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8,004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3502145
重新再出發ᠪᠠᠶᠠ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36計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非裔男子一夜情以為撿到寶 差點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36計
作者:
重新再出發ᠪᠠᠶᠠᠨ
日期: 2012.07.31 天氣:
心情:
一計 瞞天過海
【計名探源】 事見《永樂大典•薛仁貴征遼事略》。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御駕親征,領三十 萬大軍以寧東土。一日,浩蕩大軍東進來到大海邊上,帝見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 茫無窮,即向眾總管問及過海之計,四下面面相覷。忽傳一個近居海上的豪民請求 見駕,並聲稱三十萬過海軍糧此家業已獨備。帝大喜,就便率百官隨這豪民老人來 至海邊。只見萬戶皆用一彩幕遮圍,十分嚴密。豪民老人東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內 更是繡幔錦彩,茵褥鋪地。百官進酒,宴飲樂甚。不久,風聲四起,波響如雷,杯 盞傾側,人身動搖,良久不止。太宗警驚,忙令近臣揭開彩幕察看,不看則己,一 看愕然,滿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橫無際涯,哪里是什麼在豪民家裏作客,大軍竟然已 航行于大海之上了!原來這豪民老人是新招壯士薛仁貴扮成,這“瞞天過海”計策 就是他設計策劃的。 “瞞天過海”用在兵法上,實屬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用來作戰役偽裝, 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戰鬥效果。
第二計 圍魏救趙
【計名探源】 事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西元前 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 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 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報,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強佔了。魏將龐 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即解舊恨又 一舉雙得。魏王從之,欣欣然似霸業從此開始,即撥五百戰車以龐涓為將,直奔趙 國,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于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 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將,並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兵出發。這孫臏曾 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 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並在他 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 到齊國。這是一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且說田忌與孫臏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 時,田忌想直逼趙回邯鄲,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爭鬥, 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 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 自解。我們再于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依計而行。雖然,魏軍離開邯 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于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 部,退回大樑。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本 事。又後十三年,齊魏之軍再度相交于戰場,龐涓複又陷於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第三計 借刀殺人
[計名探源] 借刀殺人,是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謀略。當敵方動向已明, 就千方百計誘導態度曖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擊敵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損失。 此計是根據《周易》六十四卦中《損》卦推演而得。彖曰:“損下益上, 其通上 行。”此卦認為,“損”、“益”,不可截然劃分,二者相輔相成,充滿辯證思想。 此計謂借人之力攻擊我方之敵,我方雖不可避免有小的損失,但可穩操勝券,大大 得利。春秋末期,齊簡公派國書為大將,興兵伐魯。魯國實力不敵齊國,形勢危急。 孔子的弟子子貢分析形勢,認為唯吳國可與齊國抗衡,可借吳國兵力挫敗齊國軍隊。 於是子貢遊說齊相田常。田常當時蓄謀篡位,急欲剷除異己。子貢以“憂在外者攻 其弱,憂在內者攻其強”的道理,勸他莫讓異己在攻弱魯中輕易主動,擴大勢力, 而應攻打吳國,借強國之手剷除異己。田常心動,但因齊國已作好攻魯的部署,轉 而攻齊,怕師出無名。子貢說:“這事好辦。我馬上去勸說吳國救魯伐齊,這不是 就有了攻齊的理由了嗎?”田常高興地同意了。子貢趕到吳國,對吳王夫差說:“ 如果齊國攻下魯國,勢力強大,必將伐齊。大王不如先下手為強,聯魯攻齊,吳國 不就可抗衡強晉,成就霸業了嗎?”子貢馬不停蹄,又說服趙國,派兵隨吳伐齊, 解決了吳王的後顧之憂。子貢遊說三國,達到了預期目標,他又想到吳國戰勝齊國 之後,定會要脅魯國,魯國不能真正解危。於是他偷偷跑到晉國,向晉定公陳述利 害關係:吳國伐魯成功,必將轉而攻晉,爭霸中原。勸晉國加強備戰,以防吳國進 犯。西元關484年,吳王夫差親自掛帥,率十萬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齊國, 魯國立 即派兵助戰。齊軍中吳軍誘敵之計,陷於重圍,齊師大敗,主帥圖書及幾員大將死 于亂軍之中。齊國只得請罪求和。夫差大獲全勝之後,驕狂自傲,立即移師攻打晉 國。晉國因早有準備,擊退吳軍。子貢充分利用齊、吳、趙、晉四國的矛盾,巧妙 周旋,借吳國之“刀”,擊敗齊國;借晉國之“刀”,滅了吳國的威風。魯國損失 微小,卻能從危難中得以解脫。
第四計 以逸勞待
