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96300
 莫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情之虧】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光之彩。叁月手札】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神之殤】
作者: 莫非 日期: 2014.05.21  天氣:  心情:

 
 
 
 
 





.
.
.
 
 
 


 
 
犬貓氣短 龜鶴壽長
語若縈息 呼短納長
緩若魂凝 氣促神殤
念沉若定 悠然涵廣
息襲若急 命復悽滄
識聚心寧 福緣無相
 
拈指徐徐若觀音
低眉無動斂冥王


阿賴怎墜悲慈淚
輕輕曾越天河長
 
語默眸竟情何動
執手脈脈忘八荒


靈犀若望凝朱唇
叁生何須羨鳳凰


.
.
.
 
 
 

 
 


.
.
.
 
 










*







本文介紹的是抽象概念。關於物質的狀態,請參看「氣體」。


「氣」重定向至此。關於中文部首,詳見「氣部」。




 


中醫學





中醫理論


氣 - 陰陽 - 五行


臟腑 - 經絡


望聞問切 - 辨證論治


四氣五味 - 君臣佐使


治療方法


中藥 - 針灸 - 推拿


導引 - 氣功


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 - 神農本草經


難經 - 傷寒雜病論


基礎學科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 - 方劑學


溫病學 - 針灸學


中醫史 - 各家學說


臨床學科


中醫內科 - 中醫外科


中醫婦科 - 中醫兒科


針灸科 - 骨傷科


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喉科


民間療法


推拿 - 刮痧 - 拔罐


其它


中醫學家列表


祝由十三科 - 馬醫科



氣是中國哲學、道教和中醫學中常見的概念。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將氣的概念抽象化,成為天地一切事物組成的基本元素,有著像氣體般的流動特性。人類與一切生物具備的生命能量或動力,也被稱為是氣,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均是氣的運行與變化的結果。中醫學認為,氣是人體的第一道防護線,聚於體裡保護著臟腑,而流散發於膚表以防外邪侵入而導致疾病發生。


