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梵文:निदान Nidāna)也稱十二緣起支,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1]。
簡述
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達到究竟解脫。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個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1. 無明緣行。2. 行緣識。3. 識緣名色。4. 名色緣六處。5. 六處緣觸。6. 觸緣受。7. 受緣愛。8. 愛緣取。9. 取緣有。10. 有緣生。11. 生緣老死。在解說緣起法時亦可結合上《大緣經》的「名色緣識」。
部派佛教闡述
南傳上座部
南傳上座部佛教源出於斯里蘭卡傳分別說部傳統,下面簡述引自達摩難陀長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
- 緣於「無明」[2](貪、嗔、癡等煩惱)而產生「行」[3][4](造作諸業)。
- 緣於「行」(造作諸業)而產生「識」[5](業識)。
- 緣於「識」(業識)而產生「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
- 緣於「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而產生「六入」( 眼、耳、鼻、舌、身、意)。
- 緣於「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而產生「觸」[6](外境接觸)。
- 緣於「觸」(外境接觸)而產生「受」[7](苦、樂的感受)。
- 緣於「受」(苦、樂的感受)而產生「愛」[8](對境生愛欲)。
- 緣於「愛」(對境生愛欲)而產生「取」[9](追求造作)。
- 緣於「取」(追求造作)而產生「有」(業因完成)。
- 緣於「有」(業因完成)而產生「生」[10](在受於身)。
- 緣於「生」(在受於身)而產生「老死」[11](未來身之老死)。
說一切有部
《俱舍論》及其註釋[12]繼承了《大毘婆沙論》所確立的按三世二重因果釋義的十二因緣:
- 無明,過去世煩惱帶來的惑,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無明。
- 行,過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業或者不善業,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
- 識,其中包括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13]。
- 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無形質;色指身體,指托胎後至第五個七日,身體各部分如手腳等都已形成。
- 六入,指在名色之後,各種感覺器官和思維功能都已產生,叫做六入,即六根。(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 觸,出胎以後,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能接觸六塵,但是未有苦或樂的想法,叫作觸。(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 受,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六根能分別六塵中的好惡境界,但是未能起貪淫之心,叫作受。
- 愛,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圖享樂等境界,但是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舍受的本性是寧靜的,而這也能成為愛的目標。
- 取,從二十歲後,貪慾轉盛,到處追求五塵境,叫作取。(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 有,因為追求諸境而引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產生三有的結果,叫作有。(因果不亡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也。)
- 生,指因為現世的善惡之業,未來世還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
- 老死,指在未來世受生之後,五蘊之身,成熟後又開始敗壞,叫作老死。(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大乘佛教闡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面的幾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指的就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心沒有這十二因緣。從深層次的禪定中觀察,色即是空(空性亦名如來藏),空即是色,十二因緣也只是空相而已,因此也可以說沒有無明,也沒有老死,在這一層次上,既然它們不存在,也就無所謂去窮盡或者消滅它們了。大乘佛教將部派佛教稱為「小乘」,並劃分為修十二因緣的緣覺乘與修四聖諦的聲聞乘。
現代學術及教派闡述
原始佛教 (中道僧團)
隨佛尊者,2008年公開提出原始佛教之具體教說內涵。在其編著的《相應菩提道次第》中,依照漢譯《雜阿含經》及南傳巴利《相應部》當中古老的『因緣相應』、『食相應』、『諦相應』、『界相應』、『五陰(蘊)相應』、『六處相應』、『四念處等(道品)相應』等七事相應教的共說,重新整理十二因緣學說。與分別說部系《舍利弗阿毘曇論》及說一切有部系《發智論》的十二因緣觀點不同。另外也依漢譯《雜阿含經》及南傳巴利《相應部》相互參照,而考察出『名色』一詞的定義,為「六根六境之因緣」,不同於部派佛教依《俱舍論》或《大毘婆沙論》論說而下的定義。
參見
參考文獻
- ^ 渥德爾; 王世安. 《印度佛教史》. 商務印書館. 2000-1: 52. ISBN 9787100026826 (中文).
- ^ 《巴利大藏經·相應部》(卷12章2):「諸比庫!無知於苦,無知於苦集,無知於苦滅,無知於趣苦滅之道,諸比庫!以此謂之無明。」
- ^ 《巴利大藏經·相應部》(卷12章2):「此等有三行:身行、口行、心行是。諸比庫!以此謂之行。」
- ^ 注意:此處的「行」與五蘊的「行蘊」是有區別的:「行蘊」除了此處的「行」,還包括了與果報心、唯作心、道心、果心相應的思。
- ^ 《巴利大藏經·相應部》(卷12章2):「此等有六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諸比庫!以此謂之識。」
- ^ 《巴利大藏經·相應部》(卷12章2):「諸比庫!何為觸?諸比庫!有六觸身: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是,諸比庫!以此謂之觸。」
- ^ 《巴利大藏經·相應部》(卷12章2):「諸比庫!何為受?諸比庫!此等有六受身:眼觸所生之受,耳觸所生之受,鼻觸所生之受,舌觸所生之受,身觸所生之受,意觸所生之受是,諸比庫!以此謂之受。」
- ^ 《巴利大藏經·相應部》(卷12章2):「諸比庫!何為愛?諸比庫!此等有六愛身: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諸比庫!以此謂之愛。」
- ^ 《巴利大藏經·相應部》(卷12章2):「諸比庫!何為取?諸比庫!此等有四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諸比庫!以此謂之取。」
- ^ 《巴利大藏經·相應部》(卷12章2):「諸比庫!何為生?於各種眾生之類,各種眾生之出生、出產、降生、誕生、諸蘊之顯現,諸處之獲得,諸比庫!以此謂之生。」
- ^ 《巴利大藏經·相應部》(卷12章2):「諸比庫!何為老死?於各種眾生之類,各種眾生之老衰、衰耄、朽敗、白發、皺皮、壽命之頹敗、諸根之耄熟,以此謂之老。於各種眾生之部類,各種眾生之歿、滅、破壞、死、破滅、諸蘊之破壞,遺骸之放棄,此謂之死。如是此老與死,諸比庫!以此謂之老死。」
- ^ 《俱舍論記》、《俱舍論疏》。
- ^ 《緣起經》:「云何為識,謂六識身,一者眼識,二者耳識,三者鼻識,四者舌識,五者身識、六者意識。是名為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