俐伶,
當我還是個孩子,兩件事情我常常夢見: 1. 滿地的錢, 等著我去撿. 2. 大力水手有大力丸; 我有聰明丸, 不怕考試. 這是我還是個孩子時的貪婪.
現在, 我明白了,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還不到三歲, 就急著學英語, 我覺得發送錯誤的信息給孩子, 造成, 在我看來, 錯誤的價值觀, 代價實在是太昂太昂.
到了叛逆期, 能左右孩子的, 可能不是權威, 不是利害(功利); 而是價值觀.
我來自庄腳, 上初中才開始學英文, 沒有補過習, 聽說寫都尚可.
ac
眼睛正常的人,不會知道失明人的痛苦。同理---英文好的人,不會知道英文不好的痛。
我很愛唱英文歌曲,但是,除非看翻譯,否則對一知半解的歌曲,真的感受不到真諦。
像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 碧草如茵的家園這首歌,可以說愛了快半個世紀,而我是到最近才知道歌詞真的原意--一個死刑犯的回憶。
而那美麗的畫面,還曾是柯達拿來做廣告的。。
如果學生時代可以重來,我會好好的去學英文!就算在台灣,英文不好-------
在某些時候,就是文盲。
95年去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時,在la的機場,我一個人非常的無助,一口的破英文--
所以,後來大眾銀行的廣告會讓我看一次,哭一次!
俐伶
人性貪婪, 精力有限. 在你的一生, 有幾次 "在la的機場" 的場合? 再來一次, 我想你不會那麼無助; 即使你還是一口的破英文. 我還清楚地記得我上學的第一天....
我一樣是在鄉下長大的--
當時的時空那有什麼英文補習班?我們國小惡補的年代只有兩個科目---國文算術
進初中後的第一個暑假,我就不知道要補習英文課,也不知道那就是學前訓練--
只知道好不容易考上雲林縣的唯一女校,還離家14公里,我以為可上可不上。
選擇好好的玩一個夏天了。誰會想到要去補習?雖然我的媽媽是國小老師-
但是我下面還有四個弟妹,初三的時候,我媽又不小心生了第二個弟弟(老七)。
(腦性麻痺兒)從此誰會管我呢?我讀嘉女的大姐大我三歲,都住校!
開學後,同學都已上了兩個月的英文了!老師就算好心,幫我們在課後留下來輔導--但是那永遠趕不上的挫折感,算了就放棄啦!當時正沉迷在瓊瑤的小說--
同學間常常跑去租書店租小說--對我來說--真的是新奇又新鮮,因為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事。就這樣--別說學生時代,我到現在連音標都搞不懂。。
所以,英文的痛,伴隨著我的一生。只是今年兒子回國了,我也沒有去學英文的必要性啦!我除了一個星期的三次的舞蹈課,我還要去上歌唱班。
都到了這個年紀,"快樂"是唯一要修練的功課啦!
現在,孫子在讀英文,就讓他當成一種遊戲。不是我們刻意的去讓他學。
而是幼幼班就是如此。市場上販賣的也都這些"玩具"
孫子的中文,不用擔心啦!他那一口京片子,超級的好聽,但是沒有大陸腔。
如果在美國,我或許還要擔心他的中文。他是在蘇州。
曾聽導遊說過有個蘇州的笑話--
每年的狀元都讓蘇州人拿走了。後來慈禧太后就改成寫毛筆字。結果那一年的狀元還是蘇州人拿到了。因為---蘇州人從會拿筷子的時候,就會拿毛筆啦!
孫子這一個半月會在台灣。這幾天孫子讓奶奶帶去x橋上幼幼班。親家母本身就是小學教師。
退休後,再去私校教書的。我還得擔這個心嗎?
妳的好意,我都心領了!謝謝啦!
ps
兒子在美國芝加哥拿到碩士學位--他為了這個學位,非常辛苦。上高中後的寒暑假直到大學畢業,就幾乎 都在補英文。
大陸的交大畢業後,回台考托福,他的託福也沒考上。
但是他非得拿這個常位不可,因為, 他大陸的學歷,全世界都承認,但是台灣不承認。
他是以2150分的gre拿到入學許可證的。他還說--在美國的前半年,幾乎是鴨仔聽雷。
對他來說---我還能說英文不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