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
為了擺脫盤踞在肚子上的肥肉,有人仰臥起坐做到運動傷害,肥肉卻還是紋風不動;
一項最新出爐的研究顯示,
其實,只要每天多攝取10公克「可溶性纖維」,有助於消除大肚腩。
這項發表在本期肥胖(obesity)期刊上的研究,
研究人員利用電腦斷層掃描等方式,檢視1114名受試者的內臟脂肪變化,
分析其變化與運動、飲食習慣的相關性。
結果發現,可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用量,
確實與內臟脂肪的變化相關,飲食中,多吃10公克可溶性膳食纖維,
5年內,位於腹部深處的內臟脂肪堆積就能減少3.7%。
圍繞在內臟附近的脂肪,原本是為了保護腹腔內的臟器不受傷害;
不過,當這些脂肪堆積太多,不只會堆出礙眼的「大肚腩」,
雙和醫院祝年豐醫師指出,
連帶的高血壓、脂肪肝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也可能會隨之而來。
因此,近年來醫師們不斷呼籲,
希望男生將腰圍控制在90公分以下、女性別讓腰圍超過80公分。
要控制腰圍,平常除了控制熱量攝取,祝年豐提醒,也要控制飽和脂肪的攝取量,
目前已知飽和脂肪攝取多、就容易堆積成為腹部脂肪。
想要遠離大肚腩,富含飽和脂肪的動物性蛋白質像是牛肉、豬肉等,切記不能過量。
一旦腰上已經掛上「救生圈」,
這項研究顯示,除了多運動、多攝取可溶性膳食纖維也是一個方法。
◎什麼是可溶性纖維?
膳食纖維可以大略分成兩種,
一種是民眾比較熟知像是芹菜、竹筍、高纖蔬菜等,感覺得到粗粗的纖維質,
主要是不可溶的纖維,包括纖維素、木質素等,這類纖維一般認為與腸道健康比較相關。
至於近年當紅的可溶性纖維,包括:果膠、豆膠、海藻多醣體等,
多數的可溶性膳食纖維經由位於腸道內的益生菌、轉換成短鏈脂肪。
由於陸續有研究認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可能與血脂肪代謝等相關,越來越受到關注。
◎該如何才能補充到10公克可溶性膳食纖維?
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推薦,兩顆小蘋果、一杯豌豆莢,以及半杯大花豆就夠了。
除了蘋果跟豆莢類,還有什麼食物可以吃到可溶性膳食纖維?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吳映蓉指出,燕麥、木耳、寒天、海帶芽等,也都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
1.可溶性纖維:一進入腸胃道就開始分解,而變成黏膠液體,它能吸附一些會引起高膽固醇與癌症的物質。可溶性纖維包括果膠、樹膠、藻類、多醣類,可由麥片、豆類、燕麥麩、柑橘、蘋果、蕃薯、水果中獲得,尤其是蒟蒻的可溶性纖維為不可溶性的兩倍,而未成熟的水果的果膠是不可溶性纖維,但成熟後則轉為可溶性纖維。
2.不可溶性纖維:這是指不溶解於水的纖維,它會原封不動地通過小腸,使糞便體積變大而加速通過腸道而排出體外,含有這一類不溶性纖維是以纖維素、半纖維素為主,主要存在於麩皮、不加工五穀、蔬菜、水果表皮。
可溶性纖維對人體的功能有:
1.體積大且有咀嚼感,
吃進去後可以延長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
使飢餓感較慢產生,容易有飽足感,對於減肥者有幫助。
2.在大腸中的細菌,
可以將可溶性纖維變化為短鍵脂肪酸,稱為丙酸,
被人體吸收後,會影響肝臟合成膽固醇而降低血中膽固醇。
3.膳食纖維中的果膠及植物膠有減緩醣類的吸收,進而控制血糖上升的速度、穩定血糖。
4.可與膽酸、膽鹽結合,增加糞便中膽酸、膽鹽的排泄,
以促使肝臟將膽固醇轉變為膽酸而降低血中膽固醇。
又膳食纖維在腸道會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由於這兩方面皆可使體內膽固醇減少,因此有降低膽固醇及血脂肪的效果。
5.可溶性纖維能降低凝固血蛋白因子VII的產量,
及控制血液凝結溶解抑制分子,故能達到避免血管阻塞的效果。
不溶性纖維對人體的作用
可以增加糞便量,刺激腸壁蠕動 ,
縮短糞便留腸道的時間,
減少致癌物質的生成與腸黏膜的接觸時間,
且會吸收水分促使糞便濕軟易排泄,
有助於預防便秘、痔瘡、大腸癌的功效。
食用不溶性纖維,必須細嚼慢嚥,
這可使腦部飽食中樞有飽足感,
一方面能減輕消化腸道的負擔,
另一方面細嚼中會增加唾液、胃液、幫助消化。
目前推荐纖維素每日食用量是25公克,
多攝取五穀雜糧、蔬果就可以達到這個推荐量。
想增加攝取膳食纖維者,應採取漸進方式,
讓腸胃慢慢適應才不會引起脹氣或腹瀉。
但膳食纖維具有對腸離子交換的能力,
會影響食物中礦物質的吸收,如鋅、鎂、鈣、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