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3,332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838254
雪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靜思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走在泥濘的道路上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失色的台海上空
作者:
雪豹
日期: 2012.06.20 天氣:
心情:
西 南 熱 旋 孕 泰 利
暴 走 一 族 飆 快 意
捕 風 捉 雲 追 谷 超
泰 利 谷 超 雙 伴 舞
♦♦當代。牧茗。氣旋兄弟♦♦
躲躲躲...。
颱風來了...。
南海附近海面上的熱帶西南氣流孕育了泰利...。
各警戒區應嚴防強風豪雨,以及土石流可能帶來的災害,
這是每每颱風或豪雨特報時,都會出現於政府公報的文章中。
颱風,是一種大自然現象,形成於熱帶性低壓帶洋面上的氣旋,
由於其急速的形成且作氣旋式旋轉,故對大自然所帶來的破壞力,
嚴重時,是不容小覷的。
所以說,於颱風其間若非必要,
請各位好友莫要出門堅守家園,做好一切防颱準備。
傻蛋本人,因職業的關係...,也就是不得不出門一族,
只好外出時謹慎加小心,呵呵~~。
今次想轉載一篇有關颱風氣象知識的報告文獻與每位好友分享,
傻蛋本人覺得還不錯,既然是好的當然要與好友分享,其文獻如下...。
颱風災害(中央氣象局 陳正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颱風(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和副熱帶許多沿海國家和地區的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
(一)颱風現象 熱帶氣旋是發生於熱帶洋面上急速地作氣旋式旋轉的暖心結構。按其產生風力的不同,在世界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稱呼。臺灣是以其近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速為 準,劃分為四級:熱帶性低氣壓(近中心最大風速小於17.2m/s)、輕度颱風(近中心最大風速17.2~32.6m/s)、中度颱風(近中心最大風速 32.7~50.9m/s)、強烈颱風(近中心最大風速51.0m/s以上);習慣上是將輕度颱風以上的熱帶氣旋統稱為颱風。颱風的尺度範圍是比較寬的,一般的直徑有幾百公里;最大的可達2,000公里,最小的為100~200公里。颱風的垂直伸展一般可達對流層頂,少數可達平流層底部。颱風的垂直尺度與水平尺度之比約為1:50,因此颱風是一個扁平的氣旋式渦旋。颱風在水平方向上可分為三大部分:螺旋雲(雨)帶、雲牆區、颱風眼。颱風眼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或呈不規則形狀。在眼區之中心,氣壓最低。眼區的平均直 徑為45公里,颱風眼區為下沉氣流,通常是雲淡風輕的好天氣。在颱風眼的外面是一個圓環狀的雲區,叫雲牆區或渦旋區。它由一些高大的對流雲組成,其高度一 般為15公里以上,寬度約20~30公里。雲牆區及其附近區域是產生風、雨以及破壞力最大的地方,若干條螺旋雲帶從外圍一直向內旋向雲牆區。螺旋雲帶上有 旺盛的對流運動,它所經過的地方降落陣雨。在垂直方向,颱風可分為三層。從地面到3公里高度為流入層,3~7.6公里是中層,從7.6公里到颱風頂是流出層。在流入層,風向有明顯的徑向(向 心)分量,四周空氣以螺旋式向中心輻合,把大量水汽自颱風外圍輸入颱風內部。流入現象到達雲牆區停止,而後氣流作螺旋輻合上升。在中層,基本上沒有徑向風 速,主要是圍繞中心運動,風向主要為切向風。從低層輻合的暖溼氣流,通過中層到達流出層時便向外擴散,即以反氣旋方式向外輻散。流出的空氣一部分與四周空 氣混合後下沉到底層,一部分在眼區下沉,組成了颱風的垂直環流區。颱風氣溫愈向中心愈高,這種暖心結構是颱風的基本特徵。颱風氣壓沿通過中心的軸線呈漏斗狀分布。在其外邊氣壓慢慢下降,當接近颱風中心時急速下降,在眼區達最低值。