目錄


1 字源
2 中醫學
3 中藥學
4 現代解釋
5 相關條目
6 參考文獻

6.1 引用
6.2 期刊文章
6.3 書籍


7 擴展閱讀


字源
氣源自於古字气,最早是雲氣的意思,是個象形字[1],有呼吸、氣息的意思[2],也有米飯的意思[3]。其很快被引申,具備天氣、氣候、節氣、氣味乃至於風氣、流行等等意思,也發展出許多異體字,如炁、餼,在唐朝之後逐漸定型為氣。
至宋代之後,道教思想家為了區別先天的氣與後天的氣,採用古字「炁」來代表先天的氣,代表無極,氣則被當成是後天的氣,為太極。這兩個字的意義又被分開。但是除了道教文獻之外,通常都以氣來概括。
中醫學
氣是中醫學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氣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藏於血中,可運行於血脈之外,可聚集於穴位之中,在內維繫臟腑功能,在外濡養皮肉筋 骨,可用於修復組織器官,抵禦外邪。用於濡養功能的氣稱榮氣,用於防禦功能的氣稱衛氣。分布於經絡之中的氣稱經絡之氣,分布於臟腑的稱臟氣或腑氣,如分布 於心的氣稱心氣,分布於胃的氣為胃氣。聚集於胸部的稱宗氣,聚集於小腹丹田部位的稱元氣,生命活動正常運行的氣稱正氣,致使生命活動運動不正常的氣稱邪 氣,維繫身體功能供應能量的氣稱谷氣,臟腑正常功能產生與生髮之氣稱真氣。
氣的外在生命活動表現稱為神,有氣者為得神,無氣者無神,少氣者少神,氣足者神全。
氣在穴位中運行與停留,穴位又稱氣穴,穴中之氣由經絡所生髮,經絡之氣由臟腑所生髮。臟腑之氣始源於脾胃中的食物與肺系呼吸之氣。針灸通過調節穴位之氣來調節經絡或臟腑之氣,藥物多通過調節臟腑之氣來調節臟腑經絡。
氣可轉化為精,藏於五藏之中,或藏於骨髓之中,以供不時之需。精可化為氣,氣可化為神。道家斂神以集氣,斂氣以藏精,用於延緩衰老。
氣的運行受天氣變化,七情六慾,飲食房事等的影響,從而生病。中醫治病在於調氣。
氣又分陰陽,運行於臟器及其相應經絡之中的氣稱陰氣;運行於腑中及其相應經絡之中的氣稱陽氣。
中藥學
氣味,味道:在中藥學中,指含有揮發性物質的藥物的特殊氣味。
現代解釋
1959年,秦伯未提出「氣的物質說」。(詳見秦伯未《中醫入門》)[來源請求]1962年,羅石標提出「氣的功能說」[4]。同年,(1962年),危北海提出『氣的兩義說』。[5][6]另外,還有李德新的「氣是物質與功能的統一說」、黃坤儀等的「人體氣場說」、李梢等的「氣與熵流說」,及吳邦惠的「氣的序參量說」。[來源請求]
1996年,鄧宇等認為中醫的氣是現代生物學已經發現和尚未發現的生命活性三要素:「信息-能量-物質」流的統一體。[7].氣集合、氣元素。[8]
血液循環共振理論認 為在血液循環的俱共振的現象,血管有其特定的共振頻率,器官及穴道同樣有其特定的共振頻率。器官或穴道與動脈因為耦合振動進而產生分頻現象。人體器官系統 都有各自的頻率,把相同諧波共振的器官歸為同一類,則自然得到內臟與經絡關係。五臟及其經絡歸屬低頻,故屬陰;六腑及其經絡,歸屬高頻,故屬陽。「氣」由 共振之理論看來,就是心臟所打出來壓力能量的表現,當某器官系統氣不足,則壓力亦為不足,器官中微小動脈括約打開時,血液就無力量再射入微血管中進而營養 組織,所以此器官系統就會因氣不足而缺血,自然就缺乏營養,缺氧及抵抗力等,進而造成代謝之廢物累積,累久而之,人體百病皆可由此而來。[來源請求]
氣從未被正統科學證實過,所以有人建議,如果氣是在期待下出現的,就是自我暗示作用;如果在非預期之下出現,可能是腦部感覺皮質區的電訊流動,而不是皮膚下的神秘能量流動[9]。
相關條目

氣功
氣學
張載 (子厚)
羅欽順
物質 (-dynamics)
氣 (印度醫學)

參考文獻
引用


^ 《說文解字》:「氣,雲氣也,象形。」
^ 《集韻》:「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 《說文解字》:「饋客芻米也,從米氣聲。《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矦。』」
^ 羅石標,也談氣[J],中醫雜誌,1962年,(3): 26-27
^ 危北海,「氣」在祖國醫學中的應用[J],中醫雜誌,1961年,(3): 31-33.
^ 危北海,答「也談氣」[J],中醫雜誌,1962年,(3):27-29
^ 鄧宇、施仲源、單寶祿 氣功外氣的本質:「信息-能量-物質」統一的廣義物質波,亞洲醫藥, 1996
^ 鄧宇,朱栓立,徐彭 等, 中醫氣的現代實質與氣的定量:氣集、氣元,《數理醫藥學雜誌》 2003年第16卷第4期,346-347
^ [1]


期刊文章

危北海,「氣」在祖國醫學中的應用[J],中醫雜誌,1961年,(3): 31-33
羅石標,也談氣[J],中醫雜誌,1962年,(3): 26-27
危北海,答「也談氣」[J],中醫雜誌,1962年,(3):27-29

書籍

王唯工,氣的樂章: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中醫與人體的和諧之舞,大塊文化出版社,2009年

擴展閱讀
研究書目

小野澤精一等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分類:

中國哲學
道教
中醫理論
中國思想
活力論

 
黃帝內經

(來自 黃帝內經 的重新導向)




