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喜好神通感應,聽到他人說某個地方有神通顯現,就不分正邪地去祈求,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神通是修止觀所成就的,我們修行也不離止觀,例如:念佛,有念佛止觀,把心靠在念佛上,只有這一句佛號,把心定在那裡,就是「止」;能念佛的心,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觀」。走路也是如此,人在哪裡,心在哪裡,這個就是「止」;看清楚前面有沒有石頭?地面是高、是低?這就是「觀」。聽佛法也是止觀,聽法的當下,只有能聽的這念心,不打妄想,就是「止」。有止,還要有觀,要有觀慧。對於所聽的道理都能了了分明、清清楚楚,這就是「觀慧」。這念心於行、住、坐、臥中都要清楚明白,自然就有定、有慧,所以止觀離不開我們的日常生活。 聽到師父說「本無動搖」,這個心立刻安住不動。聽師父講「無住生心」,馬上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不想東西南北,這就是「止」。不但要止,而且能聽的這念心要清清楚楚,這個就是「生心」。人人都能開悟,但要真正做到「悟後起修」就不簡單,例如,在聽法時心清楚明白,好像知道了什麼是「本自具足」,但一離開講堂,心又不清楚了。所以保養這念心,需要時間、因緣,自己要能處處作主。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法都是從心所生,例如:信基督教的人,天天向耶穌禱告,晚上就會夢到耶穌,你說耶穌是在心內,是在心外?信仰觀音的人,見到觀音菩薩像就頂禮膜拜,晚上作夢,就會夢到觀音菩薩;拜土地公,晚上就夢到土地公;如果是拜石頭公,也可能會夢到石頭公。「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法都是由我們這念心生出來的。然而「無住生心」才是真正的根本,要契悟到不生不滅,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才能真正了生脫死,到達真正的淨土。除此之外,都是生滅心生出來的。我們做了善事,處處都是光明,將來升到天上;做壞事、造惡業,心就是黑暗,將來必然墮到地獄。現在善惡都不執著,天上也不去、地獄也不去,這個心是什麼呢?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達到不生不滅,佛法要這樣去認識。 以前,有一個過路人遇到一陣大豪雨,找不到地方躲雨,忽然看到路邊有一個碓窩,就撐著傘,跑到碓窩中間的洞裡面蹲著躲雨。那場雨就像西北雨一樣,一個鐘頭後就停了,所以過路人也就離開了。附近的村民在剛下雨時都跑去躲雨,現在雨一停,又都出來了。大家發現這麼大的雨下來,其他地方都濕透了,只有這個碓窩是乾的,心想這碓窩裡面一定有神,於是一個傳一個,消息就傳出去了。很多人來看了以後,都認定這個碓窩一定有神,於是就蓋了廟,把這個碓窩供起來拜,這一拜,還真正是靈了,有病的一求,也都好了。 過了一段時間,那個過路人又從這個地方經過,覺得奇怪:「以前路經這裡,沒有廟啊!怎麼現在修了這一座寺廟?」進去一看,裡面供的不是佛像、不是菩薩像,也不是神像,竟然供著一個碓窩在當中,於是他就問廟公:「你們怎麼拜一個碓窩?」廟公回答:「我們這個碓窩有神,很靈感的。幾年前,有一天下了一場大雨,結果只有這個碓窩裡面是乾的,所以從那以後我們就修了寺廟來供養、來拜拜,有病去求,它也會庇佑我們。」這個過路人說:「唉!你們知不知道當時那個碓窩為什麼會是乾的呢?因為我蹲在碓洞裡面躲雨,用傘撐著,所以碓窩當然是乾的嘛,哪有什麼神!」這個廟公一聽,覺得好笑,爾後再求碓窩,什麼也不靈了。為什麼起初靈,後來不靈了?因為有信心就靈。所以,法從心生,信仰這個碓窩有神,天天去拜,就有靈感。在本省,有些人認為孫悟空神通廣大,不少地方甚至建了大聖爺的廟,裡面塑孫悟空的像。其實根本沒有孫悟空,這只是作者虛構的角色。可是這一拜卻也很靈,為什麼?誠則靈,信則靈,這就是心生萬法。 這個靈感,是心生出來的,信則有,不信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一旦講破了,馬上什麼靈感都沒有了。我們這念不生不滅心,你信也有,不信也有,因為是本自具足的。只要心清淨了,時時刻刻保任,時時刻刻返照,一定能明白不生不滅的道理。所以要相信這念心是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本來清淨,一切都是現成的,不要再向外求。 假使我們修學佛法,不了解這個道理,那就是佛法當中的外道,心外求道。或者有些人相信了以後,又起了貢高我慢,以為「我」就是佛。雖然佛性是本自具足、本來清淨,可是本自具足的這個不生滅性不現前,就還是在生滅當中!時時刻刻在攀緣,本自具足的清淨心就不會現前。為什麼?起貪瞋癡、生煩惱、生是非,又不清淨了。 所以要了解,雖然是自性本不動搖,我們還要按照「本不動搖」的道理去修,縱使外面事物不停地轉變,我們也不要見異思遷。要相信這念心有事有理,雖然一切是本自具足,也不妨礙修一切善法:持戒、念佛、打坐、博學多聞……斷惡修善,並且能夠歸於自性。這樣修而無修、念而無念、言而無言、行而無行,到最後歸於本心,從事到理,因理顯事,「本自具足、本來清淨、本不生滅、能生萬法」的心就很實在了。 古德說:「一乘任運,萬德莊嚴是諸佛。」什麼是一乘?就是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無動搖、本自具足。任運,就是修一切善法,不執著一切善法。一乘任運,就是真真實實地落實佛法。如此契悟佛心,如此了解佛法,如此修行,我們這一生絕對可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