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88094
 Mark Che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60507-10奇萊連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60529溪州山新溪州山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160515打鐵寮古道
作者: Mark Chen 日期: 2016.05.16  天氣:  心情:
20160515打鐵寮古道

【前言】
打鐵寮古道
原名「更興古道」。昔日這條古道入口附近曾有打鐵鋪,供給入山開採樟腦的腦丁所需的鐵器。當年的「打鐵寮」,既是打造用器之寮,也是打造兵器之所。「打鐵寮」相傳是由大溪鎮曾鎮長所命名。打鐵寮古道位於大溪三層附近,是昔日大溪與復興巴陵之間往來的聯絡道路。當年大正十五年(1926年),地方人士發動募捐,於古道沿途建造三座橋樑,分別為太平橋、濟安橋和東興橋。

打鐵寮古道與大溪其他古道一樣,都是早年環繞著大溪老鎮的交通動脈,也說明了在內陸河域的大港口時代,古道是如何扮演大溪發展的開路前鋒角色。古道材質皆以就地取材,遇山鑿石而成的石板階梯,甚有古樸雅意,而濃綠的林蔭古道就沿著溪畔而行,溪聲潺潺,風景秀麗。值得一提的是,整段路依然保留著原始林完整的風貌,沿途無論油桐花、相思樹、山杜鵑、桂竹林大手筆的花香綠意,每一小段都有不同的驚奇,而且步道甚為寬廣,行之不覺其累。

古道順著山勢開挖修築,遇山鑿石,築成石板階梯,至今沿途仍保持完整林相,充滿漫步山林的野趣,沿草嶺溪拾階攀升,穿越石厝坑,可連接白石山古道,直抵復興鄉三民村,若一路行至百吉林蔭步道的白石埤,單程大約為3小時。在進入白石山之前,由廢棄營房走向叉路,可抵日據時代建築的糯米橋─東興橋。古道在慈湖後方的福安里有一座立於民國 15年的圓形石碑,記錄先人蓽路藍縷開鑿道路的艱辛,石碑並鐫刻出資者的姓名並命名為「白石東興南贈」,據推斷應係居住在新峰里東興橋南方一帶的人士所興建。

白石山
位於桃園大溪鎮近郊,共有東西二峰,東峰標高610公尺,西峰標高625公尺,二峰相距約20分鐘路徑,頂上皆有一巨大岩塊,上有白漆書寫「白石山」三個大字,無基點,因西峰高度較高,當以西峰為主峰。山名源起於頂個一上岩塊在陽光照耀下呈白色,遠觀如青山中耀眼的寶石而取名白石山。白石山的岩稜路線每年三、四月份盛開金毛杜鵑,是時粉紅色的花朵會將山稜上粧扮的繽紛有緻。

百吉林蔭步道
位於百吉隧道後方,原本為軍事管制慈湖特區,於民國八十七年開放步道。百吉林蔭步道坡度平緩,蓊蓊林蔭繞山而行,沿途還可觀賞蝴蝶與山林,健行至最高點還可眺望山巒與大溪鎮全景,步行時間約一個小時,是適合親子一同踏青的步道。步道還可通往溪洲公園溪石亭與大艽芎古道,意猶未盡的民眾可再前往其它步道踏青。

(以下摘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236.html)
吉林蔭步道就是桃118公路,它翻過山丘, 然後從石龜坑橋附近下山,再繞至百吉隧道的南口,接回台七線,全長約3公里。

百吉林蔭步道就是昔日的「石龜坑古道」。 在百吉隧道未貫通之前,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時就已開闢了輕便車路,而成為大溪、八結兩地之間交通往來主要道路; 昭和十九年(1944年)打通了八結隧道,但當時隧道內無燈火,居民走隧道時必須高舉著火把照明以過山洞。 山洞鑿通後,石龜坑古道的輕便路便逐漸沒人走。這個隧道在民國五十七年時重建,並命名為「百吉隧道」。 現在的百吉林蔭步道雖號稱為「桃118公路」,但實際上已無兩地交通的功能,在公路約一公里處,就被欄杆阻擋, 禁止車子進入,而變為一條專供遊客步行的休閒林蔭步道。

草嶺山
位於桃園大溪慈湖附近,打鐵寮古道旁、慈湖後方之郊山,返回慈湖必經之地。海拔高度347.2公尺,三等三角點第1010號,樹林間無展望。

桃園市政府之網頁簡介:草嶺山山頂拔高347.2公尺,以形態來說,可以說是一個「盾狀火山」。所產生的火山屬玄武岩類的,由於玄武岩風化形成的土壤非常肥沃,翠綠色整齊茶樹佈滿了平緩的山坡,景緻十分優美。同時公告參觀注意事項:「草嶺山為私人產業,進入觀賞或考察不可私自破壞。」

頭寮生態步道
位於桃園縣大溪鎮頭寮,起點頭寮經國先生陵寢旁,終點為慈湖紀念雕像公園, 全長1.2公里,是桃園縣政府為強化兩蔣文化園區觀光資源,而於民國98年(2009)新完成的一條沿著草嶺溪而行的生態步道。

