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657778
 joy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問與說(轉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她把毛泽东时代的苦难告诉世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向馬吉芬致敬(轉載)
作者: joyce 日期: 2014.05.03  天氣:  心情:
向馬吉芬致敬

外國人盡忠職守,毫不遜於中國戰友

1897年2月11日,按中國曆法是丁酉年,紐約研究生醫院的病房傳出一聲槍響。病人菲里奧‧諾頓‧馬吉芬舉槍自盡──他原本要在第二天接受摘除右眼的手術。

馬吉芬的傷就是二年多以前,半個地球之外的甲午戰爭中受到的,當時他擔任清方主力艦鎮遠的副艦長。激戰中他在甲板上指揮救火,不幸為多塊彈片擊中,一小塊嵌入頭骨的碎片始終無法取出,導致後來不時的劇烈頭痛,同時雙眼還有失明之虞。

原來,這個美國人是受雇於北洋艦隊的「洋員」。這些外國人盡忠職守,英勇奮戰,與中國戰友相較毫不遜色。

在李鴻章的報告裡就如此寫道:「……此次海戰,洋員在船者共有八人,陣亡二員,受傷四員。該洋員等以異域官兵,為中國效力,不惜身命,奮勇爭先,洵屬忠于所事,深明大義,較之中國人員尤為難得……」
八人傷亡六人,洋員傷亡比率竟然高達75%!

而從美國安那波里斯海軍官校畢業的馬吉芬,本來只是威海水師學堂的「教習」,甲午戰始,他自告奮勇,調上第一線。甲午戰後,在一面倒的成王敗寇評斷中,他獨排眾議,為中方辯護:
「我也承認日軍水兵勇猛,軍官精悍,但我也必須為受到輕視的中國水兵鳴不平……我方艦少砲少,尤其是速射砲數量極少……(日方) 並沒有經常處於這樣的境地之中。」
他盛讚北洋艦隊的精熟戰技與高昂士氣:「(大東溝海戰前) 氣氛熱烈,殺氣騰騰……甲板上已灑滿了沙,避免打滑。一群群膚色黝黑的水兵將髮辮盤在頭上,迫不及待地準備決一死戰……(激戰中) 12英吋火砲的砲長,正手持砲索瞄準時被擊中頭部。頭骨的碎片打在身邊其他砲手的身上……(另一) 砲手隨即抱住他的腰交給下一人,然後自己抓起砲索,取代砲長的位置,重新瞄準射擊。」
「當鎮遠前甲板燃起大火時,一位軍官召集志願者救火,雖然此時三艘日艦的砲火隨時有可能橫掃過這片區域,但人們仍然熱烈響應,然後奔向九死一生之地。當他們回來時無人不受傷。
不,這些人絕不是懦夫。無論在何處,戰場上總會出現幾個貪生怕死之輩,但在這裡,在別的地方,都有對他們不屑一顧的勇敢鬥士。」

但歷史一向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馬吉芬回美國養傷後,不能適應舉世對於中國海軍輕視的眼光;特別是:他獻身的艦隊與大半戰友已經灰飛煙滅。於是他選擇了與他的老長官,前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自盡的同一天自殺──二年以前,1895年2月11日,丁在第二天艦隊全滅前吞下了致命劑量的鴉片。

馬吉芬終生未婚。
回國以後,他在華府養傷之餘,試圖重建他的海軍生涯,在此期間持續與唯一的姊姊莎莉通信;也只有在姊姊面前,他才能卸下大男子漢的武裝,盡情吐露心中的希望與對將來日子的恐懼。莎莉知道:馬吉芬的樂觀堅強都是裝出來的;也只有在同胞親姊的溫情裡,馬吉芬才承認:從受傷的那天起,他每分每秒都忍受著劇痛的折磨。
她曾目睹:馬吉芬在寫作的時候,一直「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一分鐘也坐不下來──如果他坐下來的話,就會因為左腿上的彈片痛得無法忍耐。」

才剛新寡五年的莎莉在華府的家中,接到了紐約傳來的弟弟自殺的電報噩耗。
僅僅六天之後,強抑悲痛的她便提筆寫了封信給《世紀》月刊的發行人吉爾德,目的只在叮嚀他:在雜誌裡不要提到馬吉芬是舉槍自殺的。因為家屬只會拿這份雜誌給年邁的母親看,而老人家可能無法承受這麼大的打擊。「我們瞞住了所有細節,」她寫道:「所以她只會看到那張親愛的臉,如此安詳美麗地在棺木中沉睡──她為何還要知道這些令人心碎的事?……願上帝讓他可憐的媽媽遠離這憂愁不幸罷!

馬吉芬入殮時身著北洋海軍軍官制服,棺材上覆著一面黃龍旗,墓碑上則同時雕刻著中美二國國旗──黃龍旗還壓在星條旗之上。
墓誌銘寫的是:「謹立此碑以紀念一位雖然深愛著自己的祖國,卻把生命獻給了另一面國旗的勇士。」
而墓碑的基座上,則刻著他殊堪玩味的臨終懺悔詞:「一顆破碎的和懺悔的心靈,哦,主啊,希望不要輕視我。」

(資料採自雪珥《絕版甲午》、陳悅《沉沒的甲午》)
標籤:
瀏覽次數:83    人氣指數:1083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問與說(轉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她把毛泽东时代的苦难告诉世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