【計名探源】 以逸待勞,語出《孫子•軍爭篇》: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 晝夜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 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同逸)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又, 《孫子•虛實篇》:“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同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 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原意是說,凡是先到戰場而等待敵人的,就從容、主動, 後到達戰場的只能倉促應戰,一定會疲勞、被動。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 調動敵人,而決不會被敵人調動。 戰國末期,秦國少年將軍李信率二十萬軍隊攻打楚國,開始時,秦軍連克數城, 銳不可擋。不久,李信中了楚將項燕伏兵之計,丟盔棄甲,狼狽而逃,秦軍損失數 萬。後來,秦王又起用已告老還鄉的王翦。王翦率領六十萬軍隊,陳兵于楚國邊境。 楚軍立即發重兵抗敵。老將王翦毫無進攻之意,只是專心修築城池,擺出一派堅壁 固守的姿態。兩軍對壘,戰爭一觸即發。楚軍急於擊退秦軍,相持年餘。王翦在軍 中鼓勵將士養精蓄銳,吃飽喝足,休養生息。秦軍將士人人身強力壯,精力充沛, 平時操練,技藝精進,王翦心中十分高興。一年後,楚軍繃緊的弦早已鬆懈,將士 已無鬥志,認為楚軍的確防守自保,於是決定東撤。王翦見時機已到,下令追擊正 在撤退的楚軍。秦軍將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殺得楚軍潰不成軍。秦軍乘勝追擊, 勢不可擋。西元前223年,秦滅楚。 此計強調:讓敵方處於困難局面,不一定只用進攻之法。關鍵在於掌握主動權, 待機而動,以不變應萬變,以靜對動,積極調動敵人,創造戰機,不讓敵人調動自 己,而要努力牽著敵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勞的“待”字理解為消極被 動的等待。
第五計 趁火打劫
【計名探源】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裏失火,一片混亂,無暇自顧的時候,去搶人家 的財物。趁人之危撈一把,這可是不道德的行為。此計用在軍事上指的是:當敵方 遇到麻煩或危難的時候,就要乘此機會進兵出擊,制服對手。《孫子肥技破吩疲? “亂而取之。”唐朝牡牧解釋孫子此句說,“敵有昏亂,可以乘而取之。”就是講 的這個道理。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相互爭霸,戰事頻仍。經過長期戰爭,越國終因不敵吳 國,只得俯首稱臣。越王勾踐被扣在吳國,失去行動自由。勾踐立志複國,十年生 聚,十年教訓,臥薪嚐膽。表面上對吳王夫差百般逢迎,終於騙得夫差的信任,被 放回越國。回國之後,勾踐依然臣服吳國,年年進獻財室,麻痹夫差。而在國內則 採取了一系列富國強民的措施。越國幾年後實力大大加強,人丁興旺,物資豐足, 人心穩定。吳王夫差卻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被勾踐的假像迷惑,不把越國放在眼裏。 他驕縱兇殘,拒絕納諫,殺了一代名將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淫 糜奢侈,大興土木,搞得民窮財盡。西元前473年,吳國顆粒難收,民怨沸騰。 越 王勾踐選中吳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諸候在黃池會盟的時機,大舉進兵吳國,吳國國內 空虛,無力還擊,很快就被越國擊破滅亡。勾踐的勝利,正是乘敵之危,就勢取勝 的典型戰例。
第六計 聲東擊西
【計名探源】 聲東擊西,是忽東忽西,即打即離,製造假像,引誘敵人作出錯誤判斷,然後 乘機殲敵的策略。為使敵方的指揮發生混亂,必須採用靈活機動的行動,本不打算 進攻甲地,卻佯裝進攻;本來決定進攻乙地,卻不顯出任何進攻的跡象。似可為而 不為,似不可為而為之,敵方就無法推知己方意圖,被假像迷惑,作出錯誤判斷。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團結西域諸國共同對抗匈奴。為了使西域諸國便 於共同對抗匈奴,必須先打通南北通道。地處大漠西緣的莎車國,煽動周邊小國, 歸附匈奴,反對漢朝。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莎車國王北向龜茲求援,龜茲王親 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班超聯合于闐等國,兵力只有二萬五千人,敵眾我寡,難以 力克,必須智取。班超遂定下聲東擊西之計,迷惑敵人。他派人在軍中散佈對班超 不滿言論,製造打不贏龜茲,有撤退的跡象。並且特別讓莎車俘虜聽得一清二楚。 這天黃昏。班超命于闐大軍向東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顯得慌亂,故意 讓俘虜趁機脫逃。俘虜逃回莎車營中,急忙報告漢軍慌忙撤退的消息。龜茲王大喜, 誤認班超懼怕自己而慌忙逃竄,想趁此機會,追殺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兩路,追 擊逃敵。他親自率一萬精兵向西追殺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籠罩大漠,撤退 僅十裏地,部隊即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追兵從班超隱蔽處飛馳而過。 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與事先約定的東路於闐人馬,迅速回師,殺向莎車。班超的部 隊如從天而降,莎車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車王驚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請降。 龜茲王氣勢洶洶,追趕一夜,未見班超部隊蹤影,又聽得莎車已被平定,人馬傷亡 慘重的報告,大勢已去,只有收拾殘部,悻悻然返回龜茲。
第七計 無中生有
【計名探源】 無中生有,這個“無”,指的是“假”,是“虛”。這個“有”,指的是“真”, 是“實”。無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虛實互變, 擾亂敵人,使敵方造成判斷失誤,行動失誤。此計可分解為三部曲:第一步,示敵 以假,讓敵人誤以為真;第二步,讓敵方識破我方之假,掉以輕心;第三步,我方 變假為真,讓敵方仍誤以為假。這樣,敵方思想已被擾亂,主動權就被我方掌握。 使用此計有兩點應予注意:第一:敵方指揮官性格多疑,過於謹慎的,此計特易奏 效。第二,要抓住敵方思想已亂迷惑不解之機,迅速變虛為實,變假為真,變無為 有,出其不意地攻擊敵方。唐朝安史之亂時,許多地方官吏紛紛投靠安祿山、史思 明。唐將張巡忠於唐室,不肯投敵。他率領二三千人的軍隊守孤城雍丘城( 今河南 杞縣)。安祿山派降將令狐潮率四萬人馬圍攻雍丘城。敵眾我寡, 張巡雖取得幾次 突擊出城襲擊的小勝,但無奈城中箭只越來越少,趕造不及。無有箭只,很難抵擋 敵軍攻城。張巡想起三國時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一計。急命軍中搜集秸草, 紮成千餘個草人,將草人披上黑衣,夜晚用繩子慢慢往城下吊。夜幕之中,令狐潮 以為張巡又要乘夜出兵偷襲,急命部隊萬箭齊發,急如驟雨。張巡輕而易舉獲敵箭 數十萬支。令狐潮天明後,知已中計,氣急敗壞,後悔不迭。第二夜晚,張巡又從 城上往下吊草人。賊眾見狀,哈哈大笑。張巡見敵人已被麻痹,就迅速吊下五百名 勇士,敵兵仍不在意。五百勇士在夜幕掩護下,迅速潛入敵營,打得令狐潮措手不 及,營中大亂。張巡乘此機會率部沖出城來,殺得令狐潮大敗而逃,損兵折將,只 得退守陳留(今開封東南)。張巡巧用無中生有之計保住了雍丘城。
第八計 暗渡陳倉
【計名探源】 暗渡陳倉,意思是採取正面佯攻,當敵軍被我牽制而集結固守時,我軍悄悄派 出一支部隊迂回到敵後,乘虛而入,進行決定性的突襲。 此計與聲東擊西計有相似之處,都有迷惑人、隱蔽進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處 是:聲東擊西,隱蔽的是攻擊點;暗渡陳倉,隱蔽的是攻擊路線。 此計是漢大將軍韓信創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古代戰爭史上的著名成 功戰例。 秦韓末年,政治腐敗,群雄並起,紛紛反秦。劉邦的部隊首先進入關中,攻進 咸陽。勢力強大的項羽進入關中後,逼迫劉邦退出關中。鴻門宴上,劉邦險些喪命。 劉邦此次脫險後,只得率部退駐漢中。為了麻痹項羽,劉邦退走時,將漢中通往關 中的棧道全部燒毀,表示不再返回關中。其實劉邦一天也沒有忘記一定要擊敗項羽, 爭奪天下。西元前206年,已逐步強大起來的劉邦,派大將軍韓信出兵東征。 出征 之前,韓信派了許多士兵去修復已被燒毀的棧道,擺出要從原路殺回的架勢。關中 守軍聞訊,密切注視修復棧道的進展情況,並派主力部隊在這條路線各個關口要塞 加緊防範,阻攔漢軍進攻。 韓信“明修棧道”的行動,果然奏效,由於吸引了敵軍注意力,把敵軍的主力 引誘到了棧道一線,韓信立即派大軍繞道到陳倉(今陝西寶雞縣東)發動突然襲擊, 一舉打敗章邯,平定三秦,為劉邦統一中原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第九計 隔岸觀火