【行程】
0850頭寮賓館(經國紀念館)停車場集合→0900出發→0912三層派出所→0923打鐵寮古道起點停車場→0926太平橋→0927濟安橋→0954廢棄崗哨(小憩)→1011電塔、白石山/鐵塔、電塔/草嶺/三層/慈湖岔路→1019後慈湖崩塌地→1040東興橋、電塔/草嶺/三層/慈湖、上右石厝/下左三層/左直上電塔岔路→1041過木板橋→白石山40分鐘、白石山腳/石壁腳50分、樟樹區(約15分)/木橋(約30分)東興橋(約50分)→1140-1209白石山H625M(無基石)→1220-1250白石山旁岩稜午餐休息→1308-1312白石埤→1313百吉林蔭步道→1322岔路-左上石龜坑山(不取)→1336白石山岔路、百吉隧道、東興橋→1350-1351東興橋→1406返後慈湖崩塌地→1416返電塔、白石山/鐵塔、電塔/草嶺/三層/慈湖岔路→1412返廢棄崗哨(取道草嶺山方向上坡)→1511-1513草嶺山H347.2M(三等三角點第1010號基石)→1525慈湖慈湖紀念雕塑公園→1545返頭寮賓館(經國紀念館)→1620-1740大溪康莊路五段餐廳活魚五吃→2030返家。

【紀行】
此次行程是打鐵寮古道賞桐花,順訪白石山、白石埤及草嶺山,可惜桐花未開,不過古道上的人文歷史古蹟及豐富的生態令人流連忘返,加上燜熱潮濕的天氣,讓大家有如享受著免費的蒸汽浴汗流浹背,真是一舉兩得、一石二鳥……,摸蛤兼洗褲……收穫滿滿。

0850於頭寮賓館停車場(免費)集合後於0900出發,沿著台7省道往三層的方向前行,經過三層派出所後右轉進入柏油小路的農路,走到底是打鐵寮古道現今的起點的停車場(汽車50元/次、機車10元/次),再往下0923走就進入了林木蒼鬱綠意盎然的打鐵寮古道了!

走約3-4分鐘連過兩座古樸的水泥小橋,橋面鋪著石板,分別是太平橋及濟安橋,是日治時期大正15(西元1926)年由地方人士捐資所建,之後就進入林相自然優美的古道之中,許多段古道旁有著淙淙流水,更增添靈秀之氣,走在緩上坡及陡上坡古道上,艷陽高照烈日當空,密林內燜熱而潮濕,不禁汗流浹背的詩興大發,吟詩作對了起來(唉爸叫母)…。

0954到達了廢棄崗哨小憩後,沿著崗哨邊小徑往白石山、東興橋的方向前行,道旁有幾株灌木開著金黃色花,一陣陣香氣襲來,感覺香氣中隱含些微臭氣,就知道是可以製造蓑衣的植物。1011到了岔路仍取道白石山方向,1040到達白石山、東興橋的岔路,先取道今天的重頭戲前往白石山,幾個陡坡及腰遶,上了瘦狹岩稜,瘦稜上林木的遮蔭較稀疏,烈日下繼續掙扎前行,終於在1140登上展望良好山頂無基石的白石山。狹窄的岩質山頂只能輪流拍照,拍完照循原路往下,1220就在離白石山定不遠處的岩稜上午餐,還好世鴻兄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揹水上來煮茶給大家消消火氣,實在足感心耶!

餐後於1250開始往白石埤方向下山,1308下至百吉林蔭步道旁的白石埤,埤裡的綠水映著山光水色,不禁駐足拍了幾張照片留念,埤裡的水當然是灌溉儲水之用,由埤邊的警語知悉是屬於台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所管轄。之後沿著林蔭步道走了一段路,右切進入寬闊的土路,由路口算起停了三部車,最裡面的那部一對夫妻(或情侶)無奈地開著車門車窗等待著,原來前面一部車擋住了出路,讓他們束手無策的無奈的等待著,1322到達岔路-左上石龜坑山(不取),仍循著原來的土路往下切往東興橋方向前行,1336至岔路仍取東興橋的方向前行,1350終於到達了百年之齡的東興橋(糯米橋),其建造的材料以溪石為主,並以紅糖、糯米、蓖麻混合充當混凝土興建而成,橋面微弧,橋面下呈兩個圓拱形,橋墩則呈橢圓形,整體造形古樸。

1406返後慈湖崩塌地→1416返電塔、白石山/鐵塔、電塔/草嶺/三層/慈湖岔路,取道草嶺山方向,1412返廢棄崗哨後取道草嶺山方向上坡,1511幾個上坡後抵達了步道旁的草嶺山H347.2M,立有三等三角點第1010號基石,無展望,之後是濕滑的拉繩陡下坡,1525到達了慈湖慈湖紀念雕塑公園的柏油路上,取右接頭寮步道,該步道右側就是草嶺溪,沿著溪前行可至頭寮賓館,今天晴朗未下雨,溪水卻是土黃色的,想必是上游下雨或是施工所致,1545返頭寮賓館(經國紀念館)的停車場,梳洗後9位隊員分成四部車至大溪康莊路五段附近的餐廳,吃完土雞及活魚五吃後驅車返家。
標籤:
瀏覽次數:252    人氣指數:2252    累積鼓勵:1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60507-10奇萊連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60529溪州山新溪州山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