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37581
 阿瓜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印度河文明終結 肇因 200年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年輕人怨:1個台灣 2個世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開放心胸
作者: 阿瓜 日期: 2014.05.24  天氣:  心情:
不久之前,在上海一所小學一年級語文考試中,

一名小學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的題目時,

稱「我不會讓梨」,卻被老師打了大大的紅叉。

這張考卷被孩子的父親發現后,拍成照片放到網路上,被網友大量轉發。

讓人不禁思考,華人傳統的教育思維,是不是該改變了?



美國學生怎麼看孔融讓梨?

無獨有偶,一名在美國國小教中文的老師,在課堂上講完孔融讓梨的故事後,

一名美國小孩的反應讓老師相當驚訝…

老師:關於孔融讓梨你們怎麽看?

學生:爸爸的朋友為什麽要給孔融家帶梨?

老師:作為禮物。

學生:既然是禮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為什麽還明顯地有大有小,

不能一樣大嗎?

老師:……

學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為什麽還要四歲的孔融去分,

一旦分不公平怎麽辦?

分出去了的梨子難道再要回來?

老師:……

學生:為什麽要分給每個人吃,不願吃不吃、誰願吃誰自己去拿那不行嗎?

老師:那樣或許會不公平。

學生:但孔融這樣分也不一定公平啊,

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據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

他們的選擇機會被剝奪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說不定不喜歡吃梨呢。

老師:你說的對,這個故事的確基於每個人都喜歡吃梨的假設前提。

學生:孔融為什麽對哥哥和弟弟實行前後矛盾、絕對相反的標準呢?

他難道沒有固定的做事原則嗎?

老師:他是在表現謙讓。

學生:他要表現自己的謙讓,自己拿一個最小的就好了,

他為什麽不給其他兄弟表現謙讓的機會呢?

老師:那你怎麽看孔融?

學生:我不喜歡孔融,他這麽做對別人不公平,

剝奪了其他兄弟選擇和表現的機會。

學生:而且我覺得孔融不誠實。

老師:為什麽?

學生:這件事情有點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歡吃梨

才給自己一個最小的,

但不喜歡吃就該直說,討巧地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虛偽的。

反過來,要是他喜歡吃梨的話卻把大的都給了別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歡什麽該勇於承認才對。

學生:我也不喜歡孔融的爸爸。

老師:為什麽?

學生:他不負責任,讓沒有行為能力四歲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沒有是非觀念,

孔融分梨的行為很主觀武斷卻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老師:……

學生:這個故事不好,鼓勵主觀武斷,剝奪了民主,

這種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贏得贊揚的做法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行為。

老師:要是你是孔融會怎麽做呢?

學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自己拿就好了呀。



儒家思想反而限制了台灣學生的思辨能力?

美國學生的發言或許多少有點詭辯的成份存在,

但是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他和華人孩子的不同:

思路靈活、論述清楚

面對師長仍能不卑不亢、勇於說理

仔細想想,即使是身為三、四十歲的年輕家長,

往往也從小受到儒家觀念的灌輸,

但是這樣的觀念,真的跟得上現在的時代嗎?

在凡事講求獨立思考的現代,一昧的向孩子講述這些老古版的故事,

會不會反而限制了他們的思辨能力呢?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怎樣才能培養出像故事中一樣,

「大膽思考、勇敢表態」的孩子?
標籤:
瀏覽次數:217    人氣指數:3717    累積鼓勵:175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印度河文明終結 肇因 200年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年輕人怨:1個台灣 2個世界
 
住戶回應
 
時間:2019-04-02 09:55
他, 50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9-04-02 09:49
他, 50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5-27 21:19
他, 55歲,新北市,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5-27 20:29
他, 42歲,新北市,醫療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5-25 17:34
他, 49歲,新北市,醫療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