看綠色植物:在課間或工作休息時,選擇一些綠色的樹林或草地遠眺。能擴大視野,滋潤眼睛,對保護視力有益。

※增加眨眼次數:淚液分泌與眨眼次數有關,眨眼次數越多,淚液的分泌量越多。如果眨眼動作配合不力,就會破壞淚液層的完整性,加重乾眼症的症狀。所以,工作時不要只顧睜大眼睛盯住電腦螢幕,該眨眼時眨眨眼,該閉眼時閉閉眼。


耳廓穴道繁多,分布規律恰如人體倒置胚胎。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開竅於耳」,補腎即可聰耳,健耳可以強腎。何況腎主藏精,特別是「先天之精」貯藏於腎中,使腎成為臟腑陰陽之本,生命之源。因此,腎主宰人體生長、發育、生殖及水液代謝。經常彈耳可以「牽一髮而動全身」,功效懸殊。「彈耳功」在作者與周立群教授重新整理與設計的耳穴按摩操中,位屬第十招,名為「將軍擊鼓」。
方法:

1.用雙掌心分別按住兩耳(包括外耳道口),緊壓六秒後急放手,以產生輕度彈響聲,反覆做六次。

2.雙手掌心緊按兩耳孔,兩手中指放在腦後枕骨上,食指壓在中指上,然後順勢迅速滑下彈叩後腦部,反覆彈擊十五至二十次,施行本法時,因耳中如聞擊鼓之聲(亦稱鳴天鼓),故而得名。

應用心得:
   「將軍擊鼓」彈耳功分兩部份進行,前半部份要求雙手緊壓雙耳(包括雙耳孔)六秒鐘,使耳腔內外氣流受阻,耳腔內壓力瞬間增高,然後再急速放鬆雙手,造成氣流衝擊而產生輕度彈響。大多數人在練習完後,即有提神醒腦、精神為之一振的感覺,長期練習對耳鳴、聽力下降、眩暈自有改善作用。

  但是,患有急性中耳炎的患者,由於中耳腔炎症、水腫及積水等,造成中耳腔壓力異常,暫時不宜練習本法,以免出現耳痛。

  後半部份手法,除了緊壓雙耳孔,重點放在叩擊後腦及枕部以達到健腦益智,防治感冒之效。而預防之道,貴在堅持。生命在於運動,一日三餐。牙齒雖然也在運動,但正如四肢每天都在活動卻不能完全代替保健運動那樣,尤其在食物過份加工而精細化、軟質化的今天,三餐飯的咀嚼動作並不夠,牙齒還需要自身的鍛鍊。早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牙齒保健法,如飲食時細嚼慢咽,清晨及飯後叩齒鼓漱,解便時咬緊牙關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對維持人體身、心、靈健康,精、氣、神旺盛卻有意想不到的神效。許多歷代名人如東晉醫家葛洪、北齊文學家顏之推、南朝齊梁時期思想家兼醫家陶弘景、北宋文學鉅子蘇東坡、清高宗乾隆皇帝等,皆以「齒宜常叩」而盡享高壽。

齒宜常叩與細嚼慢咽的現代研究
※保健牙齒,幫助消化
  東晉時代養生家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提到:「清晨叩齒三百過者,永不動搖」。民間也有:「清晨叩齒三十六,到老牙齒不會落」的諺語。中醫學認為「齒為腎之余」,進食時細嚼慢咽,三餐飯後,上下嗑牙三十六次,能固腎健脾,幫助消化。

  現代研究表明,增加咀嚼與叩齒,可以產生生理上的良性刺激,促進牙床、牙齦的血液循環,改善牙齦組織的營養,使牙齒變得堅固而有光澤,並能延緩老年人的牙齒鬆動和脫落,對牙病患者是很好的輔助療法。

  通過細嚼慢咽,使食物充分嚼碎,並與唾液混合,形成食糜後便於吞嚥。而唾液中含有澱粉酶,能使食物中的澱粉分解為麥芽糖,再進一步分解為葡萄糖。

  其次,食物在口腔內充分咀嚼的同時,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這不僅有助於消化,還有助食物的營養成分更好地被吸收,為身體所利用。

  此外,唾液還有中和胃酸、修補黏膜的作用,有助於防治胃、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多種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分解毒素,防病抗癌
  美國《僑報》一九九五年報導一位醫學家做了一個實驗,把非常有害的致癌物質放入試管內,同時放入人類唾液,並混合在一起,經過仔細觀察,開始時沒什麼變化,但經過反覆搖動三十秒後,發現這些致癌物質已幾乎失去毒性。三十秒的時間相當於每一口食物咀嚼三十次。