【計名探源】 隔岸觀火,就是“坐山觀虎鬥”,“黃鶴樓上看翻船”。敵方內部分裂,矛盾 激化,相互傾軋,勢不兩立,這時切切不可操之過急,免得反而促成他們暫時聯手 對付你。正確的方法是靜止不動,讓他們互相殘殺,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東 漢末年,袁紹兵敗身亡,幾個兒子為爭奪權力互相爭鬥,曹操決定擊敗袁氏兄弟。 袁尚、袁熙兄弟投奔烏桓,曹操向烏桓進兵,擊敗烏桓,袁氏兄弟又去投奔遼東太 守公孫康。曹營諸將向曹操進言,要一鼓作氣,平服遼東,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 笑說,你等勿動,公孫康自會將二袁的頭送上門來的。於是下令班師,轉回許昌, 靜觀遼東局勢。公孫康聽說二袁來降,心有疑慮。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奪取遼東的野 心,現在二袁兵敗,如喪家之犬,無處存身,投奔遼東實為迫不得已。公孫康如收 留二袁,必有後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勢力強大的曹操。但他又考慮,如 果曹操進攻遼東,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禦曹操。當他探聽到曹操已經轉回許昌, 並無進攻遼東之意時,認為收容二袁有害無益。於是預設伏兵,召見二袁,一舉擒 拿,割下首級,派人送到曹操營中。曹操笑著對眾將說,公孫康向來俱怕袁氏吞併 他,二袁上門,必定猜疑,如果我們急於用兵,反會促成他們合力抗拒。我們退兵, 他們肯定會自相火拼。看看結果,果然不出我料。
第十計 笑裏藏刀
【計名探源】 笑裏藏刀,原意是指那種口蜜腹劍,兩面三刀,“口裏喊哥哥,手裏摸傢伙” 的作法。此計用在軍事上,是運用政治外交上的偽裝手段,欺騙麻痹對方,來掩蓋 己方的軍事行動。這是一種表面友善而暗藏殺機的謀略。 戰國時期,秦國為了對外擴張,必須奪取地勢險要的黃河崤山一帶,派公孫鞅 為大將,率兵攻打魏國。公孫鞅大軍直抵魏國吳城城下。這吳城原是魏國名將吳起 苦心經營之地,地勢險要,工事堅固,正面進攻恐難奏效。公孫鞅苦苦思索攻城之 計。他探到魏國守將是與自己曾經有過交往的公子昂,心中大喜。他馬上修書一封, 主動與公子昂套近乎,說道,雖然我們倆現在各為其主,但考慮到我們過去的交情, 還是兩國罷兵,訂立和約為好。念舊之情,溢於言表。他還建立約定時間會談議和 大事。信送出後,公孫鞅還擺出主動撤兵的姿態,命令秦軍前鋒立即撤回。公子昂 看罷來信,又見秦軍退兵,非常高興,馬上回信約定會談日期。公孫鞅見昂已鑽入 了圈套,暗地在會談之地設下埋伏。會談那天,公子昂帶了三百名隨從到達約定地 點,見公孫鞅帶的隨從更少,而且全部沒帶兵器,更加相信對方的誠意。會談氣氛 十分融洽,兩人重敘昔日友情,表達雙方交好的誠意。公孫鞅還擺宴款待公子昂。 公子昂興沖沖入席,還未坐定,忽聽一聲號令,伏兵從四面包圍過來,公子昂和三 百隨從反應不及,全部被擒。公孫鞅利用被俘的隨從,賺開吳城城門,佔領吳城。 魏國只得割讓西河一帶,向秦求和。秦國用公孫鞅笑裏藏刀計輕取崤山一帶。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計名探源】 李代桃僵,語出《樂府詩集•雞鳴篇》:“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 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本意是指兄弟要象桃李共患難一 樣相互幫助,相互友愛。此計用在軍事上,指在敵我雙方勢均力敵,或者敵優我劣 的情況下,用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的謀略。很象大家在象棋比賽中的“舍車保 帥”的戰術。 戰國後期,越國北部經常受到匈奴詹襤國及東胡、林胡等部騷擾,邊境不寧。 趙國派大將李牧鎮守北部門戶雁門。李牧上任後,日日殺牛宰羊,犒賞將士,只許 堅壁自守,不許與敵交鋒。匈奴摸不清底細,也不敢貿然進犯。李牧加緊訓練部隊, 養精蓄銳,幾年後,兵強馬壯,士氣高昂。西元前250年,李牧準備出擊匈奴。 他 派少數士兵保護邊寨百姓出去放牧。匈奴人見狀,派出小股騎兵前去劫掠,李牧的 士兵與敵騎交手,假裝敗退,丟下一些人和牧畜。匈奴人占得便宜,得勝而歸。匈 奴單于心想,李牧從來不敢出城征戰,果然是一個不堪一擊的膽小之徒。於是親率 大軍直逼雁門。李牧已料到驕兵之計已經奏效,於是嚴陣以待,兵分三路,給匈奴 單于準備了一個大口袋。匈奴軍輕敵冒進,被李牧分割幾處,逐個圍殲。單于兵敗, 落荒而逃,詹襤國滅亡。李牧用小小的損失,換得了全局的勝利。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計名探源】 順手牽羊是看准敵方在移動中出現的漏洞,抓住薄弱點,乘虛而入獲取勝利的 謀略。古人雲:“善戰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意思是要捕捉戰機,乘隙爭利。 當然,小利是否應該必得,這要考慮全局,只要不會“因小失大”,小勝的機會也 不應該放過。 西元383年前,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地區,勢力強大。前秦王苻堅坐鎮項城, 調集九十萬大軍,打算一舉殲滅東晉。他派其弟苻融為先鋒攻下壽陽,初戰告捷, 苻融判斷東晉兵力不多並且嚴重缺糧,建議苻堅迅速進攻東晉。苻堅聞訊,不等大 軍齊集,立即率精兵五萬,強渡洛澗,殺了前秦守將梁成。劉牢之乘勝追擊,重創 前秦軍。謝石率師渡過洛澗,順淮河而上,抵達淝水一線,駐紮在八公山邊,與駐 紮在壽陽的前秦軍隔岸對峙。苻堅見東晉陣勢嚴整,立即命令堅守河岸,等待後續 部隊。謝石看到敵眾我寡,只能速戰速決。於是,他決定用激將法激怒驕狂的苻堅。 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說道,我要與你決一雌雄,如果你不敢決戰,還是趁早投降為 好。如果你有膽量與我決戰,你就暫退一箭之地,讓我渡河與你比個輸贏。苻堅大 怒,決定暫退一箭之地,等東晉部隊渡到河中間,再回兵擊兵,將晉兵全殲水中。 他哪里料到此時秦軍士氣低落,撤軍令下,頓時大亂。秦軍爭先恐後,人馬衝撞, 亂成一團,怨聲四起。這時指揮已經失靈,幾次下令停止退卻,但如潮水般撤退的 人馬已成潰敗之勢。這時謝石指揮東晉兵馬,迅速渡河,乘敵人大亂,奮力追殺。 前秦先鋒苻融被東晉軍在亂軍中殺死,苻堅也中箭受傷,慌忙逃回洛陽。前秦大敗。 淝水之戰,東晉軍抓住戰機,乘虛而入,是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弱的著名戰例。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計名探源】 打草驚蛇,語出段成式《酉陽雜俎》:唐代王魯為當塗縣令,搜刮民財,貪污 受賄。有一次,縣民控告他的部下主薄貪髒。他見到狀子,十分驚駭,情不自禁地 在狀子上批了八個字:“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打草驚蛇,作為謀略,是指敵方兵力沒有暴露,行蹤詭秘,意向不明時,切切 不可輕敵冒進,應當查清敵方主力配置、運動狀況再說。 西元前627年,秦穆公發兵攻打鄭國,他打算和安插在鄭國的奸細裏應外合, 奪取鄭國都城。大夫蹇叔以為秦國離鄭國路途遙遠,興師動眾長途跋涉,鄭國肯定 會做好迎戰準備。秦穆公不聽,派孟明視等三帥率部出征。蹇叔在部隊出發時,痛 哭流涕地警告說,恐怕你們這次襲鄭不成,反會遭到晉國的埋伏,只有到崤山去給 士兵收屍了。果然不出蹇叔所料,鄭國得到了秦國襲鄭的情報,逼走了秦國安插的 奸細,作好了迎敵準備。秦軍見襲鄭不成,只得回師,但部隊長途跋涉,十分疲憊。 部隊經過賄山時,仍然不作防備。他們以為秦國曾對晉國剛死不久的晉文公有恩, 晉國不會攻打秦軍。哪里知道,晉國早在崤山險峰峽谷中埋伏了重兵。一個炎熱的 中午,秦軍發現晉軍小般部隊,孟明十分惱怒,下令追擊。追到山隘險要處,晉軍 突然不見蹤影。孟明一見此地山高路窄,草深林密,情知不妙。這裏鼓聲震天,殺 聲四起,晉軍伏兵蜂湧而上,大敗秦軍,生擒孟明視等三帥。秦軍不察敵情,輕舉 妄動,“打草驚蛇”終於遭到慘敗。