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觀光業百態-新鮮人生涯輔導講堂2
從航空公司、旅行社、旅館、餐飲,到主題樂園、郵輪,都是觀光業的範疇,想進入這個行業,要有基本外語能力,和耐操勞的精神。
撰文:吳佳音
隨著雙薪家庭的可支配所得增加,航空公司、旅行社不停創造新點子,加上週休二日的「weekend escape」風潮興起,帶動觀光業蓬勃發展。
觀光業包含了航空業、旅行業、餐飲業、旅館業、主題樂園等,過去觀光事業系只有淡水、醒吾、世新、文化、銘傳,現在有26所學校、41個科系,每年錄取8,000多人。以往出國留學回來,工作機會一定比較好,現在出國者眾,回台灣謀職不像以前順利。
亞洲航線蓬勃發展
航空公司的發展,主要看航線跟獲利能力。只要不摔飛機,沒有SARS,每年進帳都是二、三十億元。
美國的航空公司,10家有9家在重整,而亞洲的航空公司都在成長,因為亞洲人開始富有,知道出國旅遊。尤其中國大陸崛起,外國人爭相搭機前往大陸,亞洲絕對是航空業的樂園。
美國航空業者,不強調機組員的年齡,台灣卻不然,像華航今年應徵條件就限定要68年1月1日之後出生。在台灣,空服員視為旅行機會多、而且高所得的工作,充滿活力、新奇跟冒險,導致人力供過於求,航空公司可以挑選年輕貌美者。很多人進去這個產業,發現情況不是這樣,等到體力無法負荷,失去新奇感就會退出。
傳統旅行社面臨網路挑戰
旅行業包含旅行社、網路訂位系統等。旅行社正面臨「網路危機」,因為旅客現在可自行上網訂旅館、買機票,頂多需要旅行社幫忙辦簽證。旅行社要生存,唯有提供網路無法提供的服務,像是開發新景點與新玩法,如主題式的火車之旅、櫻花溫泉之旅。
此外,替客戶考量預算、參酌過往旅行經驗,依個性跟需求來安排行程的旅行顧問(travel consultant),也是旅行業的新趨勢。
導遊與領隊要考執照
在團體旅行中,有兩個關鍵人物,一是tour guide(當地導遊),一是tour escort(帶團出遊的領隊),在大陸稱為「地陪」跟「全陪」。
領隊把旅程事宜(出關、住宿、交通)安排好,就交給當地導遊安排景點。日本線領隊一定要通日語,其他國家只要懂英文即可。早期在旅行社工作滿6個月,由公司報名參加觀光局的領隊受訓,就有機會取得證照,今年改由考試院統一考試。
領隊的壓力很大,客人吃飽你才開動,客人就寢後你才能喘口氣,發生糾紛或客人東西遺失,馬上要處理。導遊則要通曉當地的歷史文化,擔任觀光解說員角色,以待在當地為主。
兩種工作皆須具備語言能力、應變力及EQ。帶團要成功,就要把團員當人看,不是「一個人頭值20美元小費」。真正好的領隊,觀察力要強,能預先處裡,而不是等到狀況發生了,才去解決的應變能力。
導遊執照沒分區,都是在台灣。領隊分國內跟國際,國內資格取得較易,國際領隊要上兩星期的課。國際領隊又分為國際跟大陸兩線,大陸領隊要加考兩岸關係。很多學生念大學時,會打工帶畢業團或進香團,畢業就直接考國際領隊。
旅館業走向連鎖化
旅館業方面,則朝「國際連鎖化」及「精緻特異化」發展。
連鎖旅館的經營可分「直營」與「加盟」,前者的主管由總公司派任,標準作業程序跟總公司相同,國內目前只有君悅。因品牌認知度高,有一定的服務水準,吸引旅客住宿。
連鎖品牌旅館業者正一步步征服全球市場,美國不僅很多軟體工作發包給印度,第二波要進入的就是旅館業,旅館業者像禿鷹般在天空盤旋,觀察全球市場。
蓋旅館要三年五載,是很大的投資。隨著大型旅館不斷興建,中型旅館「比上不足、比下太貴」,只好出局。於是有人走極簡風格,蓋起便宜快速、親切的小型旅館,像台北商旅就是。以後旅館業會朝「極豪華」與「極經濟」這兩極化發展,不是連鎖,就是獨立經營。
休閒旅館也是另一個方向,像是春秋烏來。但台灣的休閒產業無法國際化的原因,除了台灣物價高,颱風更是長途旅行的不確定因素。旅客從歐洲遠來,一旦有颱風,班機就要取消。
餐飲業淘汰率高
餐飲業是絕不會消失的行業。雙薪家庭增多,外食人口增加,加上愈來愈多人喜歡嘗新,讓國內餐廳如雨後春筍般成長。
美國有個調查,發現所有餐廳有1/3在開設3年內關門,存活超過5年的不到一半,淘汰率很高。原因在於資本不夠,以及連鎖店出現。
連鎖店有知名品牌、有菜單、已被市場認同,只要借用他的know-how,找到不錯地點就可以開店,但是你要付權利金、月費,還要跟他買食材,菜單也不能隨意更改,到頭來真正賺錢的是品牌擁有者。
不走加盟連鎖,也可走精緻路線,做出自己的特色。透過營造氣氛,或是加強跟客人互動,讓別人無法模仿。
