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276302
 James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好吃的牛排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小白保養日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留英碩士,回台工作第一份薪水.
作者: James 日期: 2015.04.19  天氣:  心情:

留英碩士,回台工作第一份薪水...24K》不先想好這3件事,出國留學就是把百萬丟水裡


「心中仍然只有英美,依據大學排名做判斷依據,將留學和拿學位畫等號,把拿學位視位提升薪水的方法…你們這樣的思維還是30年前的水準吧?」Martin大哥雖然笑著說,但是這句嚴厲的話還是讓所有人閉上嘴。


雖然我心裡認同,但這麼直白的表達還是讓我倒抽了一口氣。


這次聚會之中,有快當完兵的年輕朋友,提到他計畫出國讀碩士,詢問我們的經驗或意見,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辯論著哪些是「名校」,哪些只是「普通」,在海外工作多年Martin大哥一直不發話,笑著看大家。


「首先,你如果覺得付幾百萬學費換到學歷,回台灣工作後就身價翻漲嗎?第二,這個全球化時代,為什麼留學只考慮英美?第三,你剛才所提到的排名,只是學術名聲排名,如果你只讀碩士,日後不待學術圈,看學術排名有什麼助益?」


Martin大哥不鳴則己,一鳴又驚人;這位年輕朋友不只驚訝,有點下不了台,怯生生地反問,「Martin大哥,你的意思是,現在不該出國留學了嗎?」接著,Martin 大哥說了一個簡短的小故事。


若鍍金已經不保證薪資,千辛萬苦值得嗎?


從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念完碩士回台的一個女孩,想在老家台南找工作,好不容易有一個機會,是一個身兼行銷、廣告、業務三職的工作,對方開價兩萬四,沒有年終、加班費,試用期半年。這個女孩差點沒有當場昏倒。和老闆喊了個兩萬八,老闆還說「這是破壞行情」。


最後,這個女孩在台北的外商公司,找到了月薪三萬八的工作,去掉租房、伙食、稍微正常的開銷,根本不太能存錢。


其實,在大部分實事求是的企業,外國學歷的「鍍金效應」是愈來愈弱了。到英美讀碩士的功能,通常學到的是基礎的研究方法,和某一個學科稍微精深的學識,除了英文能力提升之外,不見得學到企業中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務實的企業多數發現,在「留外碩士」這層薄薄的金箔之下,本質仍然是銅、是鐵,或只是壓克力。


許多人千辛萬苦出國,滿懷希望回台灣,發現也只是高不成低不就,英美學歷絕不是通天梯。留學讀碩士花上兩年青春歲月,花家人好幾百萬,如果圖的是回到台灣後提升薪資,那就自己要撥撥算盤:要多少年才把成本掙回來?


這位年輕朋友愈聽,眉頭愈緊鎖。他張望其他幾位較資深的前輩,以為大家都會感到意外,或是希望他們提出另一番言論,但是對在場多數人而言,這樣的觀察都不是新聞了––他留學的美夢一下子被丟到了冰窖,怯生生地反問,「Martin 大哥,你的意思是,現在不該出國留學了嗎?」


「應該不是這個意思,」我接下話題,免得有人的弱小心靈再被傷害。「只是,今日選擇留學地點,可以有別的思維方針。」


留學思考方針一:找尋第二個家鄉


其實,在大部分實事求是的企業,外國學歷的「鍍金效應」是愈來愈弱了。到英美讀碩士的功能,通常學到的是基礎的研究方法,和某一個學科稍微精深的學識,除了英文能力提升之外,不見得學到企業中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務實的企業多數發現,在「留外碩士」這層薄薄的金箔之下,本質仍然是銅、是鐵,或只是壓克力。


留學讀碩士花上兩年青春歲月,花家人好幾百萬,如果圖的是回到台灣後提升薪資,那就自己要撥撥算盤:要多少年才把成本掙回來?


留學讀碩士花的錢,買學歷是愈來愈不划算的,但是如果是要買另一個東西,也許就不貴了 -- 下半輩子的另一個家鄉。


台灣是個不錯的地方,但不見得適合所有人。世界的某個地方,也許它的文化、氣候、產業環境是更適合自己。困難點在於,大部分的國家,要直接移民都不容易;投資移民要身懷鉅款,專業移民要找到當地僱主,婚姻移民則要和當地人結婚。


投資移民一般人不必想了,婚姻這種事有時講緣分;但找工作這件事,只要有決心,在留學期間很可能找得到機會,尤其,台灣人的語言和書寫能力,其實在國際上價值看漲。


在我自己許多留學各地的朋友之中,我不見得羨慕當時讀大名校(哈佛、劍橋)的朋友,我比較羨慕一個在奧地利找到工作,留在當地的朋友。每當我看到她寫到當地的生活,照片中當地的美景,我就有點懊惱:當初為什麼只考慮美國?


