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告朔」的那篇日記裡,「月」這個天文現象很適合來計算日子。例如說,我們就可以約定第幾個月圓之時見面。當然對月圓的看法不同的人多少有點差異性,前後可以差到三天。狂熱的戀人對這月圓的認定,不用說,更是隨心境的著急更難認定。現在妳發現「告朔」的重要性了吧。
「告朔」統一了時間的認定,但是還沒有完全解決民間的需求。何時耕種、何時準備冬衣,氣候決定一切,這又更模糊了。那司觀天之職的人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氣候報告。呵呵,不能說氣象報告,氣象指短時間的。怎麼預測呢?一方面觀察萬物活動的狀態,另一方面還是盯著傍晚的天空看。
南方大火,呵呵,可不是看南方有沒有森林大火,這是在太陽下山的時候觀測南方的一顆星星,名叫「火」,又稱朱雀。大火就是目前所稱天蠍座的主星,那顆火紅的天蠍之心。夏季日落時出現在南方接近天頂的地方,當然春季在東邊的地平線,而當秋季來臨時,大火在太陽下山時已經接近地平線。詩經有首詩歌─【七月流火】就是在說這個觀測。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既不是說天氣熱得跟火燒一樣,中原地區七月已經入秋了,不像夏季持續燠熱。當然更不是說流星,也不是說森林大火。七月流火,那個流字是下降的意思,大火那個星已經下降接近地平線了。星星也像太陽、月亮一樣,每天繞天空一圈;也和月亮一樣,步伐沒有和太陽一致。而且,日落之後才看得到,日落之時,才會在所在的位置出現。七月流火表達的是:「太陽一下山,大火也快降到地平線了。」
從「七月」這兩個字,我們就可以發現,那時候已經有算月份的習慣了。從某個時間開始算,算到第七個月,大火接近地面之時,天氣就要轉涼了。至於從那天開始算一月,以後有機會在說,現在說說一個數學問題。以後來的天文觀測來說,一年有365天或366天(事實上大約364又1/4天)。一個觀測月亮的「朔望月」是29天或30天(事實上是29.53天),十二個月總共是354天(正確的說應該是大約354.36天)。12個月和一年相差了十一天左右。也就是說每三年就要多出一個月,如果循環的算下去,三年後就要變成「六月流火」,又三年變成「五月流火」,再三年變成「四月流火」。天候就兜不上月份了。
司觀天之職的天官沒有被殺頭,就表他們早就發現這個問題,而且巧妙的解決了。最先解決的方式就是配合觀察萬物。當冬雪大寒之後,大地遲遲不回春,那就"再等他一個月",那個月不算正式的月。這個怪月就是閏月的雛形。到後來二十四個節氣底定的時候,有更技巧的解決方案保持天氣和月份的一致。
這裡再簡略的說一下節氣,作為後面解說閏月的基礎。
節氣是觀測太陽所得的結果,冬至到下一個冬至正符合一年的365或366天。太陽的運行正是氣候變化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以觀測太陽所等分出來的二十四個節氣,每個個節氣,每年會有非常近似的天氣。細心一點的看,節氣的名稱大致就是天候的名稱。大寒、小寒之類的就不用多說,那「驚蟄」就是觀察生物活動而得來的名稱。二十四節氣其實是中國的陽曆。觀測太陽訂出來的曆法稱為太陰曆,觀測月亮訂出來的曆法稱為太陰曆。中國民間用的農民曆是全球唯一的太陰太陽合併使用的曆法。中國人聰明吧,可惜現在不是法定的日曆。
(呵呵,不要告訴我,中國人是外國人,要不我們台灣人絕大部分可都是姓外國姓)。
最後,中國人導出最佳的置閏方式。屬於太陽曆的24個節氣從冬至開始
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
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排在奇數位置的冬至、大寒、雨水。。。。等等稱為中氣
排在偶數位置的小寒、立春、驚蟄。。。。等等稱為節氣
基本上來說,中氣到下一個中氣之間的30或31天就是太陽陽曆的一個月份,以中氣當作一個月的起點。一個節氣到一個中氣,或一個中氣到一個節氣,大約是十五天或十六天,而一個太陰曆的月份是29或30天。我們可以發現正常的狀況一個太陰月會包括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偶而會出現只包含一個節氣沒有中氣的太陰月,或者只包含一個中氣而沒有節氣的太陰月。
中國的曆法在大陽曆和太陰曆的協調上,採取了,只包含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朔望月」設定閏月。也就是說,依照朔望月,從一算起,算到十二,再從一循環算起,當遇到任何一個只有節氣沒有中氣的月份,那個月就不算,當作前一個月的附屬月,也就是閏月。舉例來說:例如民國八十四年國曆九月廿五日至十月廿三日的那個朔望月中,只有「寒露」這個節氣,而沒有中氣,因此該月定為閏月,其前一個朔望月是八月,故該月定為閏八月。
這樣的置閏方式,氣候型態和月份名稱相差不會超過十五天,是相當優異的一種曆法。
哈哈哈,回頭突然發現,這一論一說,一發不可收拾,不知道妳有沒有被我的數學題目搞得頭昏眼花。
不管有沒有,最後把計算的結果給妳吧。
那個偶而發生的閏月,十九年會發生七次,也就是十九年置七閏。這表示,只要妳不是在洋曆2月29日生日,(注意那個「洋」字,沒有寫錯。)妳會因為閏月調整的關係,每十九年國曆的生日會和農曆生日重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