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7,380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雷諾瓦與女人們(下)/彭怡平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另一種凝視如果生命有另一次機會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雷諾瓦與女人們(上)/彭怡平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3.08.23 天氣:
心情:
文◎彭怡平
1907那年,時年六十七歲的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
承受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痛折磨已有十八年,他的手、腳、膝蓋等多處都已動過刀,然而,手術過後,病情不但未見好轉,
反而每況愈下!他甚至得倚賴拐杖才能行走。1910年,連嗎啡也無法壓抑的疼痛迫使他坐上輪椅,兩年後,他下半身癱瘓,
自此以後再也無法站立,然而,病痛的折磨卻不曾減去半分他對繪畫的熱情。
※一生的愛戀
一如往常,雷諾瓦於上午抵達畫室以捕捉最美的光線。他央請助手在他那因病痛而扭曲的掌心內置放畫筆,並以繃帶固定,
好讓他能夠運作這隻早已變形的右肩及患有關節炎的手指來揮桿作畫,而那段期間,他不僅作畫,還展開另一種形式的創作──
雕塑。在位於地中海岸邊「柯雷特」農舍的畫室內,他如同樂團指揮,揮舞著綁在手上的長桿子,指導助手們按照他的心意
塑造出世間最完美的造物──女性;而直到生命盡頭,他最後一幅畫作〈浴女們〉(1918),仍是這些豐滿、性感,
象徵富饒意味的女體;女性不僅是他畫作中最重要的主角,更是啟迪他創作靈感的繆思,使他的生命得以完整與不朽。
雷諾瓦畫中的女性,承襲了華鐸〈西特爾島的朝聖之旅〉(1717)裡的節慶氣氛,安格爾〈土耳其浴女圖〉(1862)裡
千嬌百媚的女性體態,德拉克洛瓦1834年代表作〈室內的阿爾及利亞女人〉裡讓人過目不忘的紅,布歇筆下玫瑰色臉頰的少女,
嬌豔的青春肉體與媚惑的姿態,以及佛拉哥納爾(1732-1806)裡曖昧的情欲想像。
雖然在雷諾瓦畫作裡出現的女人不計其數,然而,這些以女性為主題的作品,卻隨著畫中女性不同的人格特質,
連帶使其繪畫風格也產生了本質上的演變。而以下介紹的這九位女性,她們不僅在他的生命裡停留駐足,
還促成了他不同時期的繪畫風格,為他的人生留下不可抹滅的影響。
※莉絲
原本在瓷器之都──里摩日擔任學徒的他,為臨摹巨匠們的作品,常流連忘返於羅浮宮,為一圓畫家之夢,他進入巴黎藝術學院
習畫,但並未有突破性的進展;1862年,他來到當時頗富盛名的查理.葛列爾畫室習畫,與畫室的同學:阿爾弗雷德.西斯萊、
莫內與弗雷德里克.巴吉爾結為至交;這些野心勃勃又富有才華的年輕人,將一向奉行自然寫實古典主義的雷諾瓦,
從死氣沉沉的傳統泥沼裡掙脫,走出不見天日的畫室象牙塔,轉而擁抱陽光、大地與當下生活,他不再用大師的眼睛來看世界,
而是用自己的眼睛來觀看周遭的人間百態,並學會以自己的感覺來揮灑色彩。也就是在那樣的心態轉變的當下,
他巧遇莉絲(Lise Trehot,1848-1922),他生命裡的第一位繆思。
年僅十八歲的莉絲成為他畫風轉變之初最喜愛的模特兒與愛戀的可人兒。1867年的官方沙龍中,他以〈莉絲與太陽傘〉入圍參展,
陽光篩過公園樹林,流洩在女子白色的薄紗裙上,而拖曳到地面的黑色腰帶與籠罩於黑色洋傘下的女人臉部陰影相映成趣。
左拉觀賞此展後特別推崇此畫的現代性,誇獎雷諾瓦於畫中以鮮明的時代風格,巧妙地融合時尚與歡愉的元素。
這一時期,雷諾瓦相繼完成了〈縫衣莉絲〉(1866)、〈波西米亞的莉絲〉(1868)以及徘徊於古典與現代,