當然,軍事上有時也可故意“打草驚蛇”而誘 敵暴露,從而取得戰鬥的勝利。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計名探源】 借屍還魂:原意是說已經死亡的東西,又借助某種形式得以復活。用在軍事上, 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沒有作為的勢力來達到我方目的的策略。戰爭中往往有這類情 況,對雙方都有用的勢力,往往難以駕馭,很難加以利用。而沒有什麼作為的勢力, 往往要尋求靠山。這個時候,利用和控制這部分勢力,往往可以達到取勝的目的。 秦朝實行暴政,天下百姓“欲為亂者,十室有五。”大家都有反秦的願望,但 是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也就難成大事。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被 徵發到漁陽戍陽。當這些戍卒走到大澤鄉時,連降大雨,道路被水淹沒,眼看無法 按時到達漁陽了。秦朝法律規定,凡是不能按時到達指定地點的戍卒一律處斬。陳 勝、吳廣知道,即使到達漁陽,也會誤期被殺,不如一拼,尋求一條活路。他們知 道同去的戍卒也都有這種思想,正是舉兵起義的大好時機。陳勝又想到,自己地位 低下,恐怕沒有號召力。當時有兩位名人深受人民尊敬,一個是秦始皇的大兒子扶 蘇,溫良賢明,已被阻險狠毒的秦二世暗中殺害,老百姓卻不知情;另一個是楚將 項燕,功勳卓著,愛護將士,威望極高,在秦滅六國之後不知去向。於是陳勝,公 開打出他們的旗號,以期能夠得到大家擁護。他們還利用當時人們的迷信心理,巧 妙地作了其他安排。有一天,士兵做飯時,在魚腹中發現一塊絲帛,上寫“陳勝王” (這個王字是稱王的意思),士兵大驚,暗中傳開。吳廣又趁夜深人靜之時,在曠野 荒廟中學狐狸叫,士兵們還隱隱約約地聽到空中有“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他 們以為陳勝不是一般的人,肯定是“天意”讓他來領導大家的。陳勝、吳廣見時機 已到,率領戍卒殺死朝廷派來的將尉。陳勝登高一呼,揭竿而起。他說:我們反正 活不成了,不如和他們拼個你死我活,就是死,也要死出個樣兒來。於是,陳勝自 號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佔大澤鄉,鄉下雲集回應,節節勝利,所向披靡。後來, 部下擁立陳勝為王,國號“張楚”。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計名探源】 調虎離山,此計用在軍事上,是一種調動敵人的謀略。它的核心在一“調”字。 虎,指敵方,山,指敵方佔據的有利地勢。如果敵方佔據了有利地勢,並且兵力眾 多,防範嚴密,此時,我方不可硬攻。正確的方法是設計相誘,把敵人引出堅固的 據點,或者,把敵人誘入對我軍有利的地區,這樣做才可以取勝。 東漢末年,軍閥並起,各霸一方。孫堅之子孫策,年僅十七歲,年少有為,繼 承父志,勢力逐漸強大。西元199年,孫策欲向北推進,準備奪取江北盧江郡。 盧 江郡南有長江之險,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難攻。佔據盧江的軍閥劉勳勢力強大,野 心勃勃。孫策知道,如果硬攻,取勝的機會很小。他和眾將商議,定出了一條調虎 離山的妙計。針對軍閥劉勳,極其貪財的弱點,孫策派人給劉勳送去一份厚禮,並 在信中把劉勳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說劉勳功名遠播,令人仰慕,並表示要與劉勳交 好。孫策還以弱者的身份向劉勳求救。他說,上繚經常派兵侵擾我們,我們力弱, 不能遠征,請求將軍發兵降服上繚,我們感激不盡。劉勳見孫策極力討好他,萬分 得意。上繚一帶,十分富庶,劉勳早想奪取,今見孫策軟弱無能,免去了後顧之憂, 決定發兵上繚。部將劉曄極力勸阻,劉勳哪里聽得進去?他已經被孫策的厚禮、甜 言迷惑住了。孫策時刻監視劉勳的行動,見劉勳親自率領幾萬兵馬去攻上繚,城內 空虛,心中大喜,說:“老虎已被我調出山了,我們趕快去佔據它的老窩吧!”於 是立即率領人馬,水陸並進,襲擊盧江,幾乎沒遇到頑強的抵抗,就十分順利地控 制了盧江。劉勳猛攻上繚,一直不能取勝。突然得報,孫策已取盧江,情知中計, 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計名探源】 欲擒故縱中的“擒”和“縱”,是一對矛盾,軍事上,“擒”,是目的,“縱”,是方法。古人有“窮寇莫追”說法,實際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樣去追。把敵人 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拚命反撲。不如暫時放鬆一步,使敵人喪失警惕,鬥志鬆懈,然後再伺機而動,殲滅敵人。 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軍事史上一個“欲擒故縱”的絕妙戰例。 蜀漢建立之後,定下北伐大計。當時西南夷酋長孟獲率十萬大軍侵犯蜀國。諸葛亮為了解決北伐的後顧之憂,決定親自率兵先平孟獲。蜀軍主力到達瀘水( 今金 沙江)附近,誘敵出戰,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獲被誘入伏擊圈內,兵敗被擒。 按說,擒拿敵軍主帥的目的已經達到,敵軍一時也不會有很強戰鬥力了,乘勝追擊,自可大破敵軍。但是諸葛亮考慮到孟獲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響很大,如 果讓他心悅誠服,主動請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穩定。不然的話,南方夷各個部落仍不會停止侵擾,後方難以安定。諸葛亮決定對孟獲採取“攻心”戰,斷然釋放孟獲。 孟獲表示下次定能擊敗你,諸葛亮笑而不答。孟獲回營,拖走所有船隻,據守瀘水南岸,阻止蜀軍渡河。諸葛亮乘敵不備,從敵人不設防的下流偷渡過河,並襲擊了孟獲的糧倉。孟獲暴怒,要嚴懲將士,激起將士的反抗,於是相約投降,趁孟獲不 備,將孟獲綁赴蜀營。諸葛亮見孟獲仍不服,再次釋放。以後孟獲又施了許多計策,都被諸葛亮識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釋放。最後一次,諸葛亮火燒孟獲的藤甲兵, 第七次生擒孟獲。終於感動了孟獲,他真誠地感謝諸葛亮七次不殺之恩,暫不再反。從此,蜀國西南安定,諸葛亮才得以舉兵北伐。
第十七計 抛磚引玉
【計名探源】 抛磚引玉,出自《傳燈錄》。相傳唐代詩人常建,聽說趙嘏要去遊覽蘇州的靈 岩寺。為了請趙嘏作詩,常建先在廟壁上題寫了兩句,趙嘏見到後,立即提筆續寫 了兩句,而且比前兩句寫得好。後來文人稱常建的這種作法為“抛磚引玉”。此計 用於軍事,是指用相類似的事物去迷惑、誘騙敵人,使其懵懂上當,中我圈套,然 後乘機擊敗敵人的計謀。“磚”和“玉”,是一種形象的比喻。“磚”,指的是小 利,是誘餌;“玉”,指的是作戰的目的,即大的勝利。“引玉”,才是目的,“ 拋磚”,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釣魚需用釣餌,先讓魚兒嘗到一點甜頭,它才會 上釣;敵人占了一點便宜,才會誤入圈套,吃大虧。西元前700年, 楚國用“拋磚 引玉”的策略,輕取絞城。這一年楚國發兵攻打絞國(今湖北鄖縣西北),大軍行動 迅速。楚軍兵臨城下,氣勢旺盛,絞國自知出城迎戰,凶多吉少,決定堅守城池。 絞城池勢險要,易守難攻。楚軍多次進攻,均被擊退。兩軍相持一個多月。楚國大 夫莫傲屈瑕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認為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他向楚王 獻上一條“以魚餌釣大魚”的計謀。他說:“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誘之。”楚王向 他問誘敵之法。屈瑕建議:趁絞城被圍月餘,城中缺少薪柴之時,派些士兵裝扮成 樵夫上山打柴運回來,敵軍一定會出城動奪柴草。頭幾天,讓他們先得一些小利, 等他們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動奪柴草之時,先設伏兵斷其後路,然後聚而殲之, 乘勢奪城。楚王擔心絞國不會輕易上當,屈瑕說:“大王放心,絞國雖小而輕躁, 輕躁則少謀略。有這樣香甜的釣餌,不愁它不上釣。”楚王於是依計而行,命一些 士兵裝扮成樵夫上山打柴。絞侯聽探子報告有樵夫進山的情況,忙問這些樵夫有無 楚軍保護。