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通常是「先天基因問題」加上「後天環境因素」造成的。至於「後天環境因素」與「先天基因問題」孰重孰輕,從1986年Stunkard等人的研究〈Stunkard AJ et al., N Eng1 J Med, 1986〉,可一窺究竟。他們找到540位被領養的成年人,生父母代表「先天基因問題」,養父母代表「後天環境因素」,結果發現被領養的人體型與生父母相關性很高,與養父母不相關。這個結果很明顯的解答了「先天基因」的確影響肥胖較深。
傳統上認為食慾的主要中樞控制是位於下視丘中的飢餓及飽食中樞,但目前已逐漸修正這種看法。後腦的孤立徑核(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 NST)及相關部位如postrama,與前腦的特殊作用正在深入探討。由食物對腸胃道的影饗主要反應發生在後腦(即指延腦﹑腦橋和小腦),然後訊號進入神經傳遞路徑傳入下視丘,再與神經內分泌合併調控代謝反應。而周邊組織經神經途徑傳送至腦的訊號,是經由血液或腦液中不同的物質達成的。許多神經傳遞物質﹑神經調控器(neuromodulator)﹑傳遞的路途及受器等皆與食慾的中樞訊號產生與傳遞有關。此反應過程表示周邊生理或生化反應訊號,會影響攝食行為與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