  日本營養學家西崗一的研究也證明細嚼慢咽不僅可以防病,還可以防癌。他觀察到人們咀嚼食物時分泌出的唾液成分與平時分泌不同,能在二十秒鐘內使誘發致癌物(亞硝基化合物、黃麴毒素B及3、4│苯并芘等)喪失活性。其原因是它含有比平時更豐富的成分:十三種酶、十一種無機鹽、九種維生素及多種有機酸和激素。其中SOD(過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和維生素C等具有很強抗癌效果。而平時分泌的唾液就不含有這麼多可貴的成分。

  由此,他告訴人們:「咀嚼是人人都具有的能力,是人人都具有的一件防癌利器。但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喜歡狼吞虎嚥;或邊走邊吃,邊做事邊吃;或只願吃軟不吃硬;他們都可能充當癌症的『志願兵』,應火速改正,以免不測。」

※控制食慾,瘦身減肥
  營養學家研究發現,肥胖者進食速度要比瘦者快,而咀嚼吞嚥的次數也比瘦者少。學者們為此做了試驗,證明肥胖者食用營養成分不變,但必須選取需要充分咀嚼才能下嚥的食物,以減慢進食速度。結果男子經十九週後體重減輕四公斤,女子經二十週後,體重下降四點六公斤,而且血糖、血壓、膽固醇和中性脂肪也相應降低,對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肥胖併發症甚具意義。

  一般而言,食物進入人體後,血糖會升高到一定水平,大腦食慾中樞就會發出停止進食信號。然而,進食過快者,在大腦發出停止進食信號時,往往已吃了過多的食物,為時太晚,日積月累之結果會導致肥胖。而選用未經精細加工的天然食物,進行細嚼慢咽者,在大腦發出停食信號時,食物不會吃過頭,對控制食量,減肥瘦身就有非凡功效。

※增強腦力,可防痴呆
  牙齒位於腦部附近,有節奏叩齒,會產生沖擊波傳至大腦,不僅有固齒作用,還有助調節大腦皮層與強壯神經之功效。

  據國外研究,咀嚼時通過下顎關節運動,使腦循環暢通,加強大腦皮質的活化,從而預防大腦老化和老年性癡呆。

  一九九九年身兼德國智力教育協會主席,亦為Erlangen大學教授的勒赫爾醫師發表他的研究,指出教室裡嚼口香糖有利學生思考,咀嚼時臉部肌肉在運動,思考能力也因而提高百分之二十。口腔運動密集,不但不影響神經元的效率,反而有利思維。

  最近醫學生理學家還發現,叩齒有調節心腦血流量的作用,使心臟排血量增加,腦血流量隨之增加百分之十四,不僅有利健腦,亦有利於強壯心臟。故牙齒堅固的老人,很少患有心腦血管的病變。老年人缺失牙齒後應盡早鑲上假牙,因為咀嚼功能與叩齒對養生保健實在太重要。

※保養視力,防治近視
  大陸醫學調查發現,凡喜歡吃硬食物的人,由於咀嚼次數增多其視力較一般人為優。日本醫學家的研究亦互為佐證,發現無力的咀嚼,會造成視力下降。隨著食物軟化傾向的出現,孩子們的下顎關節變得不發達,牙齒排列不整齊,上下牙齒咬合不良,飲食生活中長期咀嚼無力,會使面部肌肉力量變弱,眼球水晶體的調節機能就不能很好地工作,從而導致視力減弱。

  因此,防治青少年近視或老年視力退化,除了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多做「目宜常運」以外,還應加強咬合叩齒及咀嚼練習。

※養顏美容,減少皺紋
  美國洛杉磯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福克斯通過觀察發現:每日咀嚼口香糖十五至二十分鐘的人,持續幾個星期以後,面部皺紋開始減少,面色逐漸紅潤。還有人統計,一些演員和歌唱家,其容貌變老的時間,至少比普通人要推遲八至十年。這除得益於音樂與歌唱使人心情愉悅的效用外,還與面部肌肉常活動分不開。它和人細嚼慢咽時一樣,能促進面部肌肉細胞的代謝活動。


