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658665
 天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我還沒決定,是否該瞧不起馬英九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對話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生死哲學
作者: 天風 日期: 2007.02.15  天氣:  心情:
春節期間我用了西藏生死書的許多內容與台大哲學系孫效智副教授的一些文章內容合併整理出下述,閱讀的人若有所感可以再深入的去讀(西藏生死書)與孫教授的文章:

西藏人說:「明天或來世何者先到,沒有人事先知道」。西藏生死書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指出:「接近死亡,可以帶來真正的覺醒和生命觀的改變」。

「接近死亡」指的不是「人人必死」那種被動而無奈的事實,而是一種主動或有所自覺的面對死亡、觀想死亡。

許多人都有如下的經驗,看著父母在加護病房垂死掙扎,群醫束手無策,而自己卻不能代受。此情此景,一方面讓人情何以堪,另一方面也使人對仍繼續過著的日常生活產生如夢似幻的感受。人生真像蒼海桑田,有什麼事物是永恆不變的呢?

有些人不願照相,因為他們明瞭,相片即使能捕捉片刻的浮光掠影,卻無法使當下真正停格,反倒凸顯每一個「現在」已經永遠不再。

不論是西方的基督宗教或東方宗教的靈修都很重視對死亡的觀想。佛陀臨終時說:「在一切足跡中,大象的足跡最為尊貴;在一切正念禪中,念死最為尊貴」耶穌也邀請人們醒寤祈禱,不要像糊塗人一樣,只顧著累積世上的財富,卻忘記上帝有可能就在今夜索回我們的靈魂。

接近死亡能帶來覺醒與生命觀的改變,這說明接近死亡的重要,也說明這功課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去作。否則,若等到人生最後關頭才覺醒,很可能愛的機會已經永遠不再,而一生的歲月也已經糊塗度過。

為什麼要「人之將死」,才「其言也善」呢?何不在日常生活中便多花心思面對生命的無常,反省死亡的必然,從而思考生命中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標與理想?

對這一點,美國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希在演講中曾指出:「作為醫師、律師或企業領袖的職責儘管重要,但你首先仍是一個人。人與人的關係—配偶、子女和朋友,是你最重要的投資。在你生命的盡頭,你不會後悔沒有通過某次考試、沒有贏得某個案子,或沒有做成某件生意。你會遺憾沒有花時間陪伴丈夫、孩子、朋友或父母」

這段話值得人深思。不過,更值得深思的是,怎樣的人才能懂得這段話並按照它的精神來身體力行?顯然,這個人必須有一種觀想「生命盡頭」的能力,這正是所謂的「接近死亡」。

所有認真生活的人都瞭解,「提的起」並不表示「放的下」;「想的通」也未必等於「看的開」。去弄清楚人生該堅持什麼理想,是一種悟道的智慧;讓自己整個人格情操由內而外地消融在這個智慧中,則需要不斷的實踐與修行。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所言,人是一種向死的存在。人本質上即是一不斷朝向「死」的「生」。撇開死亡,人無法透視生命的意義;不認真生活,人也無從參透死亡的奧秘。

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有其深刻意義,人怎麼生活,就怎麼死去;要怎麼死去,就必須先怎麼生活。希望「死而無憾」,就必須努力「生而無悔」。

佛教主張,要實現圓滿的佛性,就必須無我;執著自我,反而不可能體現此一佛性。耶穌在福音中教導人,誰把持生命不捨的,就會喪失性命;誰若願意為了愛而喪失生命的,反而要重新獲得生命。

而生活中我們可以經驗到,成長是痛苦的,沒有經過苦澀與艱辛,就不能獲得喜悅與突破。

死於自我當然是痛苦的,然而正是在這死亡之上,更深刻的生命力量才能萌芽生根。對別人痛苦感同身受的人,雖然分擔了痛苦,然而,正因為他真心與人分享生命,心裡有的不再只是自己的好處或快樂,因此能與人建立深刻的愛,這愛正是生命充滿意義與創造力的泉源。

「自私」原本是要追求自己的快樂,然而,這樣的態度卻反而使人遠離真正的快樂。

接近死亡使人真實生活,遺忘生死使生命顛倒。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整個社會遺忘生死的後果更為可怕。在這樣的社會中,教育體系不再提供真正的「生命教育」,頂多只是進行技術性的知識傳授而已。至於做人處事的道理固然也在社會教化或維護安定的功能意義下進行,然而,由於碰觸不到生命的深處,很難對人產生深度的影響。

人們接受各種各樣的教育,卻對於瞭解生命整體意義,以及與生存息息相關的主題卻茫然無知,有哪件事比這個還要諷刺與顛倒呢?當大多數人都習於今朝有酒今朝醉時,他們必定肆無忌憚地為著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掠奪地球。

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認為遺忘死亡的現代社會很弔詭地正籠罩在一種「死亡文化」(culture of death)之中。這種文化以匪夷所思的面相與規模,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動搖人類生存的基礎。死亡文化的政經結構只重視經濟效率,沒有效率的生命便被看成沒有價值的東西。

最後,了悟生死並非只是對生死的一種知識而已,它是一種生命智慧,這種智慧必須在深刻而持續的愛中才可能圓滿。人生的修行之旅須要有慈悲與愛(熱忱),而慈悲與愛則由這篇文章開頭所言:「接近死亡,可以帶來真正的覺醒和生命觀的改變」而來。
標籤:
瀏覽次數:54    人氣指數:454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我還沒決定,是否該瞧不起馬英九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對話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9-17 19:38
他, 47歲,高雄市,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