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23147
 Raymond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在家居士如何學佛﹖(聖嚴法師)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聖嚴法師 )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人生為何(聖嚴法師著)
作者: Raymond 日期: 2010.10.11  天氣:  心情:

人生為何
【目錄】
人生的意義是盡責、負責‥‥‥‥‥‥2
人生的價值是奉獻、貢獻‥‥‥‥3
承擔貢獻的任務‥‥‥‥‥‥‥‥‥‥5
受報、還願及發願‥‥‥‥‥‥‥‥8
發願的層次‥‥‥‥‥‥‥‥‥‥‥‥12
︱ 人生為何
人生的意義是盡責、負責
很多人問我:人生的本質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價值在那裡?人生的目標是什麼?
人生的意義在於盡責任、負責任。每一個人從出生到老死的生命過程中,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做兒女、然後做父母;做學生、然後做老師;做同事、做長官、做部屬、做朋友。這些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是屬於責任的範圍。
如果沒有盡到責任,所扮演的角色就叫「不倫不類」,通常我們形容很奇怪的樣子叫不倫不類。如果從倫理的標準來看我們自己,常常會發現自己是不倫不類的,因為只要在某個角色上責任盡得不夠的話,就是不倫不類。
人生的價值是奉獻、貢獻
什麼是人生的價值?很多人認為一個人有名、有地位、有勢力、有錢,就表示他的價值相當高。然而這些到底算不算有價值?可以算是,也可以說不算。那就得看他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有多少,如果沒有貢獻,只有地位、只有錢、只有名,那麼他的價值就很有限了。
所謂奉獻、貢獻,也要從盡責任、負責任著手,並且從不同的角色來盡責、提出貢獻。
在這個世界上,與我們有直接關係的人並不多,如果要你把從有記憶開始,與自己相關的人的名字一個個寫出來,看看會有多少人?相信不會太多,恐怕很少人能夠寫出一千個與自己相關的人名吧。每人心裡想到的親友,轉來轉去就是那幾個人而已,但若論到間接有關係的,那人數就很多了。
講責任可能只要對某些事、少數特定對象負責,若講貢獻就不一樣了,無論是否扮演盡責任的角色,在任何場合,對任何對象都有貢獻的機會,無論你跟他是不是有直接關係,同樣可以有貢獻。
例如走在馬路上,看到一個陌生的小孩子要過馬路,你並沒有責任必須去帶他過馬路,可是此時就是一個貢獻的機會。也許很多人會這樣想:「那個小孩子自己過馬路,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我現在要趕路,沒有時間。」可是,如果那個小孩子突然被車撞了,而一個舉手之勞便可救人的機會就這樣白白錯失,豈不令人遺憾?
承擔貢獻的任務
所以貢獻,不一定是在自己有直接關係的範圍之內,而是可大可小、可近可遠的。大可廣被全世界,乃至對一切眾生,我們都應該承擔起奉獻、貢獻的任務來。雖然人生的意義是盡責、負責,只要把自己現在職務上的分內事做好就夠了,但這僅是盡了本分,尚不能說有什麼大貢獻。
當我在日本留學期間,先師東初老人發現臺北市有幾個寺院發生爭產爭權的糾紛,便寫了一封信給我說:「現在的佛教可憐極了,弘揚佛法的工作沒有人來做,寺廟的產權倒有人爭搶。」不僅僅是佛教徒本身在爭搶,連政府也在搶廟,說這些廟是日據時代日本人建造的寺院,屬於敵產,應該收歸政府所有。不過,我的師父仍勉勵我說:「現在大家只搶廟,而沒有想到要搶救佛法,以佛法來搶救人心,我們應該要負起搶救佛法命運的責任。」