唾液的養生保健功用,自古受到重視與肯定,古人初創文字時,即以水從舌邊為「活」字,意為舌旁之水(唾液)能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力。歷代醫學家、養生家為強調它的重要性,取名「金津」、「玉液」、「瓊漿」、「甘露」、「玉醴」、「華池神水」等美稱。
  《本草綱目》記載:「人有病,則心腎不交,腎水不上,故津液乾而真氣耗也」。李時珍指出:「液津乃人之精氣所化」。古代醫學家認為「津」系「精」所化,精盈則腎水上升,化為津液,津液再予咽下,能滋潤心,使心火免於過盛,水火相濟,陰平陽秘謂之「自飲長生酒」。因此,古人常以咽津達到袪病強身、益壽延年之效。
唾液的成份與功用
  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約一仟至一仟五百毫升。是口腔內三對較大的唾液腺:腮腺、顎下腺和舌下腺所分泌液體的混合物。正常唾液無色、無味、近於中性(Ph6.6~7.1),主要成分是水,占98.5s~99s,其餘是含鈉、鉀、鈣、氯、硫等離子的鹽類,以及澱粉酶、溶菌酶、粘蛋白等。
  唾液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濕潤和清潔口腔,消滅產生齒垢的細菌,溶解有害於牙齒的物質。軟化食物以便於吞咽,還能分解澱粉,有消化作用。如果唾液中的澱粉酶減弱,就會影響食物的消化,並由於無法保護胃粘膜免受胃酸損害,易導致胃腸炎症或潰瘍。
  一般體質強健的人,唾液分泌比較充盈旺盛。年老體弱者唾液分泌不足,常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枯、體力日衰、耳鳴重聽、面部失去光澤、大便秘結等情形,運用吞口水養生法,可重拾青春,抗衰延老。

津宜常咽的研究與應用
◎返老還童,強筋壯骨
  古有名言:「氣是續命芝,津是延年藥。」唾液中所含的最具魅力的物質,當首推由日本已故醫家緒方知三郎發現的腮腺激素。這種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許多學者都認為它是「返老還童」的荷爾蒙。
  腮腺激素能增加肌肉、血管、結締組織、骨骼軟骨和牙齒的活力,尤其能強化血管的彈性,提高結締組織的生命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膚間質、結締組織的功能就會加強,皮膚的彈性就能得到保持。然而,人到中年後,腮腺開始萎縮,分泌的激素就逐漸減少。常作咽津動作,可延後腮腺萎縮。

◎修復傷口,促進癒合
  唾液具有消炎止痛、止血、殺菌解毒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擦破點皮膚,人們總愛以唾液塗一塗來療傷止痛;經驗告訴我們:舌尖和嘴唇被咬傷之後,傷口的癒合速度往往比其他部份快得多;動物受傷後,亦常用嘴舌去舔舐傷口。說來更叫人難以置信是前聯邦德國巴伐利亞有一家奇特的皮膚病醫院,用乳牛的舌頭舔病人皮膚,治療神經性皮膚炎和頭皮癬等,而且還很有效;前蘇聯的科學家採用「唾液療法」對久治不癒的一些頑固性皮膚病,也意外獲得成功。這一連串的神秘功效,最終被美國科恩博士所揭示,他發現唾液中有兩種珍貴的蛋白質:表皮生長因子(EGF)和神經生長因子(NGF)。前者是由五十三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能促進細胞的增殖分化,以新生活力的細胞代替衰老和死亡的細胞,具有加速皮膚和粘膜創傷的癒合、防止潰瘍等特效;後者則具有促進神經生長的功能,可以使斷裂的神經末稍生長延伸,把離斷的神經「焊接」起來,使受傷的皮膚早日恢復感覺和運動功能。科恩為此榮獲一九八六年度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皮膚光潤,容顏悅澤
  唾液在養顏、護膚、美容方面亦大有用武之地。如明代養生家冷謙的《修齡要旨》中記載:「顏色憔悴,所由心思過度,勞碌不謹。每晨靜坐,閉目凝神,存養神氣,沖膽自內達外,以兩手搓熱,拂面七次,仍以漱津塗面,搓拂數次。依按此法,行之半月則皮膚光潤,容顏悅澤,大過尋常矣。」
  醫學研究發現,唾液是以血漿為原料生成的,成分與血漿相似。其中一些成分既是皮膚細胞的最好營養物質,又不會引起皮膚過敏;唾液中含有多種生物酶,如溶菌酶、澱粉酶等,都呈弱鹼性,可以消除面部皮膚分泌的油質,殺滅面部的各種細菌,避免面部長癤生斑。因此,用唾液塗抹面部,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唾液塗抹面部美容法:
第一步 每天早晨閉目靜坐,舌抵上顎,收歛心神活動,停止任何雜念,凝神存養,然後用意念使腹部丹田之氣沖旺,並自內向外擴散。
第二步 兩手掌相對摩擦,覺掌心發熱後,用兩手掌上下左右按摩面部七次。
第三步 舌從上顎上放下,在口中輕輕攪動數次,然後將口中唾液吐在兩手掌心,如第二步方法,在面部上下左右按摩十四次。




標籤:
瀏覽次數:34    人氣指數:34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高招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鼓勵孩子發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