探子說,他們三三兩兩進山,並無兵士跟隨。絞侯馬上佈置人馬,待“ 樵夫”背著柴禾出山之機,突然襲擊,果然順利得手,抓了三十多個“樵夫”,奪 得不少柴草。一連幾天,果然收穫不小。見有利可圖,絞國士兵出城劫奪柴草的越 來越多。楚王見敵人已經吞下釣餌,便決定迅速逮大魚。第六天,絞國士兵象前幾 天一樣出城劫掠,“樵夫”們見絞軍又來劫掠,嚇得沒命的逃奔,絞國士兵緊緊追 趕,不知不覺被引入宋軍的埋伏圈內。只見伏兵四起,殺聲震天,絞國士兵哪里抵 擋得住,慌忙敗退,又遇伏兵斷了歸路,死傷無數。楚王此時趁機攻城,絞侯自知 中計,已無力抵抗,只得請降。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計名探源】 擒賊擒王,語出唐代詩人杜甫《前出塞》:“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 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民間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說法,也是這個意思。蛇無頭 不行,打了蛇頭,這條蛇也就完了。此計用於軍事,是指打垮敵軍主力,擒拿敵軍 首領,使敵軍徹底瓦解的謀略。擒賊擒王,就是捕殺敵軍首領或者摧毀敵人的首腦 機關,敵方隱於混亂,便於徹底擊潰之。指揮員不能滿足小的勝利,要通觀全局, 擴大戰果,以得全勝。如果錯過時機,放走了敵軍主力和敵方首領,就好比放虎歸 山,後患無窮。 唐朝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氣焰囂張,連連大捷。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派勇將尹子 奇率十萬勁旅進攻睢陽。禦史中丞張巡駐守睢陽,見敵軍來勢洶洶決定據城固守。 敵兵二十餘次攻城,均被擊退。尹子奇見士兵已經疲憊,只得鳴金收兵。晚上,敵 兵剛剛準備休息忽聽城頭戰鼓隆隆,喊聲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隊準備與沖出城來的 唐軍激戰。而張巡“只打雷不下雨”,不時擂鼓,象要殺出城來,可是一直緊閉城 門,沒有出戰。尹子奇的部隊被折騰了整夜,沒有得到休息,將士們疲乏已極,眼 晴都睜不開,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這時,城中一聲炮響,突然之間,張巡率領守 兵衝殺出來。敵兵從夢中驚醒,驚慌失措,亂作一團。張巡一鼓作氣,接連斬殺五 十餘名敵將,五千余名士兵,敵軍大亂。張巡急令部隊擒拿敵軍首領尹子奇,部隊 一直沖到敵軍帥旗之下。張巡從未見過尹子奇,根本不認識,現在他又混在亂軍之 中,更加難以辯認。張巡心生一計,讓士兵用秸杆削尖作箭,射向敵軍。敵軍中不 少人中箭,他們以為這下玩了,沒有命了。但是發現,自己中的是秸杆箭,心中大 喜,以為張巡軍中已沒有箭了。他們爭先恐後向尹子奇報告這個好消息。張巡見狀, 立刻辯認出了敵軍首領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將南霽雲向尹子奇放箭。正中尹子 奇左眼,這回可是真箭,只見尹子奇鮮血淋漓,抱頭鼠竄,倉皇逃命。敵軍一片混 亂,大敗而逃。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計名探源】 釜底抽薪,語出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古人還說:“故以湯止沸,沸乃不止,誠知其本,則去火而已矣。”這個比喻很淺 顯,道理卻說得十分清楚。水燒開了,再兌開水進去是不能讓水溫降下來的,根本 的辦法是把火退掉,水溫自然就降下來了。此計用於軍事,是指對強敵不可用正面 作戰取勝,而應該避其鋒芒,削減敵人的氣勢,再乘機取勝的謀略。釜底抽薪的關 鍵是關於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時候,一些影響戰爭全局的關鍵點,恰恰是敵人的弱 點。指揮員要準確判斷,抓住時機,攻敵之弱點。比如糧草輜重,如能乘機奪得, 敵軍就會不戰自亂。三國時的官渡之戰即是一個有名戰例。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河北袁紹乘勢崛起。西元199年, 袁紹率領十萬大軍攻 打許昌。當時,曹操據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三萬多人。兩軍離河對峙。 袁紹仗著人馬眾多,派兵攻打白馬。曹操表面上放棄白馬,命令主力開向延津渡口, 擺開渡河架勢。袁紹怕後方受敵,迅速率主力西進,阻擋曹軍渡河。誰知曹操虛晃 一槍之後,突派精銳回襲白馬,斬殺顏良,初戰告捷。 由於兩軍相持了很長時間,雙方糧草供給成了關鍵。袁紹從河北調集了一萬多 車糧草,屯集在大本營以北四十裏的烏巢。曹操探聽烏巢並無重兵防守,決定偷襲 烏巢,斷其供應。他親自率五千精兵打著袁紹的旗號,銜枚急走,夜襲烏巢,烏巢 袁軍還沒有弄清真相,曹軍已經包圍了糧倉。一把大火點燃,頓時濃煙四起。曹軍 乘勢消滅了守糧袁軍,袁軍的一萬車糧草,頓時化為灰燼。袁紹大軍聞訊,驚恐萬 狀,供應斷絕,軍心浮動,袁紹一時沒了主意。曹操此時,發動全線進攻,袁軍士 兵已喪失戰鬥力,十萬大軍四散潰逃。袁軍大敗,袁紹帶領八百親兵,艱難地殺出 重圍,回到河北,從此一蹶不振。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計名探源】 混水摸魚,原意是,在混濁的水中,魚暈頭轉向,乘機摸魚,可以得到意外的 好處。此計用於軍事,是指當敵人混亂無主時,乘機奪取勝利的謀略。在混亂的水 中,魚兒辯不清方向。在複雜的戰爭中,弱小的一方經常會動搖不定,這裏就有可 乘之機。更多的時候,這個可乘之機不能只靠等待,而應主動去製造這種可乘之機, 一方主動把水攪渾,一切情況開始復蘇起來,然後可借機行事。 唐朝開元年間,契丹叛亂,多次侵犯唐朝。朝廷派張守圭為幽州節度使,平定 契丹之亂。契丹大將可突幹幾次攻幽州,未能攻下。可突幹想探聽唐軍虛實,派使 者到幽州,假意表示願意重新歸順朝廷,永不進犯。張守圭知道契丹勢力正旺,主 動求和,必定有詐。他將計就計,客氣地接待了來使。第二天,他派王悔代表朝廷 到可突幹營中宣撫,並命王悔一定要探明契丹內部的底細。王悔在契丹營中受到熱 情接待,他在招待酒宴上仔細觀察契丹眾將的一舉一動。他發現,契丹眾將在對朝 廷的態度上並不一致。他又從一個小兵口中探聽到分掌兵權的李過折一向與可突幹 有矛盾,兩人貌合神離,互不服氣。王悔特意去拜訪李過折,裝作不瞭解他和可突 幹之間的矛盾,當著李過折的面,假意大肆誇獎可突幹的才幹。李過折聽罷,怒火 中燒,說可突幹主張反唐,使契丹隱於戰亂,人民十分怨恨,並告訴王悔,契丹這 次求和完全是假意,可突幹已向突厥借兵,不日就要攻打幽州。王悔乘機勸說李過 折,唐軍勢力浩大,可突幹肯定失敗。他說脫離可突幹,建功立業,朝廷保證一定 會重用他。李過折果然心動,表示願意歸順朝廷。王悔任務完成,立即辭別契丹返 回幽州。第二天晚上,李過折率領本部人馬,突襲可突幹的中軍大帳。可突幹毫元 防備,被李過折斬于營中,這一下契丹營大亂。忠於可突幹的大將倪禮召集人馬, 與李過折展開激戰,殺了李過折。張守圭探得消息,立即親率人馬趕來接應李過折 的部從。唐軍火速沖入契丹軍營,契丹軍內正在火拼,混亂不堪。張守圭乘勢發動 猛攻,生擒倪禮,大破契丹軍。從此,契丹叛亂被平息。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計名探源】 金蟬脫殼的本意是:寒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只留下蟬蛻還掛在枝 頭。此計用於軍事,是指通過偽裝擺脫敵人,撤退或轉移,以實現我方的戰略目標 的謀略。穩住對方,撤退或轉移,決不是驚慌失措,消極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 走內容,穩定對方,使自己脫離險境,達到己方戰略目標,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 轉移的機會出擊另一部分敵人。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終於在第六次北伐 時,積勞成疾,在五丈原病死於軍中。為了不使蜀軍在退回漢中的路上遭受損失, 諸葛亮在臨終前向薑維密授退兵之計。薑維遵照諸葛亮的吩咐,在諸葛亮死後,秘 不發喪,對外嚴密封鎖消息。他帶著靈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馬懿派部隊跟蹤追擊 蜀軍。