 


中醫學





中醫理論


氣 - 陰陽 - 五行


臟腑 - 經絡


望聞問切 - 辨證論治


四氣五味 - 君臣佐使


治療方法


中藥 - 針灸 - 推拿


導引 - 氣功


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 - 神農本草經


難經 - 傷寒雜病論


基礎學科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 - 方劑學


溫病學 - 針灸學


中醫史 - 各家學說


臨床學科


中醫內科 - 中醫外科


中醫婦科 - 中醫兒科


針灸科 - 骨傷科


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喉科


民間療法


推拿 - 刮痧 - 拔罐


其它


中醫學家列表


祝由十三科 - 馬醫科



《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中醫理論著作,對後世中醫學理論的奠定有深遠的影響。相傳是黃帝與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師、鬼臾區、少俞等多位大臣討論醫學的記述,但傳統上多認為此書成書於戰國時期,但也有學者認為成書應在西漢中。


目錄


1 版本沿革
2 成書時間
3 成就
4 注家與注本
5 參見
6 參考文獻
7 外部連結


版本沿革
西漢漢成帝時,劉向等人曾大規模校理古籍,李柱國則負責校理方伎,原書目先載於劉向《別錄》,後載於其子劉歆《七略》,今二書已佚,但其目錄內容被東漢班固引錄於《漢書》〈藝文志〉中,後世仍可以推見其原貌。《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載有醫經、經方、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其中醫經有:

《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
《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
《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這是歷史上對《黃帝內經》最早的記錄,學者認為《黃帝內經》的編著及命名很可能是成自劉向之手。
在南北朝的時候,《黃帝內經》已經因傳抄及戰亂而散失,分成《素問》及《針經》兩種版本,分別流傳。最早對內經進行整理的學者,是晉朝的皇甫謐,他根據《素問》、《針經》及《明堂孔穴》,編著成《黃帝三部鍼灸甲乙經》一書。在《甲乙經》序中,他說:「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亦有所亡失。」
南北朝時出現了第一本為《素問》作校註的書,作者為全元起。全元起校注的《素問》本,北宋時尚存,以後便散失不見了。今從林億等所校訂的《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中,尚可看到全元起編排的卷目次第和少量注文。
唐初楊上善將《靈樞》、《素問》的條文,根據內容重新分類,編次成《黃帝內經太素》三十卷。此書雖然早於王冰,但流傳不廣,對於後世的影響較小,在宋朝時已經失傳。
《隋書·經籍志》中記載有黃帝素問九卷,梁八卷;黃帝鍼經九卷。這個版本應該就是全元起及楊上善所採用的底本,其中有許多重複及錯誤難解的地方,因此並沒有吸引很多醫家對它進行深入研究,在王冰本出現之後,就被取代了。
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內經版本,首推唐代王冰註釋的《黃帝內經素問》。王冰深入研究《素問》,對當時通行的版本提出批評[1]並決心進行整理,耗時十二年,在唐朝寶應年間完成出版。王冰以其師的「張公秘本」作為藍本,補入原本失傳的七卷,並參校其 它流傳版本的《素問》加以整理、註釋、編排次序,完成二十四卷的巨著。王冰將原來的內容用黑筆來寫,他加上的註釋用紅筆來寫,以區分原文與註釋之別。但在 後來百年的傳抄之下,紅字又被寫成黑色,何處為王冰註釋,又難以區分了。王冰補入第七卷的七篇大論-《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五常政大論》、 《六微旨大論》、《六元正紀大論》、《氣交變大論》、《至真要大論》是運氣學說的主要依據。
王冰版的素問,後經北宋林億等重新校著後,稱為《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又稱《新校正》本),成為最完整的《素問》善本,也是官方考試的依據。現今流傳的《黃帝內經》就是這個版本,金元明清的醫家,註解內經時,也都採用這個版本。
內經「刺法論篇第七十二」和「本病論篇第七十三」兩篇,在王冰註釋時已經失傳。北宋林億校正《素問》時,曾提及當時有《素問亡篇》的流傳,劉溫舒《素問入式運氣論奧》中附有此兩篇原文,署為《素問遺篇》。後世大多認為出自唐宋間人偽托。
成書時間
《黃帝內經》共十八卷,《素問》、《靈樞》各有九卷、八十一篇。內容包括攝生、陰陽、臟象、經絡和論治之道。其成書年代一向有爭議,大約是戰國至秦漢的作品。成書時間一般有三種流傳說法:

