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呂紹煒╱特稿】
億光宣布十一月起員工休無薪假,引起各界矚目,昨日億光立即從善如流,宣布取消無薪假,億光的作法值得肯定,對員工而言也算是可堪告慰的結果。這種結果,或許與大選之前「天乾物燥」,政府全力防堵火苗有關。不過,政府不能如「打土撥鼠」方式對付無薪假,未來,是該建立一個機制因應。
歐美景氣不佳,以歐美為主要出口地的科技產業也受影響;加上蘋果引發的產業結構大變局,未來一段時間,台灣的科技產業還有一段辛苦路要走。廣鎵、億光的無薪假,廣達、英業達的大裁員,很可能只是新一波裁員與無薪假風潮的「起身炮」。
如果公司業務緊縮,撐不下去了,無薪假與直接裁員,對勞工而言,到底何者為佳,恐怕很難抉擇。億光董事長葉寅夫說,無薪假至少讓員工保住工作,公司得到喘息,算是雙贏。但也有人認為無薪假造成員工收入減少,又被綁在公司,不能儘快尋找新工作,反而處於更不利的處境。誰是誰非,恐怕又是因人而異。
因此,政府要如何面對企業的無薪假,也是處於一個進退維谷、左右為難。如果無薪假的門檻過高,可能逼使企業直接選擇裁員一途,勞工連基本的薪資與工作保障都沒了。但門檻太低,則會有「道德風險」,企業主只要訂單少點、產能利用率降低,就逼員工休無薪假以節省成本,勞工簡直從「正職變派遣」,更沒保障。
兩端之間如何權衡拿捏,政府是該有個標準。例如,員工的意願是否該優先考量?是否要規定企業產能利用率降到某個比率以下、經營出現虧損之後,才能推出無薪假。未來景氣前景不佳,企業祭無薪假的壓力必然大增,對無薪假,政府是該有一套想法並建立體制吧。
一個企業有三個主要面向要照顧:股東、員工、客戶。華爾街的慣例是把股東擺第一,其它「幾乎不管」,美式企業動輒裁上萬人以拉抬獲利與股價,即是一例。台灣不該太走美式路線,對員工的照顧應更提高。
相較之下,台積電張忠謀的確值得業界效法、社會肯定。雖然景氣直落,但張忠謀已承諾不裁員、不休無薪假,明年還要正常加薪;因為,他強調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台積電經營績效佳固然是主因,但張忠謀視員工為寶、如家人的態度,才更值得業界取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