姜維命工匠仿諸葛亮模樣,雕了一個木人,羽扇綸巾,穩坐車中。並派楊儀 率領部分人馬大張旗鼓,向魏軍發動進攻。魏軍遠望蜀軍,軍容整齊,旗鼓大張, 又見諸葛亮穩坐車中,指揮若定,不知蜀軍又耍什麼花招,不敢輕舉妄動。司馬懿 一向知道諸葛亮“詭計多端”,又懷疑此次退兵乃是誘敵之計,於是命令部隊後撤, 觀察蜀軍動向。姜維趁司馬懿退兵的大好時機,馬上指揮主力部隊,迅速安全轉移, 撤回漢中。等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死,再進兵追擊,為時已晚。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計名探源】 關門捉賊,是指對弱小的敵軍要採取四面包圍、聚而殲之的謀略。如果讓敵人 得以脫逃,情況就會十分複雜。窮追不捨,一怕它拼命反撲,二怕中敵誘兵之計。 這裏所說的“賊”,是指那些善於偷襲的小部隊,它的特點是行動詭秘,出沒不定, 行蹤難測。它的數量不多,破壞性很大,常會乘我方不備,侵擾我軍。所以,對這 種“賊”,不可讓其逃跑,而要斷他的後路,聚而殲之。當然,此計運用得好,決 不只限於“小賊”,甚至可以圍殲敵主力部隊。 戰國後期,秦國攻打趙國。秦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北)受阻。長平守將是趙國 名將廉頗。他見秦軍勢力強大,不能硬拼,便命令部隊堅壁固守,不與秦軍交戰。 兩軍相持四個多月,秦軍仍拿不下長平。秦王採納了范睢的建議,用離間法讓趙王 懷疑廉頗,趙王中計,調回廉頗,派趙括為將到長平與秦軍作戰。趙括到長平後, 完全改變了廉頗堅守不戰的策略,主張與秦軍對面決戰。秦將白起故意讓趙括嘗到 一點甜頭,使趙括的軍隊取得了幾次小勝。趙括果然得意忘形,派人到秦營下戰書。 這下正中白起的下懷。他分兵幾路,指揮形成對趙括軍的包圍圈。第二天,趙括親 率四十萬大軍,來與秦兵決戰。秦軍與趙軍幾次交戰,都打輸了。趙括志得意滿, 哪里知道敵人用的是誘敵之計。他率領大軍追趕被打敗了的秦軍,一直追到秦壁。 秦軍堅守不出,趙括一連數日也攻克不了,只得退兵。這時,突然得到消息:自己 的後營已被秦軍攻佔了,糧道也被秦軍截斷。秦軍已把趙軍全部包圍起來。一連四 十六天,趙軍絕糧,士兵殺人相食,趙括只得拼命突圍。白起已嚴密部署,多次擊 退企圖突圍的趙軍。最後,趙括中箭身亡,趙軍大亂。可惜四十萬大軍都被秦軍殺 戮。這個趙括,就是會“紙上談兵”,在真正的戰場上,一下子就中了敵軍“關門 捉賊”之計,損失四十萬大軍,使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計名探源】 遠交近攻,語出《戰國策•秦策》:范睢曰:“王不如遠並而近攻,得寸,則 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這是范睢說服秦王的一句名言。遠交近攻,是分化 瓦解敵方聯盟,各個擊破,結交遠離自己的國家而先攻打鄰國的戰略性謀略。當實 現軍事目標的企圖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難以達到時,應先攻取就近的敵人,而不能 越過近敵去打遠離自己的敵人。為了防止敵方結盟,要千方百計去分化敵人,各個 擊破。消滅了近敵之後,“遠交”的國家又成為新的攻擊對象了。“遠交”的目的, 實際上是為了避免樹敵過多而採用的外交誘騙。 戰國末期,七雄爭霸。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 吞併六國,獨霸中原。西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 范睢此時向秦昭王獻 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他說:齊國勢力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 國,部隊要經過韓、魏兩國。軍隊派少了,難以取勝;多派軍隊,打勝了也無法占 有齊國土地。不如先攻打鄰國韓、魏,逐步推進。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 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其後四十餘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 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韓、魏,然後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一北方;攻破楚 國,平定南方;最後把齊國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戰十年,終於實現了統一中國的願 望。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
【計名探源】 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語出《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 產之乘,與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滅虢。” 處在敵我兩大國中間的小國,當受到敵方武力脅迫時,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 態,把力量滲透進去。當然,對處在夾縫中的小國,只用甜言蜜語是不會取得它的 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護”為名,迅速進軍,控制其局勢,使其喪失自主權。再 乘機突然襲擊,就可輕而易舉地取得勝利。 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併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係不錯。 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一 計。他說,要想攻佔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虞國的國君 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立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屈產良馬和 垂棘之壁,送給虞公。獻公哪里捨得?荀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 了,等滅了虞國,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吧?獻公依計而行。虞公得到良馬美 壁,高興得嘴都合不擾。 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製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藉口。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 國伐虢,虞公得到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虞國大臣宮子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 事辦不得的。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一亡,唇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 虞公卻說,交一個弱朋友去得罪一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很快就取得了勝利。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 財產分了許多送給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晉軍大將裏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 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紮在虞國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懷疑。幾天之後,晉獻公親率 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不一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虞 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裏應外合強佔了。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第二十五計 偷樑換柱