一、《黃帝內經》是「三墳之書」其中之一,有人認為是黃帝所寫,但黃帝年代各方面幾乎沒有任何留下資料說明當時的醫學背景,可信度非常低;
二、認為它是春秋戰國時候的著作,北宋程顥[2]、司馬光都持這種立場。

因一百六十二篇文章裡,從文字、語言、用詞、以及所涉及到的社會背景等角度,都不乏春秋戰國的背景。因春秋戰國長達數百年之久,確實可能包含多種觀點、不同習慣的內容。


三、認為《黃帝內經》非一時一人之作,成書時間約在西漢。

《黃帝內經》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漢書·藝文志》作者班固是根據《七略》刪其要而成;而《七略》是劉向、劉歆父子,作為圖書分類目類來主持的,分工校正方技類,而由李柱國來分工、校正醫書,時間是西漢成帝河平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年,而被認為《黃帝內經》最晚也要在公元前26年成書。最早是在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史記中記載不少當代醫學,如公乘陽慶、倉公、扁鵲等,但唯獨沒有記載更為重要的《黃帝內經》,所以被認為不可能早於寫《史記》的時代,司馬遷是在公元前99年入獄時撰寫了史記,從上述推論《黃帝內經》大約是在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
還有其它的旁證是,1973年,在馬王堆3號墓所出土的簡帛醫書有《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五十二病方》、《脈法》、《導引 圖》等14件醫書,而墓主是西漢初年封於長沙的軑侯利倉之子,下葬時間為漢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這些文獻較為簡略粗糙,例如只有十一經脈,而黃 帝內經是十二經脈,從理論的簡繁、完善程度上認為,十一經脈要早於十二經脈,也就是完備的《黃帝內經》的成書年代要晚於公元前168年。



《黃帝內經》各篇文章的時間差距,從文字、反映的社會背景、語言特點、音韻學特點來考據,前後時間可能相差幾百年之久。
成就
黃帝內經整理先人積累的豐富的醫療經驗,升華為理性認識,形成系統的醫學理論,並且進一步駕御醫療實踐,建立了中醫學臨床規範,成為中國傳統科學中探討生命規律及其醫學應用的系統學問。
2010年中國向「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評審委員會」提案據認公元1339年木板印刷,由胡氏古林書堂印刷出版,為當今世界上保存最早、最完好的版本。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評審委員會通過將這部文獻列入《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它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打好了結構框架,奠定了中醫學發展的基礎,所以中醫亦稱為「岐黃之術」。《黃帝內經》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這已經是預防醫學的理想。
黃帝內經影響了其後的中醫經典。如,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唐朝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等。
注家與注本

南北朝, 全元起, 《素問訓解》
唐朝, 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唐朝, 王冰, 次注《黃帝內經素問》
北宋, 高保衡/林億,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日本, 丹波元簡, 《素問識》《靈樞識》

參見

素問
靈樞
難經
針灸學

參考文獻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黃帝內經




^ 《黃 帝內經素問》王冰註序云:「而世本紕繆,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既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并吞而都 為一目;或問答未己,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雲世闕。重經合而冠針服,並〈方宜〉而為〈咳篇〉,隔〈虛實〉而為〈逆從〉,合(經絡)而為〈論要〉,節 〈皮部〉為〈經絡〉,退〈至教〉以先針。諸如此流,不可勝數。」
^ 《二程全書》程灝曰:「觀素問,文字氣象,只是戰國時人作,謂之三墳書則非也。道理總是,想當時亦須有來歷。」


