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點滴-
心情、生活、省思、感動小故事
人文素養與生命深度
英代爾總經理--陳朝益(成大電機62)專訪
當一個人沒有人文思考、人文素養的時候,他就只是一個機器人,
欠缺生活品質的富裕度與豐富性(richness)。
物質上的富有,遠不如心靈上的富有來得重要。
從事高科技的人看起來好像很忙碌,但我們的忙碌是有節奏性的,
所以我不會覺得厭煩,我們曉得自己為何而忙。
這一路走來這麼長遠,支撐我們的是生命的力量,是生命的豐富性,
是人文的深度。
我的生命之旅中,有幾句鼓勵自己的話:
第一:學習是一種態度,我對自己的投資亳不吝嗇,
特別是在買書方面。
第二:我會給自己規劃許多時間讀書,為了要求讀書的效率,
我選擇付上代價,找間安靜恬適的茶藝館,
給自己很好的quality time去讀書。
讀書是一種讀者與作者間的對話,重點不在讀,
而是在思考到底手上這本書,對你而言,代表什麼意義,
你要去思考,懂得反饋(feedback)。
讀書重質不重量,我寧可一天只讀半本書或一本書,
然後好好告訴自己,讀完這本書,我的生命、行為思考模式,
會有多大的改變,進而增強自己生命的力量。
我在高中、大學時代就經常買書,舊書攤我也常去。
現在我都上網訂明天要出版的書,走在時代的最前端,
不斷跟著時代的腳步。
一個人懂得去學習,懂得自己到底要什麼,是很重要的。
讀書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思考,因為在思考的過程中,
你會對自己有commitment(承諾),來採取行動改變你的行為。
讀書最重要的是將書本裡的東西吸收變成你的。
人生導師,廣開視野:
另外,我給予在學的人的建議是:多參加社團活動,
或者找尋人生的導師。我們有所謂人生中的導師,
請他觀察我的行為,給我意見,人生中這一件事是很打緊的,
通常一個人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人生導師(mentor)。
一輩子的朋友,相互淬勵:
透過你的學習network,和與你興味相投的人連結,
這些人會對你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
社會不斷變化,你必須去掌握的部分,其實就是思考邏輯的精準度,
其實思考邏輯也在不斷改變,真正不變的是學習。
Σ社及後期的幾個社團,對我受益良多的是:
第一:這些朋友的思考及談論的主題,跟我蠻相近的,
這是一種思考及辯論的淬勵,辯論的結果,我已經不記得了,
但當中思考邏輯、思考方法及過程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而這些朋友,我們已經有很多年沒見了,
但我可以保證走在路上絕對可以認出他來;這是終身的朋友,
不會因為外表的蛻變而有所質變,
這是人格特質讓我們終其一生強烈地相互吸引。
我有很多的朋友,我們彼此互相幫助,share我們的ideas,
而這些朋友不見得常在我身邊,可能五年十年都沒碰面,
但是見面的話,就一見如故,心裡的感動很深,這是一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