餐飲業員工要耐操勞
餐飲業的工時長,每天需要輪班,加班是常態,多採彈性補休。因此,餐飲業特別愛用耐操的員工。
餐飲業員工素質不一,有國外碩士,也有學徒。即使是大學或專科畢業生到旅館工作,餐飲部薪水約2萬元,櫃檯人員約2.4萬元,雖然起薪不高,因為流動率大,升遷機會反而多。由於這些辛苦面,導致餐飲業人員的離婚率高,因為別人在慶祝節日時,你在幫別人慶祝,不能善盡情人、孝子的責任,而且同事間互吐苦水,容易日久生情。
任何行業都是一體兩面。在餐飲業,工作的當下就是生活,名人可能就出現在你工作中。遇到不同客人,耳濡目染之下,自己的品味也會培養出來,像是品酒、穿著打扮等等。
在餐飲業,服務做得好,客人會立即給予稱讚,甚至給你小費。由於同業競爭激烈,今年你賣月餅,明年大家都賣月餅,所以必須不斷想出新點子。
主題樂園工作機會不多
主題樂園在台灣做不起來。一個國際型主題樂園,至少要有2,000萬人口支持。但台灣的主題樂園是複製的,沒有原創性,都是抄襲國外樂園的想法。目前只有九族文化村、六福村還勉強做得不錯,但仍不能吸引國外旅客。好在還是有很多國人不能出國玩,所以台灣的主題樂園還能維持,但是比不上國外的大型樂園。
主題樂園雇用人數眾多,但通常都是兼職人員,因為季節性大。所以主題樂園的工作機會有限,發展性也不大。
郵輪繞著地球跑
郵輪指的是國際郵輪,其實就是「活動的旅館」。現在唯一停靠台灣的麗星郵輪,只是local cruise。大型郵輪至少重達6萬噸,像瑪莉皇后號就有10萬噸,船上有天文台、4個戲院、8個餐廳,上船要著正式服裝,可說是上流社會的表徵。
郵輪繞著地球跑一圈,跟各地活動搭配,像日本有雪季就去日本、巴西里約有嘉年華會就去里約。可是台灣沒有郵輪靠岸,因為沒有足夠吸引人的景點。
郵輪失事率近乎零,從鐵達尼號到現在,都沒有失事紀錄,會失事都是當地渡輪,不是大型郵輪。在郵輪上工作滿辛苦的,工作半年之後,才能休息1個月。
其他觀光產業還有娛樂業、租車業、國家公園等,另外還有會議公司,每接一次年會就是10年,一次都是2,000個房間。台灣唯一有過的就是國際獅子會、青商會、國際扶輪社的年會,但畢竟沒有夠大空間,容納大型國際會議。
還有以公司團體為主的獎勵旅遊,叫做MISC(Meeting、Incentive、Conference、Entertainment),是很大的一塊餅。像國泰人壽包下日本大丸百貨,帶員工去shopping,或是賓士公司帶領會員去旅遊。
性格特質比學歷重要
觀光業絕對有其前景,但是想從事觀光業,必須適合自己特質。
首先,必須對人有興趣,樂於幫助別人。不只是每天在「tea or coffee?」還要能讓客人旅程愉快。是否具備熱忱、眼神接觸、耐得住操勞等工作態度也很重要,即使碩士到飯店工作,也要從端盤子做起。
在飯店工作,有一定身高就好,只要儀表清秀不嚇人,親和力勝過漂亮長相。
至於學歷,只有在入門時重要,頂多要求高中或大學畢業,經歷勝過學歷。面試時,如果有打工經驗,比較占有優勢。
品德尤其重要,飯店業碰到「錢」跟「色」的機會很多,如果沒有品德,就會出現歪風。過去,章孝嚴跟王筱嬋發生緋聞,有飯店跳出來講,握有使用過的床單,這是不被允許的。
要投入餐飲業,除了廚師、調酒師之外,基層員工不需專業技術。但技術可從學徒做起,只要你肯吃苦,即使大學畢業要做廚師也可以。廚師已有證照制度,一間餐廳至少80%的廚師要具備乙或丙級證照,慢慢西廚也要考照,以後連服務人員也要考照。
語言能力多多益善
另外,語言能力非常重要,懂愈多愈好。國、台語都要懂,在中南部工作,最好要懂台語。外語能力以英語為首要,能懂第二外國語更好,最搶手的是日語,多一種語言,就業機會就比別人高。
此外,像是空服員有護士經驗,且通義大利語者,優先錄取。因為義大利人英語不好,所以懂義大利話的人很受用。
新鮮人如果想認識這個行業,日常生活中都接觸得到,你可以當消費者去喝下午茶,或是住宿一晚;也可以去打工,實地瞭解各家飯店運作情形。 選定一家公司,要對其工作環境是否愉悅、團隊是否和諧、升遷管道是否暢通、教育訓練機會多寡加以衡量,起薪跟職位只是一時,目標應該放在將來。
投入前還要觀察這家公司的屬性,日語很好,就可以選擇華泰飯店;去遠東飯店及六福皇宮,英語就很重要;君悅飯店則是英日語都要通。所以要瞭解各飯店屬性,衡量自己的個性、能力,選擇你想進入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