外部連結

《黃帝內經》 維基文庫
丹波元胤《中國醫籍考》
王冰注《素問》之研究
廖育群:《重構秦漢醫學圖像》(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顯示]







中醫經典










分類:

子部醫家類
中醫典籍
針灸學
世界記憶名錄

 
 
靈樞經

(來自 靈樞 的重新導向)




 


中醫學





中醫理論


氣 - 陰陽 - 五行


臟腑 - 經絡


望聞問切 - 辨證論治


四氣五味 - 君臣佐使


治療方法


中藥 - 針灸 - 推拿


導引 - 氣功


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 - 神農本草經


難經 - 傷寒雜病論


基礎學科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 - 方劑學


溫病學 - 針灸學


中醫史 - 各家學說


臨床學科


中醫內科 - 中醫外科


中醫婦科 - 中醫兒科


針灸科 - 骨傷科


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喉科


民間療法


推拿 - 刮痧 - 拔罐


其它


中醫學家列表


祝由十三科 - 馬醫科



《靈樞經》,與《素問》合稱《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約成書於戰國時期,又稱《靈樞》、《針經》、《九針》。因其共有九卷又稱作《九卷》,在王冰之前又被稱作《九靈》,到王冰時候改稱作《靈樞》。北宋林億校正醫書時,《靈樞》已散失。史書記載,北宋時高麗國獻書,高麗國希望以《靈樞經》換取中國的《資治通鑑》,《靈樞》又重新傳回中國,但此版本由於北宋末年戰亂,已散失。
南宋紹興乙亥(1135年)史崧校定家藏本的《靈樞》九卷,增廣為二十四卷,刊行於世,成為現代流傳的版本。明代馬蒔編《靈樞註證發微》,是歷史上全注《靈樞》的第一人。從史崧獻書至今,經歷八百多年後,當時刊行的宋本,也早已亡失。刊本現存的最早版本是1339年元代胡氏古林書堂刊本。目前有關《靈樞經》的著作多以明代趙府居敬堂刊本為藍本。
外部連結

《靈樞經》全文

相關條目

黃帝內經
素問
針炙

  靈樞經是一個與中醫學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分類:

子部醫家類
中醫典籍

 
 
素問





 


中醫學





中醫理論


氣 - 陰陽 - 五行


臟腑 - 經絡


望聞問切 - 辨證論治


四氣五味 - 君臣佐使


治療方法


中藥 - 針灸 - 推拿


導引 - 氣功


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 - 神農本草經


難經 - 傷寒雜病論


基礎學科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 - 方劑學


溫病學 - 針灸學


中醫史 - 各家學說


臨床學科


中醫內科 - 中醫外科


中醫婦科 - 中醫兒科


針灸科 - 骨傷科


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喉科


民間療法


推拿 - 刮痧 - 拔罐


其它


中醫學家列表


祝由十三科 - 馬醫科







金朝時出版的《黃帝內經素問》。 全文閱讀


《素問》,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約成書於戰國時期。釋名:「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於岐伯也。」
《素問》記載了黃帝與岐伯的對話,以黃帝問而岐伯答的形式記載,褚徵在《褚氏遺書》說:「素問者,黃帝與歧伯、鬼臾區、伯高、少師、雷公 六臣平素問答之書,即《本紀》所謂諮於岐伯而作《內經》是也。此書出於岐伯者多,玫《本紀》不及諸臣耳。」主要闡述解剖學、生理學及治療方法等。《素問》 原為九卷,八十一篇。與《靈樞》八十一篇合稱《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其中刺法論第七十二與本病論第七十三在新校正雲本篇亡在王冰之前,屬後人補遺之作。
南朝齊梁時期的全元起曾為《素問》作注,但是全元起本亡佚於南北宋之交。[1]
至唐代,王冰對《素問》進行了編次和註釋,是為《增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共二十四卷,在北宋經林億等人校正後遂廣為流傳。[2]
常見版本

