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鋸效應( See-saw effect ) 源於日本一家企業的面試。 日本一家企業招聘員工時,他們把報考的人帶到一個農場,並隨機將每兩個人分成一組,然後發給每組一把鋸子,要求他們共同將一根圓木頭鋸成兩段。在鋸圓木頭時,有的組兩個人不能相互配合,快慢不當,費了很長時間才把圓木頭鋸開;有的組兩個人很快就磨合好,能相互配合,用了很短時間就把圓木頭鋸開。結果,這家企業將“能否相互配合很快地鋸開圓木頭”作爲是否錄用的一個重要指標。 在社會分工更加精細更加需要協調的今天,一個優秀的人才要發揮作用,必須善於與他人相互配合,否則將一事無成。 人們將此稱爲「拉鋸效應」。 -----(以上轉載自網路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210838.aspx ) 無可救藥的職業病:見到錯字實在忍不住呀... 另... 1.有附上網址卻沒開放複製... 2.「一隻手」讓我想起童年的固執 晚上睡覺時,如果娘不肯「一隻手」讓我牽著,就不願意睡覺 那「一隻手」對當時極度怕黑的我有超重大的意義 (而且那「一隻手」還一定得是娘的手,不可以是爹的手、哥哥們的手) 3. in her shoes... 數次的「非不能也,不為也」...讓她徹底看清這不是一段想要的關係...因此她『放棄』 (就一個外人來看:她不過也是希望跟一個「區別標準接近的人」共度餘生;此事無關「甩」...而是『看清 + 放棄』) 「非不能也,不為也」...真的是人際關係中最可怕的「拒絕」 吊橋理論引用之檔案主人的自介裡...也清楚的寫著: 『我印象中的家,有所求,有所問,只要伸手要,就會被否決, 就會受傷。所以我不要了,也不期待了。』 人果然是會選擇性的挑看自己願意接受的觀念啊... 與其相信日記裡的引用是問題的癥結,不如多去思考自介裡那兩行字(後者才是癥結吧)。 我很想知道: 一個人冒著冷汗、戰戰兢兢的走在鋼索上(= 極度需要關懷),當 他 / 她 伸出手希冀人生旅途的另一半伸手幫 他 / 她 穩住平衡時 這個人生旅途的另一半怎忍心拒絕呢? (再怎樣理性與喜歡說理...也得先把人從吊橋上弄下來咩) 易地而處: 當自己冒著冷汗,希望人生旅途的另一半相互提攜,共度難關時 對方也來個「非不能也,不為也」的大道理 當下...自己做何感想? 數次後,又會做何決定? ----- 說明: 本篇心得採「姜太公釣魚」的態度...這樣就不會造成文字負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