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區來說,國中、國小教育屬地方政府管轄權責,主要負責單位為各縣市政府教育局,通常由國教、中教科等單位,在不違背教育部既定原則下做細部規劃。
在學區劃分上,是由各區公所在每年度三、四月間劃定學區,家長可詢問里鄰長,或根據居住里鄰別,至各縣市教育局、區公所網站查詢所屬學區。基於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台灣與美國相同,大架構上仍屬學區制,但仍有部分選擇彈性。
查閱各縣市學區一覽表時不難發現,雖然多數鄰里隸屬單一學校,但教育當局仍會依據人口、交通、學校位置、社區文化、政策考量等因素,規劃某些里鄰為兩所(或以上)學校的「共同學區」,家長與學生可以根據意願,在限定內的幾所學校進行選擇。如以台北市南港區中研里為例,就是舊莊、胡適、南港與白雲四所國小的共同學區,住在中研里的家長,可以讓孩子在這四所學校中,選擇一所合意的學校就讀。
另外,也有些學校歸屬於「開放學區」或「自由學區」學校。這些學校,通常地處偏僻或坐落郊區,學區人口嚴重外移,自有學生招生不足的情況下,教育主管機關劃定出一個更大範圍的地理區域,只要戶籍設於此範圍內,家長均可選擇就讀。開放或自由學區制度,對偏遠小校而言可避免被裁撤、整併,也是發展多元教學理念的轉機,這些學校通常也會致力發展自身特色,吸引家長遠道而來。
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林騰蛟也指出,雖然台灣屬學區制,但真正會受到「學區」限制的,「其實就僅限少數那十幾所額滿學校,」若非額滿學校,基本上在入學審核上,公立學校並不會太過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