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601985
 作書蟲也作玩家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07/09/22的日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07/09/24的日記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07/09/23的日記
作者: 作書蟲也作玩家 日期: 2007.09.23  天氣:  心情:
東晉時期盛行清談與佛學,清談的灑脫與佛學的無執頗有相通之處,尤其是與老莊思想相契的《般若經》、《維摩詰經》更有助更有助於僧伽的清談。由此可知,清談與佛學密切的關係。佛學傳入中國初期,必須依附中國傳統思想才能被我國人士所接受,因此高僧多借用儒、道兩家的辭語來解釋佛學義理,從而形成「格義佛學」。就文化傳衍來說,格義為妥協的方法;就佛學本身而言,格義為方便的手段。格義佛學是印度佛學得以在中國流傳的轉接媒介、必要過程。佛學與玄學合流,般若空義與道家玄理相通,是當時思想的特色。高僧大德或者援引玄學觀點來解釋佛家空義,或者襲取般若理論,結合玄學而加以闡發,因為對般若「性空」思想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以致眾論競作,而演變為「六家七宗」之說,其中以本無宗、心無宗、即色宗三家為當時最具影響的學派,識含、幻化、緣會三家可歸結為即色一派,同為反對心無宗「心無色有」的觀點發展而成。以上各家學說都未能完全符合般若性空的本義,直到鳩摩羅什來華譯經並加闡釋後,店若空義才昭顯於世,並使中國佛學思想漸次脫離玄學色彩。
標籤:
瀏覽次數:13    人氣指數:13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07/09/22的日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07/09/24的日記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