【計名探源】 偷樑換柱,指用偷換的辦法,暗中改換事物的本質和內容,以達蒙混欺騙的目 的。“偷天換日”、“偷龍換鳳”、“調包計”,都是同樣的意思。在軍事上,聯 合對敵作戰時,反復變動友軍陣線,藉以調換其兵力,等待友軍有機可乘、一敗塗 地之時,將其全部控制。此計歸於第五套“並戰計”中,本意是乘友軍作戰不利, 借機兼併他的主力為己方所用。此計中包含爾虞我詐、乘機控制別人的權術,所以 也往往用於政治謀略和外交謀略。 秦始皇稱帝,自以為江山一統,是子孫萬代的家業了。但是,他自以為身體還 不錯,一直沒有去立太子,指定接班人。宮庭內,存在兩個實力強大的政治集團。 一個是長子扶蘇、蒙恬集團,一個是幼子胡亥、趙高集團。扶蘇恭順好仁,為人正 派,在全國有很高的聲譽。秦始皇本意欲立扶蘇為太子,為了鍛煉他,派他到著名 將令蒙恬駐守的北線為監軍。幼子胡亥,早被嬌寵壞了,在宦官趙高教唆下,只知 吃喝玩樂。 西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達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附近), 突然一 病不起。此時,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於是,連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傳 達秘詔,立扶蘇為太子。當時掌管玉璽和起草詔書的是宦官頭兒趙高。趙高早有野 心,看准了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故意扣壓秘詔,等待時機。幾天後,秦始皇在沙 丘平召(今河北廣宗縣境)駕崩。李斯怕太子回來之前,政局動盪,所以秘不發喪。 趙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訴他,皇上賜給扶蘇的信,還扣在我這裏。現在,立誰為太 子,我和你就可以決定。狡猾的趙高又對李斯講明利害,說,如果扶蘇做了皇帝, 一定會重用蒙恬,到那個時候,宰相的位置你坐得穩嗎?一席話,說得李斯果然心 動,二人合謀,製造假詔書,賜死扶蘇,殺了蒙恬。 趙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樑換柱的手段,就把昏庸無能的胡亥扶為秦二世, 為自己今後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第二十六計 指桑駡槐
【計名探源】 指桑駡槐,此計的比喻意義應從兩方面廣為理解。一是要運用各種政治和外交 謀略,“指桑”而“罵槐”,施加壓力配合軍事行動。對於弱小的對手,可以警告 和利誘的方法,不戰而勝。對於比較強大的對手也可以旁敲側擊威攝他。春秋時期, 齊相管仲為了降服魯國和宋國,就是運用此計。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國,魯國畏懼, 立即謝罪求和,宋見齊魯聯盟,也只得認輸求和。管仲“敲山震虎”,不用大的損 失就使魯、宋兩國臣服。 另外,作為部隊的指揮官,必須做到令行禁止,法令嚴明。否則,指揮不靈, 令出不行,士兵一盤散沙,怎能打仗!所以,歷代名將都特別注意軍紀嚴明。管理 部隊,剛柔相濟,關心和愛護士兵,但決不能有令不從,有禁不止。所以,有時采 用“殺雞儆猴”的方法,抓住個別壞典型,從嚴處理,就可以震懾全軍將士。春秋 時期,齊景公任命田禳苴為將,帶兵攻打晉、燕聯軍,又派寵臣莊賈作監軍。禳苴 早早到了營中,命令裝好作為計時器的標杆和滴漏盤。約定時間一到,禳苴就到軍 營宣佈軍令,整頓部隊。可是莊賈遲遲不到,禳苴幾次派人催促,直到黃昏時分, 莊賈才帶著醉容到營門。禳苴問他為何不按時到軍營來,禳苴無所謂,只說什麼親 戚朋友都來為我設宴餞行,我總得應醉應醉吧?所以來得遲了。禳苴非常氣憤,斥 責他身為國家大臣,負有監軍重任,卻只戀自己的小家,不以國家大事為重。莊賈 以為這是區區小事,仗著自己是國王的寵臣親信,對禳苴的話,不以為然。禳苴當 著全軍將士,命令叫來軍法官,問:“無故誤了時間,按照軍法應當如何處理?” 軍法官答道:“該斬!”禳苴即命拿下莊賈。莊賈嚇得渾身發抖,他的隨從連忙飛 馬進宮,向齊景公報告情況,請求景公派人救命。全軍將士,看到主將放殺違犯軍 令的大臣,個個嚇得發抖,誰還再敢不遵將令。這時,景公派來的使臣飛馬闖進軍 營,拿景公的命令叫禳苴放了莊景。禳苴沈著地應道:“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他見來使驕狂,便又叫來軍法官,問道:“亂在軍營跑馬,按軍法應當如何處理?” 軍法官答道:“該斬。”來使嚇得面如土色。禳苴不慌不忙地說道:“君王派來的 使者,可以不殺。”於是下令殺了他的隨從和三駕車的左馬,砍斷馬車左邊的木柱。 然後讓使者回去報告。禳苴軍紀嚴明,軍隊戰鬥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勝仗。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
【計名探源】 假癡不癲,重點在一個“假”字。這裏的“假”,意思是偽裝。裝聾作啞,癡 癡呆呆,而內心裏卻特別清醒。此計作為政治謀略和軍事謀略,都算高招。 用於政治謀略,就是韜晦之術,在形勢不利於自己的時候,表面上裝瘋賣傻, 給人以碌碌無為的印象,隱藏自己的才能,掩蓋內心的政治抱負,以免引起政敵的 警覺,專一等待時機,實現自己的抱負。三國時期,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這 段故事,就是個典型的例證。劉備早已有奪取天下的抱負,只是當時力量太弱,根 本無法與曹操抗衡,而且還處在曹操控制之下。劉備裝作每日只是飲酒種菜,不問 世事。一日曹操請他喝酒,席上曹操問劉備誰是天下英雄,劉備列了幾個名字,都 被曹操否定了。忽然,曹操說道:“天下的英雄,只有我和你兩個人!”一句話說 得劉備驚慌失措,深怕曹操瞭解自己的政治抱負,嚇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幸好 此時一陣陣炸雷,劉備急忙遮掩,說自己被雷聲嚇掉了筷子。曹操見狀,大笑不止, 認為劉備連打雷都害怕,成不了大事,對劉備放鬆了警覺。後來劉備擺脫了曹操的 控制,終於在中國歷史上幹出了一番事業。 此計用在軍事上,指的是,雖然自己具有相當強大的實力,但故意不露鋒芒, 顯得軟弱可欺,用以麻痹敵人,驕縱敵人,然後伺機給敵人以措手不及的打擊。 秦朝末年,匈奴內部政權變動,人心不穩。鄰近一個強大的民族東胡,借機向 匈奴勒索。東胡存心挑釁,要匈奴獻上國寶千里馬。匈奴的將領們都說東胡欺人太 甚,國寶決不能輕易送給他們。匈奴單于冒頓卻決定:“給他們吧!不能因為一匹 馬與鄰國失和嘛。”匈奴的將領們都不服氣,冒頓卻若無其事。東胡見匈奴軟弱可 欺,竟然向冒頓要一名妻妾。眾將見東胡得寸進尺,個個義憤填膺,冒頓卻說:“ 給他們吧,不能因為捨不得一個女子與鄰國失和嘛!”東胡不費吹灰之力,連連得 手,料定匈奴軟弱,不堪一擊,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裏。這正是冒頓單于求之不得 的。不久之後,胡東看中了與匈奴交界處的一片茫茫荒原,這荒原屬於匈奴的領土。 東胡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此地相贈。匈奴眾將認為冒頓一再忍讓,這荒原又是 遝無人煙之地,恐怕只得答應割讓了。誰知冒頓此次突然說道:“千里荒原,遝無 人煙,但也是我匈奴的國土,怎可隨便讓人?”於是,下令集合部隊,進攻東胡。 匈奴將士受夠了東胡的氣,這一下,人人奮勇爭先,銳不可擋。東胡做夢也沒想到 那個癡愚的冒頓會突然發兵攻打自己,所以毫無準備。倉促應戰,哪里是匈奴的對 手。戰爭的結局是東胡被滅,東胡王被殺於亂軍之中。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計名探源] 上屋抽梯,有一個典故。後漢末年,劉表偏愛少子劉琮,不喜歡長子劉琦。