所以說,佛教界光搶救寺廟是無大用處的,努力培養弘法的人才,對社會有了貢獻,才是根本的辦法。例如今天的佛教,對臺灣的社會已有顯著的貢獻,便表現出佛教有其存在的價值。就好像前一陣子賀伯颱風過境,農禪寺也是受災戶之一,全寺在一公尺深度的水中淹了兩天,損失很大。但我告訴法鼓山的四眾弟子:「我們雖被水淹,還是要發動全省信眾響應救災工作。」最後大家總共捐出了新臺幣三百萬元。這便是表現出法鼓山這個佛教團體,對社會具有正面的價值。
同樣的,這幾年我們法鼓山農禪寺舉辦了各式各樣的營隊,從小學生、國中生、大專生,也為中學教師、大專院校主管以及社會菁英,舉辦了各種梯次的禪修營,例如「教師禪修營」、「社會菁英禪修營」等等。
其中「大專院校主管禪修營」,參加人員包括各大專校長、院長、總務長、學務長、教務長以及系所主任。我們只想要付出,並沒有想到要回收的,所以在活動結束的時候,有學員問我:「如何回饋法鼓山?」
我說:「願你們把在禪修營中聽到的、學到的,認為是有用的一些觀念和調柔身心的方法,帶回家、帶回學校,分享給願意接受的人,這就是回饋法鼓山了。」
其中有一位教授不解的問我:「如果僅是如此,長久下來,法鼓山不就要被吃垮了嗎?法鼓山還能有錢建設嗎?」
我說:「我們越有這種付出奉獻的心,來護持我們的人就越多。」
我告訴他們:「你們來法鼓山參加禪修營,就像批發商來工廠的倉庫進貨,回去以後就可以替我們做中盤商及零售商。你們給社會的奉獻就是代替我們對社會的貢獻,也是我們的收穫;也可說就是你們對法鼓山的回饋,顯示法鼓山對今日臺灣社會的價值。」
受報、還願及發願
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還願、發願。
受報是在過去所做的,不管今生、前生、過去無量生,做了任何事,這一生之中只要因緣成熟,就要接受果報;做了好事受福報,做了壞事受苦報,一直到成佛為止都在受報,因為從無量劫以來跟眾生的關係,恩恩怨怨糾纏不清。
可是,人在受福報的時候,認為一切是理所當然的,但在受苦報的時候,心裡卻不服氣,總覺得自己這一生也沒做過什麼壞事,怎麼會有惡報臨到自己頭上。
發起法鼓山舉辦大專院校主管禪修營的現任立法委員丁守中居士,在一次結營典禮上與我們分享他的經驗,他說:「有一次我兒子到游泳池玩,正值游泳池在放水,他看見有一位同學的身體被放水的孔吸住了很痛苦,便下水搶救,結果他自己的一條腿,也被吸進去,受了重傷,差一點要截肢。我得知這個消息後,第一個念頭就想:『奇怪,我這一生都很熱心公益,是個好心人,為什麼我兒子會這樣子?』當時我心裡很不服氣,過了一陣子,忿忿不平的情緒才慢慢安定下來了,心裡又想:『這大概是因果報應吧!可能是我過去世做了什麼不好的事,害我兒子也跟著倒楣。』後來馬上又轉了一個念頭:『這個孩子命中大概就有這次災難,能夠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樣一想就不再懊惱了。」
他能這樣想心情就很平靜,而這就是「受報」的觀念,成了他心平氣和、面對災難的力量。
此外,我們出生到人間,也是來還願的。從過去到現在,不知已許了多少願。諸位在小的時候可能就許了很多願:「如果我長大了,我要⋯⋯,如果我畢業了,我要⋯⋯,如果我嫁了丈夫,我要⋯⋯,如果我做了媽媽,我一定要⋯⋯,如果我是老師的話,我會⋯⋯。」大家在一生之中,所許的願還真不少。
我年輕的時候喜歡讀書,但那時候不容易找到書,當時一位軍中的同事就說:「老兄啊!你喜歡讀書,我以後要開書店,讓你讀個夠。」
我說:「你開書店放不了幾本書的,書架上的書是有限的,為什麼不開圖書館呢?」
他說:「開書店還會有錢賺,還能維持生活啊!如果是開圖書館那我只有賠錢了,對我一點好處都沒有。」
賺不賺錢這點我倒沒想到,我只說:「我將來要辦圖書館。」
他說:「那只好你去辦了。」
我講過以後,其實根本不知道有沒有因緣實現;三、四十年過去,機會終於來了,我創辦了中華佛學研究所,便有了圖書館,藏書好幾萬冊,將來法鼓山的佛教專業圖書館更預計藏書二十萬冊,還有法鼓人文社會大學綜合圖書館。所以我許的願,已經在逐步兌現了。因此,許願是一種動力,既然許了願就要還,所以還願也是一種人生的目標。