自然主義與浪漫主義間猶豫不決的〈黛安娜〉(1867)、〈浴女〉(1870)、〈宮女〉(1870)。
他不止歇地畫著他眼中唯一的愛戀,他的女神,甚至移花接木,以畫家朋友西斯萊代替自己,
為兩人海誓山盟的愛情留下這幅畫像〈西斯萊與妻子〉(1868)做為見證。
1869年夏季,為貧窮所迫的雷諾瓦帶著莉絲搬回凡爾賽附近的阿佛雷城父母家,這段時期,雷諾瓦每天外出,與好友莫內
一起作畫,幾個月後,普法戰爭爆發,雷諾瓦被徵召入伍,直到1871年3月才得以返回巴黎。將近兩年的分離使兩人戀情由濃轉淡,
莉絲於1872年與他人成婚,婚禮之際,雷諾瓦以一幅年輕女子肖像做為結婚禮物,也預告了雷諾瓦生命中第二位繆思女神的到來...
※瑪格麗特
經由西斯萊的引薦,雷諾瓦結識了曾為畫家的克爾家族與其長女瑪格麗特.羅格朗(Marguerite Legrand,?-1879),
不顧父親的反對,瑪格麗特成為雷諾瓦親密的伴侶及1875至1879年間的模特兒。
在這段以光影作畫的時期裡,雷諾瓦為熱愛閱讀的瑪格麗特留下數幅以「閱讀」為主題的作品。如〈閱讀中的女孩〉(1876)、
〈喬治.里維埃和瑪格麗特.羅格朗〉(1876)、〈愛德蒙.雷諾瓦及瑪格麗特.羅格朗〉(1877)。
雷諾瓦並以巴黎人的日常生活為場景,相繼完成了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幾幅印象派時期代表作──〈咖啡屋〉(1875)、
〈盪鞦韆〉(1876)以及〈煎餅磨坊的舞會〉(1876)。在這系列作品中,他以細小而微的筆觸,
舞動繪畫三原色以及玫瑰紅等色彩,模擬出一種逼近刺繡的華麗視覺。
這段戀情最後卻因瑪格麗特於1879年感染傷寒而以悲劇收場。瑪格麗特過世以後,雷諾瓦因悲傷過度,一度想放棄作畫,
直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愛琳.夏利歌出現,才使得他重拾歡顏。
※妮妮
與瑪格麗特同一時期擔任雷諾瓦模特兒的,還有另一位名喚妮妮.羅培茲(Nini Lopez,1857-1944),
藝名翁麗葉.翁特利歐(Henriette Henriot)的女演員。未熬成巴黎戲劇界名伶以前,為了賺取生活費,妮妮充當畫家模特兒,
並以其姣好容顏以及水汪汪的大眼睛而成為印象派畫家雷諾瓦最喜愛的模特兒之一,雷諾瓦以妮妮為主角的畫作不下十一幅,
並在〈咖啡屋〉以及〈煎餅磨坊的舞會〉中,將她與瑪格麗特並列入畫。
當所有印象派畫家都在戶外與陽光下直接描繪他們眼中所見的當下印象,並決心自調色盤中摒除黑色時,
雷諾瓦或許受到這位女演員的影響,反其道而行,不但將場景自戶外移至劇場,還將印象派畫家們奉為圭臬的「記錄當下真實」,
轉而成為「重現心中印象」,並誕生出他第一幅代表作〈包廂〉(1874)。
這張作品並非來自真正的劇院印象,乃完全出自畫家的想像與畫室裡的合成。
他以精緻的玫瑰色薄塗妮妮的肌膚,佐以厚重的筆觸以及光影效果來突顯出妮妮的耳環、項鍊、黃金手鐲與望遠鏡的質感,並以
黑白對比的線條與高反差,使這張「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人圖,
產生令人過目不忘的魅力,而妮妮身旁拿著望遠鏡左顧右盼的是雷諾瓦的兄弟愛德蒙.雷諾瓦,他則是後來才被畫家加入的陪襯。
※夏潘帝雅夫人
在那個年代裡,畫家的作品被看見的唯一方式就是參加官方沙龍。
然而,這群搞藝術革命的年輕畫家卻被官方沙龍列入不受歡迎的對象,為了建立發聲的管道,也為了尋找伯樂,
1874年4月15日,三十位印象派畫家於卡布辛大道的「納達照相館」舉辦第一次聯展,然而,
僅有三千五百參觀人次的展出卻以慘澹收場!被社會大眾與媒體視為瘋子的印象派畫家,在雷諾瓦的堅持下,決定再探市場水溫;
1875年3月24日,他們在德魯歐飯店舉辦聯展,雷諾瓦一口氣展出十五幅作品,仍以慘敗收場!
