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去參加了Career雜誌所辦的,第一屆蘋果學院招生的複試 一百二十個人入選,到場大約七成左右 一開始還差點找不到地點遲到 還好還是在前十五分鐘趕到會場了 到了場地,才發現,大家的服裝都超正式的 果然,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活動 複試名單上,一百二十人裡,就有十名台大人 十二分之一的比例,那真的是很大的比例 比起我這個一百二十分之一的比例... 一開始,負責活動的主管在台上講些流程, 態度很有親和力。 隨著時間越來越近了,面試官也一個一個到場, 呼~緊張的感覺就出來了~ 面試分成五組,每一組的面試官不同, 其中一名面試官就是Career的董事長--翁靜玉女士 而我所分到的組別,是由Career的資訊長,鍾先生面試 一直覺得,自己的活動經驗其實算很多, 在聽大家自我介紹時才知道,那只是扮家家酒的經驗罷了~ 六人一同面試,四名大四生,二名大三生, 同組裡,有聯合企管大四,中原資工大四,雲科資管大四,師大生命科學大四,還有一個中央電機大三, 半個小時的集體面試下來,能不能入選已經不是重點了! 因為這一場面試能學到的,就比平常多上太多, 覺得過去的自己似乎是有點太自負了。 什麼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一場面試才真正的了解到。 沒有經過推甄的面試,除了工作的面試外,這算是第一次的專業面試。 資訊長的問題一下,思考的時間只有那短短的幾毫秒, 每一個人立即將馬斯洛、執行力等等名人名著的理論引用, 半個小時,比上課三個小時學到的更多! 同組中三個資訊的,只有我是大三, 資訊長問的,我沒學過,所以資訊長額外問了不一樣的題目, 問我對於Yahoo與Google的優缺點及看法, 說真的,對Google,我可說是完全的不了解,習慣性的,Yahoo成了我們很主要的使用網站, 在我的想法中,只有遇到專業的東西,我才會想到用Google, 而在我這樣的想法下,資訊長沿伸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Google的股價比Yahoo高,而且高到四百美元?」 大家一個接著一個的回應,不管是馬斯洛還是執行力,或者80/20法則與長尾理論, 不斷被其他人引用著,雖然沒有一個人的答案和資訊長的想法一致, 但卻讓我明白,我的視野還只有那麼丁點的小而已~ 面試下來,很高興能參加這一場複試, 但也覺得,我不夠能力參加這場招生, 需要學的還很多,但是真的能和我所見到的那些人一樣, 把名人名著引用的如此自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