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12125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馬雲語錄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如何對付愛打小報告的同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精神異常的被害妄想症病患?
作者: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日期: 2012.10.06  天氣:  心情:
什麼樣的人是精神異常的被害妄想症病患?

最直接的,就是把任何人都當成是對他有意傷害或加害的對象,因此疑神疑鬼,這樣的病患甚至於為了「保護自己」,進而不斷的以各種方式,先去騷擾身邊的人。

被迫害妄想型(persecutory type)常見的症狀有
1.「關係妄想」,以為別人講話就是講他壞話,別人一搖頭就是看不起他;
2.「被害妄想」,以為處處有人要害他、對他不利;
3.「被控制妄想」,認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別人的控制。
這樣的病人因受各種妄想的影響,表現得易怒、不安、敵視、多疑的行為。堅信自己受到迫害、欺騙、跟蹤、下毒、誹謗或陰謀對待等,病人往往會變得極度謹慎和處處防備,小小的事可能就被病人放大,變成妄想的核心,時常將相關的人納入自己妄想的世界中。

事實上,一個人是否正常,你從他日常生活的舉止,以及與同伴的互動中就可以看得出。精神異常者或是被害妄想症患者,他的身邊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固定的友人。

<如何因應>

對於這樣的精神病患者或被害妄想症患者,如果不能讓他被藥物或妥善的安養機構控制,將可能造成相當嚴重的問題。為了避免受到這樣的影響,最好的方式是是與他遠離。



妄想病人之護理
妄想病人之護理
一、定義:

  妄想疾病(Paranoid Disorder)是以妄想(Delusion)為主要症狀之精神疾病,其妄想是一種相當固定的,不容易改變的,有組織的,合乎邏輯的,但卻不符合事實的錯誤信念而成的錯誤思想。例:


迫害妄想(Persecutory Delusion):懷疑有人要陷害他,且深信不疑。
誇大妄想(Grandeous Delusion):相信自己是具有特殊能力或特殊影響力的偉大人物。
多情妄想(Erotic Delusion):常自作多情地相信有不少異性追求、愛慕,甚至於意圖誘惑或強暴她,而自己往往下意識地去誘惑異性。
嫉妒妄想(Jealous Delusion):毫無根據地懷疑配偶不貞、有外遇。
二、臨床表徵:


對人缺乏信任感。
個性敏感、固執、猜疑、嫉妒、過份看重自己…等。
常用合理化(Rationaliazation)、否定(Denial)以及外射(Projection)等心理防衛機轉。如圖:對人缺乏基本信賴 環境刺激孤立、懷疑、敏感合理化、外射妄想。
三、可能造成之因素:

(一)妄想狀況(Paranoid Conditions):

妄想性人格違常(Pat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人格特徵為過份敏感、多疑、呆板不知變通、過份看重自己,常指責他人。
妄想狀態(Paranoid States):常以迫害或誇大妄想為主要症狀。
(二)器官性腦症狀群(Organic Brain Syndrome):如老年期癡呆、腦梅毒而造成之性格改變或脫離現實之誇大妄想、被害妄想。
(三)中毒狀態(Toxic Conditions):慢性酒精中毒所產生之酒精性妄想狀態。通常為男性,特徵是過份自誇、嫉妒、懷疑配偶不貞之妄想。
(四)其他:如中年後之聽力受損,產生之猜疑及不信任。或在一陌生、壓力大、相當緊張的環境下,均易產生許多妄想型的症狀。
四、護理措施:

(一)重建病患對他人及外界之信任感-由建立良好之治療性人際關係開始。


採誠懇、尊重、信任之態度與其接觸。
讓其感受到被接受及被尊重:傾聽其妄想,不與其爭辯。
勿任意給予承諾,避免破壞信任感之建立。
採短暫、多次之方式探視,被動友善之態度與其接觸,尤以有被害妄想之病患,避免其安全感被威脅,而產生突發之攻擊行為。
避免在病人看得到卻聽不到之距離對病人指點、談話,以免引起病人誤會。
言談詞句儘量簡明扼要、清晰,避免猜疑。儘可能避免與病患不必要之身體接觸。
藉由一對一之方式,建立良好之信任感為基石,再漸次建立患者與他人之信任感,以增加其對外界環境之信任。
(二)獲得支持性或預防性之護理:


提供病患安全之環境及維護他人之安全:患者常因妄想之影響,而出現自傷及傷人行為。

密切觀察其言行,保持患者於工作人員視線範圍內。
確保單位之安全:隨時注意病患單位,若有危險物品,應予收回。
確保訪客物品之安全:向訪客解釋,勿攜帶危險物品,並予檢查。
除非必要,儘減少約束及監護之使用:患者內心充滿不安全感,對外界仇視、不信任。若予以強制約束,徒增其內心之不安全感,且破壞所建立之安全感。

獲得足夠之營養:患者常因被害妄想而出現拒食之情形。

鼓勵進食,與病友們共餐。
解釋伙食之製作過程。
若患者堅拒醫院伙食,可考慮包裝完整之食品。
注意輸出入量之平衡,並記錄之,必要時可與醫生討論,予以點滴注射或鼻胃灌食補充營養。

維護個體之清潔與適當之活動:

訂定日常生活作息表,共同約定,督促執行。
引導執行沐浴、更衣、洗頭,每週至少二次,必要時予以協助。
引導參與小團體活動,增加與病友之互動及對外界之信任。
避免過多的限制及過度強制。

獲得足夠之睡眠:

防止其他病友之干擾,所造成之不安。
夜間可留床頭小燈,增加其安全感。
必要時,可予睡眠藥物。
(三)減少妄想及不適當之行為,並增加與現實之接觸:


採傾聽之態度,瞭解其想法,接受其想法,但不認定其妄想,亦不與其爭辯。
引導參與活動,鼓勵看雜誌、閱報等,以轉移對妄想之注意,並引與現實接觸。
適時對其妄想採懷疑態度,讓其對妄念動搖。
適時指出事實及不適切之想法,讓其暸解妄想之不真實性。
引導糾正不適當之行為,使能符合社會規範。
教導與妄念共存,使不影響日常生活。
(四)出院前衛教:


強調定期門診追蹤及按時服藥之重要性。
給予家屬心理支持,使能接納並協助患者適應社會生活。
教導尋求適當之社會資源,必要時轉介居家照顧小組。
教導家屬有關預防疾病再發之知識,必要時由醫生協助,共同給予衛教。
標籤:
瀏覽次數:2804    人氣指數:11924    累積鼓勵:456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馬雲語錄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如何對付愛打小報告的同事
 
住戶回應
 
時間:2012-10-22 11:05
他, 63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