不過,這次展出後,他卻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出版商喬治.夏潘帝雅(Georges Charpentier)夫婦。
夏潘帝雅夫人,本名瑪格麗特.雷蒙妮耶(Marguerite-Louise Lemonnier,1848-1904)品味出眾,擁有自己的文化沙龍,
並與當時的社會名流如文學家左拉等人,多有來往,在她的提攜與引薦之下,雷諾瓦獲得不少替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畫肖像的機會,
此舉不僅大大地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也一舉解決了他在經濟上捉襟見肘的窘境。
在她的運籌帷幄之下,1878年,雷諾瓦結合裝飾藝術與他所擅長──以光影模擬刺繡般華麗寫實──的風格,
完成〈夏潘帝雅夫人和她的孩子們〉(1878)一作;這張四平八穩的作品不但獲選那年的官方沙龍,
還因為畫中女主人極高的知名度而被懸掛在最顯眼的位置,想當然的,這張作品被藝評家讚譽為完美無缺的驚世之作,
自此以後,雷諾瓦逐漸脫離了印象派的波西米亞生活,以及〈煎餅磨坊的舞會〉那段時期裡,專以無產階級為主題的畫作,
轉而躋身為上流社會人士的肖像畫家。
※甄妮
1877年,雷諾瓦在夏潘帝雅夫人的文化沙龍裡結識了一位知性美女甄妮.莎瑪麗(Jeanne Samary,1857-1890),
當時她已是赫赫有名的法蘭西戲劇院女演員,知名度甚至超越了莎拉.伯恩哈特。
聲望扶搖直上的雷諾瓦,為這位年輕貌美且在社交界頗富盛名的女演員傾心不已,在甄妮家族有意的穿針引線之下,
雷諾瓦成為她的肖像畫家,並於1877至1878年間,先後為她畫了三幅肖像畫。同一時期,攝影家納達也拍攝了甄妮的寫真照,
從1877年這張人像照來看,甄妮實在稱不上美女!然而,在雷諾瓦熱情的凝視下,甄妮托著腮子凝視觀者,
顧盼一笑百媚生的模樣,簡直是將甄妮比喻為天上最燦爛的那顆星辰。
儘管郎有意,妹卻無情。甄妮坦言:「雷諾瓦不是結婚型的男人。他娶了所有他畫過的女人,但以他的畫筆。」
不顧雙方家長的反對,甄妮與富有的股票經紀人之子保羅.勒卡德成婚,兩人育有三女,三十三歲那年,她因感染傷寒而病逝,
出殯那天,巴黎戲劇界人士以及多達兩千多位戲迷參加了她的葬禮。
(待續)
●2013/08/20 自由時報
標籤:
瀏覽次數:
283
人氣指數:
3463
累積鼓勵:
15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1
2
1
1
雷諾瓦與女人們(下)/彭怡平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另一種凝視如果生命有另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