在中心地區,水平氣壓梯度很大,一般可達每公里0.5~100百帕(hPa/km)。從颱風外圍向中心,風力增大,但眼區風力反而很弱。一般,一個發展得比較完全的颱風,離中心500~600公里處風力可達6級左右;離中心200~300公里處風力可達8級;離中心100~200公里處風力為10級以上。 在颱風外圍有間歇性小陣雨,越接近中心,雨勢越大。颱風眼周圍是出現大豪雨的地帶。在臺灣登陸的颱風,24小時內降300毫米以上的豪雨是常見的,有些颱風甚至可達500~600毫米,因而造成大水災。颱風的平均生命期為8~9天,有些甚至長達一個月之久。它的生命大部分在海洋上度過,若登陸或移到溫帶,則是它生命的消滅階段。因為登陸後,暖溼空氣 的來源斷絕,同時,低層摩擦力很大,造成颱風減弱;移到溫帶,由於中緯度冷空氣入侵,破壞了颱風的暖心結構,使之變成溫帶氣旋。 颱風有再生性,即颱風登陸時減弱,但轉向出海時能再次加強。
(二)颱風發生的內在物理條件 颱風的生成,需要下列四種物理條件:1、高溫、高溼、不穩定的大氣:熱帶海洋上,低層大氣的溫度和溼度,主要決定於海水溫度。海溫越高則低層氣溫越高、溼度越大、大氣層越不穩定。颱風只 能形成於溫度高於26~27℃的暖洋面上。一般而言,全球熱帶洋面上,常年都能滿足這一條件;只有赤道以南的東南太平洋海域,全年海溫低於26.5℃,這 正是該海域無颱風生成的主要原因。西北太平洋上夏季海溫特別高,這是該區域颱風活動最為頻繁的主要原因。2、對流層垂直風切小:對流層風速垂直切變的大小,決定初始熱帶擾動中對流凝結釋放的潛熱能否集中在一個有限的空間範圍之內。若對流層風速垂直切變 小,即通風條件不良,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潛熱始終在加熱一個有限範圍內的同一氣柱,使之很快增暖而形成一個暖心結構,初始擾動迅速發展而成為一個颱 風。反之,若對流層風速垂直切變大,即通風良好,潛熱將被輸送出初始擾動區的上空,不能形成暖中心。在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東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與 南印度洋的熱帶洋面上,對流層風速垂直切變一般較小,較有利颱風的生成;相反,在西南大西洋和中太平洋的熱帶洋面上,其對流層風速垂直切變則相當大,於是 較不利颱風的形成。3、初始熱帶低壓擾動:颱風都是從一個原先存在的熱帶低壓擾動發展、加強而成的。據氣象科學家的統計分析,西北太平洋海域(包括南海)的颱風都源自於 間熱帶輻合區(ITCZ)中的擾動、東風波、高空冷心低壓或斜壓性擾動。其中間熱帶輻合區(ITCZ)中的擾動約占80%以上。4、地轉參數的作用:地球自轉作用有利於氣旋式渦旋的生成。因此,颱風都在距赤道5°緯距以外的熱帶洋面上生成。在赤道附近(3°N~3°S)從未有颱風生成,因為這裡不利於渦旋的發展。
(三)颱風的分布 颱風是熱帶洋面上的「特產」。它經常發生在5°N~25°N和5°S~25°S左右的熱帶洋面上,如西北太平洋菲律賓群島以東、南海以及日本以南的海 面上;美洲的墨西哥灣和西印度群島一帶;北印度洋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一帶;東太平洋的中美洲西岸海面;南印度洋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附近;澳洲的東岸和 西北岸海面。全球每年發生颱風約80餘個,其中半數以上發生在北太平洋(北太平洋又以西北太平洋颱風發生次數最多),北半球約占總數的76%,南半球約占 24%,東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則沒有颱風生成。影響臺灣的颱風,大多數發生在西北太平洋。這裡的颱風占全球颱風的33%,其源地有:菲律賓以東海域、加羅林群島附近海面和南海。以加羅林群島為最多,菲律賓以東海域次之,南海較少。北半球的颱風主要發生在七月至十月,南半球的颱風主要發生在十二月到翌年三月,其它季節明顯減少。北半球的颱風以八月最多,二月最少。颱風形成以後,具有一定的移動路徑。以西北太平洋颱風為例:在冬春季(十一月至翌年五月),颱風主要在130°E以東的海面上轉向北上,在16°N以 南往西進入南海中南部或登陸越南南部,還有少數在120°E~125°E的近海轉向北上,少數颱風也可能在五月和十一月登陸廣東;在過渡季節的六月和十 月,颱風主要在125°E以東海面上轉向北上,西行路徑較北,15°N~20°N之間,少數可登陸廣東、臺灣,福建、浙江。