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現在還在舉債買武器,有沒有想到埋單的其實是老百姓。現在有工作能力者的平均負債約兩百四十萬元,而且每年持續增加。以後的八年級生會更苦,負債將是現在的兩倍。我不知道他們一出社會的壓力會有多重?至少五百萬元以上的負債,光繳稅就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長期研究國家經濟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黃耀輝博士指出,政府赤字居高不下是眾所皆知的事實,還要大規模舉債買武器、搞新十大建設,美其名是為了國家的安全與經濟,卻沒有想到人民的負荷能力。「一個再漂亮的房子要是地基不穩,還硬是要往上加一堆裝潢,這種房子遲早會垮。」
黃耀輝接著舉出實際的數字表示,依據國際標準(如IMF),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種短期負債、潛藏債務列入債務計算範圍,我國的政府債務實際上絕對超過十兆;而且還有六千億軍火採購、五年五千億十大建設、至少三千億的金融重建基金等還沒計算,政府的債務目前已達十二兆以上,這表示我國財政已經超過GNP(國民總生產毛額)的一○○%。
十二兆的負債要怎麼還?當然是要從人民的口袋中拿。以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來說,平均每人要負擔五十二萬元;但實際上,這些錢是要由有工作能力的青壯年來負擔。據統計,台灣目前有五百萬青壯年人口,平均每個人要負擔二百四十萬元,也就是說現在的七年級生一畢業,還沒賺到錢就要負擔幾百萬元的債務。
不僅如此,政府的支出扣掉收入後,還以每年一兆多元的天文數字向上成長,如果情況無法改善,十年後成為社會新血輪的八年級生,一出社會就將欠下五百萬元以上的債務。以平均月薪兩萬五千元來計算,不吃不喝要二十年才還得完。
政府常說今天不做,明天會更後悔。但這種投資未來的做法,卻沒有想到幫人民的血汗錢把關;過去四年中政策不斷反覆顛倒,錢又不花在刀口上,黃耀輝說,政府的做法讓人感覺只是為了兌現選舉支票,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債留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