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買在美術館旁是在享受生活。
一位在美術館路林蔭大道上散步的民眾微笑地說著。
已成為高雄市民假日主要休閒去處的美術館,每逢假日來此散步、休憩的民眾絡繹不絕,有的是全家出動,找一塊綠草如茵的小山坡,舖著地墊,就這樣享受戶外野餐的樂趣;也有的是專程來這裡喝咖啡,聽現場樂團演奏,小孩子就在廣場上溜滑板、玩樂,大人們就躺在草地上吹著南風,聆賞戶外爵士樂。位於北高雄地區的房市重鎮—美術館文化特區,是一片廣達176公頃的重劃區,區域範圍西起馬卡道路、東至中華一路、南到河西路,這塊土地面積完整,緊鄰愛河、柴山,可說是依山傍水,而在重劃區內,公園綠地就達41公頃,大片的公園綠地有美術館、生態池,休憩機能完備。
整體都市計劃 街道植栽嚴格規定
一般民眾慣稱的美術館特區,全名為「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市府的開發計劃自民國88年重劃完成,所有建築物在此動工都需經高市府都市審議委員會核可。89年起第一批建商進駐興建,短短10年,這塊原為工廠、荒地的土地,蛻變為今天的藝文區,由於自開發計劃啟動以來,便很明確地訂出「文化特區」的方向,所有的住商規格,都有嚴謹的規定。
有多嚴謹?大環境像是每棟建築物外觀造型、顏色都必須能和鄰近的山光水色有整體的協調感,不能任由建商「為所欲為」、「搞特殊」,至於小細節的建築物屋頂、停車場出入口、機車停車位,及裝卸區等都有嚴格規定。
另外,此區的28條大小道路,依不同寬度均訂定4公尺到10公尺不等的「退縮地」,像這樣強制的退縮帶在高雄地區並不常見,市府之所以這麼堅持,是希望整個文化特區蘊涵一種「非常適合人居住」的氣息。
而在植栽的部份,也嚴格限定只可種植苦楝、光臘樹、小葉欖仁、阿伯勒、印度紫檀、台灣欒樹、青剛櫟、黃連木、烏臼等9種台灣原生樹種,但這些樹種也不是任意栽種在各個街道,市府還詳列每個街道能種植哪種樹,像是沿著美術館旁的美術館路、美術東二路只可種植小葉欖仁,隔一條街的東四路卻換成苦楝,每條街道都有不同的綠意林蔭。
美術館人文薈萃 交通便利
為何一座美術館就能讓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的身價遠高於其他重劃區?崑山科技大學不動產經營系副教授鄭明安表示,高雄長期重工業的生活形態,以及「文化沙漠」的負面形象,始得高雄市民買房子時的考量順序,偏重於房價、離工作地點近,以及機能性等,反而不太重視美術館、科工館等公共建設所能創造的無價景觀和人文氣息。
美術館特定區則適時提供給市民另一種購屋選項,此處除了風景優美,特定區內現有婦幼醫院、一所技職學校,同時有國中小預定地,是在高雄地區難覓的文、教、醫三者俱有的區域。
在交通便利性方面,開車族南北向可選擇中華一路、博愛路,沿著河西路可一邊欣賞愛河美景而抵達市中心,走大順一路,接九如路就可到高雄縣;即將完工通車的捷運紅線,R13車站就在緊鄰的農16旁邊,附近的左營高鐵站,為將來和台鐵左營新站及高雄捷運R16在此交會的三鐵共構車站,未來前景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