有人在參加我們的禪修營時,我也鼓勵他們發願。例如遇到腿痛難受時要發願:「不聽到引磬聲,腿再痛也絕對不放腿。」不過發了這個願以後,多半的人還是會中途放腿換坐姿的,因為腿實在是太痛了。
有的人發過幾次願之後就不想再發了,因為覺得既然做不到的事,為什麼要發願。但是我還是鼓勵大家一次又一次的發願,慢慢的你會越來越能夠堅持,願也越來越能夠兌現,如果你只發一次願就不發了,那個願力是不夠強的。
佛教徒每天做早、晚課時都會唱誦「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許多人常常在發過願以後,就跟家人或同事嘔氣、吵架,事後心裡又覺得難過、後悔,心想才剛發願要度眾生、要斷煩惱,現在又違背誓願了。可是我都告訴他們,只要一次又一次的發願、再發願,情況就會漸漸改變,願力就會日日增長起來。
發願的層次
發願又可稱為發道心、發菩提心,從凡夫到成佛,可分為五個層次。
(一)人道
道心的「道」字,就像人生的旅程。生命的歷程與方向,叫作人生之道。人活在世界上,有自己應走的路,而且必須有近程、中程、遠程的人生目標,學習從近處著手,遠處著眼,所以上路的時候,一定是從跨出第一步開始,接下來步步踏實地往前走去。
由此可知,發道心是要從做人的立足點開始,盡到做一個人的責任,具備品格與品德。如果連做人的基本條件都不具備,不像人的行為、想法,就會有人罵這種人是「衣冠禽獸」。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一,他們真的很可憐,不知道該如何好好做人。第二,他們不能自主,受環境的誘惑、刺激、威脅,使得他們心不由己、身不由己。
法鼓山的理念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是從人的基礎開始,希望大家把自己現在所具備的身分、所扮演的角色,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來。也就是說,要發道心成佛的話,先要發願把人做好。
(二)天道
行人道僅是盡人的本分、盡人的責任;修行天道,則當貢獻自己、服務社會大眾,把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視為自己照顧、貢獻、服務的範圍。像這樣的人,有這麼大的心量,做那麼多的好事,都是聚積上生天國的功德。
但是行天道的人只想到我們這個地球的人,尚未想到他方不同的世界,也沒有想到其他的眾生,而且尚有存心追求天福的念頭。
(三)解脫道
再其次是解脫道。那是要放下四大、五蘊的身心世界,使惡業不起,煩惱不生,超越三界的生死苦海。
(四)菩薩道
行菩薩道,是人天善道加上解脫道的功德,不但能在人間廣結善緣,更是以十方三世所有一切眾生作為服務、貢獻、關懷、照顧的對象,並且為善不是為求福報。大乘佛法向來鼓勵人行菩薩道,行菩薩道,必定要從許願、發願、還願開始。
(五)佛道
最後,最高的層次是佛道,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心經》、《金剛經》等許多經典,都鼓勵我們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僅僅發成就人道、天道的心,還要發行解脫道的心,更當發菩薩心,而當菩薩心行究竟圓滿之時,就是無上佛道的完成。
(一九九六年八月十三日,講於法鼓山農禪寺教師禪修聯誼會,本文現收錄於《平安的人間》)
標籤:
瀏覽次數:17    人氣指數:217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在家居士如何學佛﹖(聖嚴法師)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聖嚴法師 )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