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52305
 喜歡交友,唱歌..單身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音樂播放 想念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Ali - Hurt 伤痕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死亦是生
作者: 喜歡交友,唱歌..單身 日期: 2012.11.20  天氣:  心情:
馬上按讚 加入Yahoo!奇摩新聞粉絲團.
..

日秋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作者簡介】

李清照是北宋文學家 李格非 的女兒,有極高的文學天賦和嚴格的家庭教養,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才女,詩詞俱佳,她所作的詞更是光耀千秋。濟南章丘(今山東章丘)繡江人,宋代著名女詞人。十八歲時嫁給太學生趙明誠,夫婦二人都喜歡詩詞,時相唱和,生活美滿。宋欽宗靖康二年,金兵南下,李清照避亂南方,不久丈夫病逝,隻身飄泊於江浙間,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她的詞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的作品,因為社會安定,生活閒適美滿,內容以寫閨閣之情為主,感情率真,語言凝煉。後期因為經歷亡國喪夫之痛,詞風變為愴涼沉鬱,內容除了寫個人的不幸外,還從側面反映當時南渡人士辭別鄉土、國破家亡的哀愁。她善長白描,用語精煉,格調清新,寫景抒情,真切感人,屬於婉約一派。著有《漱玉詞》。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北宋末期的公元1084年出生于山東章丘,公元1155年逝世,终年七十二歲。在中國古代文史上,李清照可以說是最為光彩的女性。她的存世作品­雖然只有七十多篇,但却取跡。那麼­,李清照究竟是如何練就自己的生花妙筆的?究竟哪一个是她的真性情呢?而她那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又是怎么回事?
要走近和了解李清照,我们就要從李清照的少女时代說起。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般的女孩子应该过着一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字闺中,专攻女工的生活。因此,在那样一个女­性备受压制的社会里,李清照的出现绝对是一个精彩的意外。正因为如此,说明李清照才华横溢的文学修养,必定与她少女时代与众不同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那么,李清照的父母会­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对李清照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李清照的一生經歷坎坷。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趙明誠(字德甫)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酷愛書畫、碑文和各種古器,收藏豐富,感情深厚。不意禍生頃刻,金兵摧枯拉朽地打垮了北宋。夫婦兩人倉皇南逃,只得在所有的收藏中挑選了15車精品攜帶,其餘的古玩字畫都藏在青州舊居里,尚堆滿了15間房屋,被金兵一把火燒光。不久,她的丈夫趙明誠病逝,李清照也被人誣陷向金寇獻寶,15車精品被迫上繳官府。在這個大動亂的年代里,李清照歷經了亡國、破家、喪夫等種種劫難。

然而這種種劫難卻促使她強烈地希望光復中原。因此李清照晚年作品的主題往往是懷念故國、追憶往事、恨朝廷之無能,寄希望于光復河山。也許正是這種愛國情懷加上清照的文筆,成就了文學史上一篇篇熠熠生輝的明珠。

本人筆拙,清照的詞不敢妄加賞析,僅在此介紹她的一首短詩《夏日絕句》

【全詩串講】

活在世上應當是人間豪杰,
就是死了也要作鬼中英雄,
至今還在思念楚霸王項羽,
那種寧可戰死也不願逃到江東的豪邁氣魄。

【言外之意】

李清照的一生正值金兵入侵,中原人民國破家亡的大動亂時代。廣大的人民和岳飛等將領都堅決要求抵抗,而南宋的高宗皇帝等極少數人卻只願偏安江南。李清照用這首詩表達了她對那些逃到江東,只願偏安,而向金寇屈膝乞降者的鄙視。
”李清照全集”49首詞……(
寂寞深閨,
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

幾點催花雨。


點絳唇
蹴罷鞦韆,

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

薄汗輕衣透。




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

夾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覺微寒,

梅花鬢上殘。

靖康二年,徽欽二帝被擄北上,李清照夫婿趙明誠奔母喪於金陵。不久,青州被金兵攻陷,高宗南渡後第二年,趙明誠起知江寧,後改知湖州,駐家池陽,受暑發瘧,病勢甚劇。是年八月,李清照連夜趕到,趙明誠病已不起,卒年四十九歲。李清照時年四十七歲。

趙明誠死後,李清照深受打擊,一為「玉壺事件」幾乎下獄,二因才鋒過露,不平時政而招受不滿,遭人誣陷改嫁軍官張汝舟,毀譽失節。連番打擊之下,寫下「聲聲慢」一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尋西覓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境(空房內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環境又引起內心的感傷,於是淒涼、慘痛、悲戚之情一齊湧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特別是秋季驟熱或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將息了。飲進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禦晚上的冷風寒意。望天空,但見一行行雁字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明誠的詞中,曾設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一說,有什麼可採摘的)啊!整天守著窗子邊,孤孤單單的,怎麼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雨,一點點,一滴滴灑落在梧桐葉上,發出令人心碎的聲音。這種種況味,一個“愁”字怎麼能說盡!

此調原名《勝勝慢》,後蔣捷用此調詠秋聲, 全詞都以「聲」字押韻, 因改稱《聲聲慢》。上下闋,九十九字,有平韻、仄韻兩體。這首〈聲聲慢〉詞滿紙嗚咽,愁情重疊。詞的起調用了十四個疊字連貫而下,如珠走玉盤,琴發哀聲。國破夫亡,金兵南侵浙東,女詞人孑然一身,飄泊東南。離鄉背井之苦,少依無靠之悲,一時湧集於心,令人難以釋懷。她渴望尋覓已失去的美好生活,以取得精神上的安慰,而四周一片冷冷清清,使其心境更陷入悽慘悲戚的深淵中。這裡有動作,有感覺,有心境,聲情急促,一氣貫注。詞人經受了多年來悲傷的折磨,體力日衰,對天氣變化十分敏感。「乍暖還寒」,寫出天氣特點;「最難將息」不言哀愁而哀愁自見。他本想借酒取暖、澆愁,無奈酒淡不敵風寒,更觸發了無限傷感。雁過而覺「舊相識」,是因為他們曾從淪陷了的中原家鄉來,這時正往那裡去,所以睹物生情,原以難平靜的心緒又蕩起了層層波瀾。真是新愁未消,舊恨復起。



過片從抬頭見雁轉為低頭看菊,仍緊緊圍繞一個「愁」字展開。黃花堆積滿地,無人摘取,也無人憐惜,其況正與己相似。對景傷情,詞人久坐窗前,不知怎樣度過這即將來臨的淒涼夜間。偏偏又下起了小雨,那點點滴滴的細雨落在梧桐樹上淅淅作響,像是在彈奏一曲哀惋淒清的樂曲,又像是如泣如訴的哀嘆。這一切使她百感交集,愁苦難禁,於是千愁百哀迸為一句,直述這種感覺絕非一個「愁」字所能概括。這結拍兩句,正是其情也苦,其詞也哀。

在語音上,這首詞適應〈聲聲慢〉調「拖音裊娜,不欲輒盡」的聲腔..





鄧麗君 ~~ 但願人長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xcxCv06tXk
標籤:
瀏覽次數:64    人氣指數:64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音樂播放 想念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Ali - Hurt 伤痕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