留學思考方針二:鍛造堅強的第三外語


過去,許多去英美留學的人能有一席之地,與其說他們多聰明優秀,不如說他們是英語說得比別人順。現在,雙語已經是基本門檻,若你在留學時學好一個第三語言,才是真正的優勢。


試想,如果你是留學伊斯蘭地區,或是阿拉伯國家,學習阿拉伯文到能夠流利使用的地步,了解當地的習俗、文化、法令、產業環境、認識當地一些人和組織,再加上還可溝通的英文能力、原有的中文能力,這樣的組合,無論是在台商、美商、歐商,只要他們想和伊斯蘭地區(一個接近10億人口的群體)有業務往來,都會對你這樣的人才有興趣。


古代,文明興盛的地點,往往是交通要衝––商賈旅人、農工物產、知識訊息在哪個地方匯聚交換,那個地方就會是知識、財富、權力的所在,伊斯坦堡就是個最好例證。現在,網路、飛機、貨船,已經讓「地理要衝」的重要性降低。


今日,資訊的節點,也就是任何運作溝通的關卡,是那些能流利使用多種重要語言的人,他們是全球文化、語言、人際關係上的匯聚點。


任何多國經營的大公司,國際組織,若看到有求職者除了中英文,還可以擅長這幾個語言中的任何一種:西班牙文(拉美)、葡萄牙文(巴西)、俄文(中亞和東歐常用語言)、阿拉伯文––豈不是像撿到寶一樣?


所以,今日留學的第二項新思維是:學好一個第二外語––因為你能說他們的語言,你能服務他們,你能代言他們的需求與想法,你能利用這個群體中涵藏的知識,你因此可以有更高的價值。在這個思維下,英美之外的留學地極值得考慮。


留學思考方針三:與其力拼進名校,不如想個好名堂


出國留學碩士,除了語言之外,最有價值、最值得學的,是一個特定領域的在地知識、人際網絡––偏偏這兩件事情,沒有課程教,沒有課本與公式,極少台灣人知道如何有系統地經營。


起點是:找到一個「名堂」––一件你極有興趣的事,你日後想當事業經營一輩子的事。


假設你留學中南美,而且對服飾設計有興趣,就把握這個「名堂」,為它建一個網站、一個臉書社團,或者最少是一個網誌,然後直接開始探討當地的服飾設計的所有產業資訊:當地的設計人才、偏好的設計風格、製造與原料、在地特色商品、通路渠道生態等––同時用中文與西班牙文雙語書寫。


這有好幾個好處。首先,練習西班牙文,這不必多解釋。


第二,當你有了這個「名堂」,當地人有了認識你的動機。你可以用「將拉美設計帶入中文世界」這樣的名義去訪問當地的企業、設計師,甚至政府。你可以交到同樣愛好的朋友。


第三,當你用整個碩士階段的時間,將這個名堂經營到一個規模,許多企業會想要認識你––整個華人地區的衣飾企業、貿易組織,若想將商品賣到拉美,或是想從拉美買商品進華人地區,不找你找誰?


台灣人愛進名校,名校競爭激烈、壓力很大,讀書和寫報告都來不及;等到畢業時,除了一張成績單和一張畢業證書之外,什麼都沒能帶走。其實,如果不進名校,進一個競爭不強、壓力不大的學校,在課業之外把一個「名堂」打得發紅發熱,可以比學歷更有價值。


只追逐排名的留學,在畢業的瞬間開始貶值


老師和家長從小告訴台灣學生要追逐排名,小學追班上排名,中學搶全校排名,大學比全國排名,然後誤以為留學就要比世界排名––因為對人生大局的盲目和無知。


留學往往是人生最後一個專心為自己累積優勢的機會,而且成本高昂––這個機會只用來追求贏過別人,其實極為浪費。碩士的留學階段爭取到學歷,從得到的那一瞬間開始就在貶值,爭取到的學科成績單,更是幾乎沒有用。


走向自己最適合的生活,以及爭取到這樣生活的優勢––為這樣的目標留學,才可以說是「不負少年頭」,以及那數百萬學費。


要真正走向這個目標,就要看向全世界,不只看英美加;要看整個人生,不只看一張有戳記的紙卡。


轉貼...商業週刊    撰文者謝宇程  



標籤:
瀏覽次數:20    人氣指數:220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好吃的牛排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小白保養日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