劉 琦的後母害怕劉琦得勢,影響到兒子劉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劉琦感到自己處在 十分危險的環境中,多次請教諸葛亮,但諸葛亮一直不肯為他出主意。有一天,劉 琦約諸葛亮到一座高樓上飲酒,等二人正坐下飲酒之時,劉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樓梯。 劉琦說:“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賜教矣!”諸葛 亮見狀,無可奈何,便給劉琦講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驪姬想謀害晉 獻公的兩個兒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驪姬居心險惡,只得逃亡國外。申生為人 厚道,假盡孝心,侍奉父王。一日,申生派人給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東西,驪姬乘 機用有毒的食品將太子送來的食品更換了。晉獻公哪里知道,準備去吃,驪姬故意 說道,這膳食從外面送來,最好讓人先嘗嘗看。於是命左右侍從嘗一嘗,剛剛嘗一 點,侍從倒地而死。晉獻公大怒,大罵申生不孝,陰謀弑父奪位,決定要殺申生。 申生聞訊,也不作申辯,自刎身亡。諸葛亮對劉琦說:“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 而安。”劉琦馬上領會了諸葛亮的意圖,立即上表請求派往江夏(今湖北武昌西), 避開了後母,終於免遭陷害。 劉琦引誘諸葛亮“上屋”,是為了求他指點,“抽梯”,是斷其後路,也就是 打消諸葛亮的顧慮。 此計用在軍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誘敵人,然後截斷敵人援兵,以便將敵圍殲 的謀略。這種誘敵之計,自有其高明之處。敵人一般不是那麼容易上當的,所以, 你應該先給它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給以方便。等敵人“上樓”,也就是進 入已布好的“口袋”之後即可拆掉“梯子”,圍殲敵人。 安放梯子,有很大學問,對性貪之敵,則以利誘之;對情驕之敵,則以示我方 之弱以惑之;對莽撞無謀之敵,則設下埋仗以使其中計。總之,要根據情況,巧妙 地安放梯子,致敵中計。 《孫子兵法》中最早出現“去梯”之說。《孫子•九地篇》:“帥興之期,如 登高而去其梯。”這句話的意思是把自己的隊伍置於有進無退之地,破斧沉舟,迫 使士兵同敵人決一死戰。 如果將上面兩層意思結合起來運用,真是相當厲害的謀略。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計名探源】 樹上開花,是指樹上本來沒有開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綢子剪成花朵粘在樹上, 做得和真花一樣,不仔細去看,真假難辯。此計用在軍事上,指的是:自己的力量 比較小,卻可以借友軍勢力或借某種因素製造假像,使自己的陣營顯得強大,也就 是說,在戰爭中要善於借助各種因素來為自己壯大聲勢。無人不知張飛是一員猛將, 而他卻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大將。劉備起兵之初,與曹操交戰,多次失利。劉表死後, 劉備在荊州,勢孤力弱。這時曹操領兵南下,直達宛城。劉備荒忙率荊州軍民退守 江陵。由於老百姓跟著撤退的人太多,所以撤退的速度非常慢。曹兵追到當陽,與 劉備的部隊打了一仗,劉備敗退,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在亂軍中被沖散了。劉備只得 狼狽敗退,令張飛斷後,阻截追兵。 張飛只有二三十個騎兵,怎敵得過曹操的大隊人馬?那張飛臨危不懼,臨陣不 慌,頓時心生一計。他命令所率的二三十名騎兵都到樹林子裏去,砍下樹枝,綁在 馬後,然後騎馬在林中飛跑打轉。張飛一人騎著黑馬,橫著丈二長矛,威風凜凜站 在長板坡的橋上。 追兵趕到,見張飛獨自騎馬橫矛站在橋中,好生奇怪,又看見橋東樹林裏塵土 飛揚。追擊的曹兵馬上停止前進,以為樹林之中定有伏兵。張飛只帶二三十名騎兵, 阻止住了追擊的曹兵,讓劉備和荊州軍民順利撤退,靠的就是這“樹上開花”一計。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計名探源】 反客為主,用在軍事上,是指在戰爭中,要努力變被動為主動,爭取掌握戰爭 主動權的謀略。儘量想辦法鑽空子,插腳進去,控制它的首腦機關或者要害部位。 抓住有利時機,兼併或者控制他人。古人使用本計,多是對於盟友的。往往是借援 助盟軍的機會,先站穩腳跟,然後步步為營,取而代之。 袁紹和韓馥,應當是一對盟友,當年曾經共同討伐過董卓。後來,袁紹勢力漸 漸強大,總想不斷擴張。他屯兵河內,缺少糧草,十分犯愁。老友韓馥知道情況之 後,主動派人送去糧草,幫袁紹解決供應困難。 袁紹覺得等待別人送糧草,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他聽了謀士逢紀的勸告,決 定奪糧倉冀州。而當時的冀州牧正是老友韓馥,袁紹也顧不了那麼多了,馬上下手, 實施他的錦囊妙計。 他首先給公孫瓚寫了一封信,建議與他一起攻打冀州。公孫瓚早就想找個由頭 攻佔冀州,這個建議,正中下懷,他立即下令,準備發兵攻打冀州。 袁紹又暗地派人去見韓馥,說:公孫瓚和袁紹聯合攻打冀州,冀州難以自保。 袁紹過去不是你的老朋友嗎?最近你不是還給他送過糧草嗎?你何不聯合袁紹,對 付公孫瓚呢?讓袁紹進城,冀州不就保住了嗎? 韓馥只得邀請袁紹帶兵進入冀州,這位請來的客人,表面上尊重韓馥,實際上 他逐漸將自己的部下一個一個似釘子紮進了冀州的要害部位。這時,韓馥清楚地知 道,他這個“主”已被“客”取而代之了。為了保全性命,他只得隻身逃出冀州去 了。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計名探源】 美人計,語出《六韜•文伐》:“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意思是,對於用軍事行動難以征服的敵方,要使用“糖衣炮彈”,先從思想意志上打 敗敵方的將帥,使其內部喪失戰鬥力,然後再行攻取。就象本計正文所說,對兵力 強大的敵人,要制服它的將帥;對於足智多謀的將帥,要設法去腐蝕他,將帥鬥志 衰退,部隊肯定士氣消沉,就失去了作戰能力。利用多種手段,攻其弱點,己方就 能順勢保存實力,由弱變強。 前面曾講到春秋時吳越之戰,勾踐先敗於夫差。吳王夫差罰勾踐夫婦在吳王宮 裏服勞役,藉以羞辱他。越王勾踐在吳王夫差面前插躬屈膝,百般逢迎,騙取了夫 差的信任,終於放他回到越國。後來越國趁火打劫,終於消滅了吳國,逼得夫差拔 劍自刎。 那所趁之“火”是怎樣燒起來的呢?原來勾踐成功地使用了“美人計”。 勾踐被釋回越國之後,臥薪嚐膽,不忘雪恥。吳國強大,靠武力,越國不能取 勝。越大夫文種向他獻上一計:“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要 想複國雪恥,應投其所好,衰其鬥志,這樣,可置夫差於死地。”於是夫差挑選了 兩名絕代佳人:西施、鄭旦,送給夫差,並年年向吳王進獻珍奇珠寶。夫差認為勾 踐已被他臣服,所以一點也不加懷疑。夫差整日與美人飲酒作樂,連大臣伍子胥的 勸諫也完全聽不進去。後來,吳王進攻齊國,勾踐還出兵幫助吳王伐齊,藉以表示 忠心,麻痹夫差。吳國打勝之後,勾踐還親自到吳國祝賀。 夫差貪戀女色,一天比一天厲害,根本不想過問政事。伍子胥力諫無效,反被 逼自盡。勾踐看在眼裏,喜在心中。西元前482年,吳國大旱, 勾踐乘夫差北上會 盟之時,突出奇兵伐吳,吳國終於被越所滅,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計名探源】 空城計,這是一種心理戰術。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 內空虛,就是所謂“虛者虛之”。敵方產生懷疑,更會猶豫不前,就是所謂“疑中 生疑”。敵人怕城內有埋伏,怕陷進埋伏圈內。但這是懸而又懸的
參考資料 http://www.hld.gov.cn/gf/36ji.htm
標籤:
瀏覽次數:
27
人氣指數:
27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36計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非裔男子一夜情以為撿到寶 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