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一封流傳的電子郵件內容,摘要如下:
有智慧的人會把配偶與我們不同的地方看為特點而非缺點。 它是上帝給予的祝福,來彌補我們的不足。 即或對方真的有品格上的缺失,也能成為上帝手中的工具,來幫助我們成長。 若他沒有任何讓我不愉快的地方,我又怎須恆久忍耐? 若他沒有得罪我的地方,我又何需以恩慈對待? 若他沒有任何惡行,我就不須做到「不計人的惡」; 若我的配偶很完美,可能我還無知地覺得自己是很懂得愛的人。 上帝的美意就是要我們在和一個與我們有極大差異的人相處時,去學習接納、欣賞,和感激雙方的差異; 而在看到他有軟弱或缺點時,能學習捨己、饒恕、忍耐、恩慈和寬容。 婚姻中若有任何衝突或不愉快,原因不是差異太大, 而是因為我們的自我中心,要求別人順著我們的意思。 衝突提醒我,是我需要改變與成長; 我們不是要去換一個沒有差異或處處順著我的人, 而是學習欣賞差異,改變自己成為更成熟、更懂得付出愛的人。
接納差異是真愛。 我常會弄丟東西,而先生卻很會找東西。 有一次,我找不到家的鑰匙,而丈夫正好出差到國外, 更離譜的是我竟然斷定它是被住家附近的工人偷走了, 所以打了長途電話給丈夫, 他還一再地要我確定是否真的沒有掉在家的某個角落。 我很肯定地說:「絕對是放在腳踏車的籃子被偷走的!」 經過討論之後,只好決定更換所有大門的把鎖, 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換了當時最貴的一種,花了將近四千塊錢。 丈夫出差回來後,不死心地在家尋找那串鑰匙,他伸手進入我那有好幾個口袋的皮包中,左摸右掏, 接著我吃驚地聽到一串鑰匙的叮噹聲,那遺失的鑰匙竟然一直都在我的皮包!我實在羞愧地無言以對,立刻低下頭想: 「你罵我吧!你要怎麼數落我,我都配合。」 但他竟笑嘻嘻地說: 「這件事一定有神的美意,我們住在這裡幾十年,舊的鎖早該換了,換的好!」 他沒有因我們的差異–他精明、我糊塗,而責備或嘲笑我。 那一天從他身上,我看到什麼是愛。 很棒吧~ ^^ 我覺得不管是不是夫妻 情人 甚至 家人 朋友 應該說的是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都要有一種 "雅量"。
感想:
德蕾莎修女說:「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