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64921
 ~楓葉~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一個女人的故事2.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輩子與三小時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一個女人的故事3.
作者: ~楓葉~ 日期: 2004.05.11  天氣:  心情:

  民國43年,父母結婚當天即提著行李北上到台北板橋租屋處,開始小家庭的生活。所謂小家庭即一個房間,其他客廳及廚房是公用,廁所需到隔壁房東家。


  第二年哥哥出生,45年我的出生,47年父親需入伍服兵役,雖年已29,卻是祖母寵愛幼子,年年辦緩征的最後結果。兩年中我不知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如何渡過,但經歷過的八七水災(48年)卻是母親口中念念不忘的事。(記得那晚,整夜雨癒下癒大不敢闔眼,第一次聽到裡長沿著巷弄大聲告知,因地勢較低有淹水之慮,請大家小心。第二次告知需遷移到附近的縣議會避難,這時水已進入家中,聽到左鄰右舍出門避難的聲音,也聽到一家大小爭吵著,要帶棉被、衣服、米、烘爐、木炭等的聲音。但母親想到兩個幼子怎麼帶,只好把椅條搬上床兩張合並,三母子坐在椅條上以免淹到水,卻被淚水淹沒。周遭沈靜了,但雨仍未停,不知過了多久,父親的同事因在縣議會看不到我們,再回頭尋找,接出一家婦孺。)而在我的記憶裡,只有在一大空間裡,很多人同住,席地而眠,煮飯的時間,各自的烘爐都在冒煙,而我只能不停地咳嗽和哭。


  父親退役後,民國49年母親生了一對龍鳳胎,但母親因一場大病身體大不如前,50年又逢小偷光顧,我的家成了政府的低收入戶,可到教堂領面粉及糖果,鄰居們會另眼看待,但母親做的饅頭及煎餅(教堂的面粉做的)卻是廣結善緣的好東西。待母親的身體康復後開始到工廠工作,照顧弟妹是我和哥的責任,母親出門前會把牛奶泡好,用棉被保溫,要我們注意10點給弟妹們喝,喝完奶換尿布,在把尿布拿到門前的水溝洗幹淨。母親在水溝旁及後門邊架一支竹竿,剛好是我的高度,把尿布洗幹淨,晾得平整,來往鄰居的夸獎,令我沾沾自喜。


  直到哥哥上小學,母親才離職,改拿手工回家做,曾做過塑膠花、縫雨傘等多種工作。印象最深刻的是打圖釘,一手拿片一手拿釘放在模型上,用榔頭一敲,即是一顆圖釘。這個手工做很久,記得我放學後母親起身煮飯,我就接手做到吃飯。


  童年的生活很困苦,但父母沒有讓我們餓著、凍著,現在回想起來,讓我非常感恩,卻也在我心中種下了錢很重要的種子。小學五年級暑假即到工廠打工,工廠的小姐們(約17、18歲)大多沒上過學,穿著漂亮的衣服,午飯後,水果及零食是我沒見過的,領薪水時,厚厚一疊的百元鈔真令人羨慕。心想,我若從這時開始賺錢,那家中的弟妹(54年又增一小妹)也能吃到這些平時不易吃到的東西,又能幫助生活,平常為生活費不足而爭吵的父母應該也可改善。同年哥考上初中,學費1100元,父親每晚算著還差多少,看在眼裡,更讓我下定決心不繼續升學。國小畢業後雖是國中第一屆,免聯考,學費亦少很多,但仍不願升學,從此投入社會,除了賺錢還是賺錢。


  在一般工廠裡,深感同工不同酬之不平等,即使工作能力再好,因年紀及年資的關系,賺的錢不均等,跳槽了多種行業後,轉到成衣廠論件計酬,才平衡了努力的價值。領薪水是我最期待的,交給父親規定的錢,分別給弟妹零用錢,自己所留的偶爾還能為弟妹們帶些零食及新衣服,當初的理想目標,達到了。

標籤:
瀏覽次數:26    人氣指數:626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一個女人的故事2.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輩子與三小時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