在七月至九月的盛夏颱風季 節,路徑更往北、往西偏移,從而造成臺灣及中國大陸從廣西到遼寧的沿海省份在此季節都有可能遭受颱風的侵襲。由於上述颱風源地的分布和登陸特性,在全世界形成受颱風侵襲的三個主要區域:孟加拉灣北部及沿海地區;臺灣、中國東南沿海、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加勒比海地區和美國東海岸。其中以孟加拉灣北部及沿海地區受颱風侵襲最為頻繁和嚴重。
(四)颱風的危害 颱風給廣大地區帶來充足的雨水,成為與人類生活和生產關係的降雨系統。但是,颱風也總是帶來各種破壞。颱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豪雨和暴潮三個因素引起。颱風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庫,其風速都在17m/s以上,甚至在60m/s以上。在如此強大風力的作用下,海上船隻很容易被吞沒而沉入海底;陸上建築物也會橫遭摧毀,因而引起人員傷亡;農作物可以被一掃而光。 颱風是非常強的降雨系統。一次颱風登陸,雨量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250毫米的大豪雨,甚至可達500~800毫米。一場颱風侵襲期間,各地的 豪雨紀錄:1952年3月馬達加斯加的留尼旺島,三天的降雨量為3,240毫米;1967年10月解拉颱風侵臺時,宜蘭冬山河新寮雨量站三天的降雨量為 2,749毫米;1985年中國河南省三天的降雨量為1,631毫米;1976年9月日本三天的降雨量為1,114毫米。另臺灣颱風豪雨的紀錄:民國八十 五年賀伯颱風過境時,阿里山氣象站二十四小時累積雨量高達1,748毫米,創下臺灣過去的雨量紀錄(民國五十六年解拉颱風侵臺時,宜蘭冬山河新寮雨量站為 1,672毫米),接近世界紀錄(1952年三月,馬達加斯加的留尼旺島二十四小時累積雨量為1,870毫米)。颱風豪雨總是引起洪澇災害。事實上,大多 數的洪澇災害均由颱風豪雨引起的。所謂暴潮,就是當颱風移向陸地時,由於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水位猛漲,海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強烈颱風的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公尺,造成嚴重的海水倒灌進而引發洪水氾濫。1970年11月,孟加拉灣發生強烈颱風,它猛烈襲擊了恆河三角洲,使孟加拉灣海岸地區遭受慘重損失。上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在短短的幾小時內變成一片汪洋,許多村莊被夷為平地,30萬人喪生於洪水之中,還有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在歷史上,颱風曾屢屢給人類帶來重大損失。據統計,在1737~1977年的240年中,全世界發生死亡5,000人以上的颱風災害有25次;自18 世紀以來,發生死亡10萬人以上的颱風災害有8次,其中死亡人數超過30萬的出現過4次。在前述25次大颱風災害中,孟加拉灣海岸地區占17次,西半球只 占3次。在近幾十年中,全世界每年發生颱風80餘個,經濟損失達60億~70億美元。
http://vlog.xuite.net/play/YzdTMThzLTUwMjY3MzAuZmx2
標籤:
瀏覽次數:
307
人氣指數:
6107
累積鼓勵:
2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5
1
5
靜思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走在泥濘的道路上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6-20 19:55
她, 58歲,嘉義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