黃帝內經素問,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 統一書號: 14048-2722
黃帝內經素問校注語譯,郭靄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ISBN 9787530821145
黃帝內經素問,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ISBN 9787117067225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影宋本),學苑出版社,2009. ISBN 9787507731682
《素問》全元起本研究與輯復,段逸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ISBN 9787532357536

參考文獻


^ 論《素問》全元起本的學術價值
^ 內經講義,程士德,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 ISBN 7532302172


相關條目

黃帝內經
靈樞

 
 
 
難經





 


中醫學





中醫理論


氣 - 陰陽 - 五行


臟腑 - 經絡


望聞問切 - 辨證論治


四氣五味 - 君臣佐使


治療方法


中藥 - 針灸 - 推拿


導引 - 氣功


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 - 神農本草經


難經 - 傷寒雜病論


基礎學科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 - 方劑學


溫病學 - 針灸學


中醫史 - 各家學說


臨床學科


中醫內科 - 中醫外科


中醫婦科 - 中醫兒科


針灸科 - 骨傷科


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喉科


民間療法


推拿 - 刮痧 - 拔罐


其它


中醫學家列表


祝由十三科 - 馬醫科



《難經》是中國古代醫學著作《黃帝八十一難經》的簡稱,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難經》書名的含義,有二種解釋:以難字作為問難,另以難字做為難易來解讀。難,讀音為「ㄋㄢˋ(nàn)」。《難經》是闡發《黃帝內經》的疑難和要旨的第一部書。後世將其列為中醫四大經典之一。
作者
作者及成書年代不詳。《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及《漢書·藝文志》均未載本書。《傷寒雜病論》及《隋書·經籍志》雖提及本書,但未言作者姓名,直至唐楊玄操《難經注》和《舊唐書·經籍志》才提出本書作者為戰國時秦越人(扁鵲)。從書的內容看,成書當在東漢以前,大約撰於西漢時。[1] 另據學者依據劉基《郁離子》關於戰國時人言論的記載,推算「《素問》、《難經》成於楚懷王以前」。[2]
內容概要
本經以分篇方式共計八十一篇稱八十一難,約一萬二千字。以闡述中國醫藥基礎理論為主。可分為六大主議題依序為:

脈學:一至二十二難
經絡:二十三至二十九難
臟腑:三十至四十七難
疾病:四十八至六十一難
腧穴:六十二至六十八難
針法:六十九至八十一難

難經在《內經》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尤其是「獨取寸口」的脈診法、對經絡和臟腑中命門、三焦、腎間動氣、奇經八脈等的論述對後世影響極大。
參考文獻

^ 中國醫學史,甄志亞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6月第2版
^ 關於劉基《郁離子》以及東周時代的重新認識,朔雪寒。http://www.cos.url.tw/ew/myrd002.htm


《難經經釋》·清·丁錦 著
《難經正義》·清·葉霖 著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難經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難經本義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難經正義




分類:

子部醫家類
中醫典籍

 
 
 
臟腑

(來自 臟象學說 的重新導向)

維基百科的醫學內容只供參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任何健康問題,應諮詢專業的醫護人員。






本條目不符合維基百科的品質標準,需要完全重寫。
請在討論頁中討論相關議題,並參考更優秀條目寫作指南。



臟腑(或五臟六腑)是中醫對內臟的總稱。根據《素問‧五臟別論篇》,「臟」指的是人體內的五臟,即:肝、心、脾、肺、腎,主要功能為受乘和傳化水穀並積存精氣;以及六腑,即: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主要功能為生化和蓄存精氣。


目錄


1 中西醫之辨
2 陰陽五行下的臟象學說

2.1 五臟
2.2 六腑


3 現代藏象

3.1 藏象五系統

3.1.1 心系統
3.1.2 肝系統
3.1.3 脾系統
3.1.4 肺系統
3.1.5 腎系統




4 註釋


中西醫之辨
中醫的臟腑,與西醫提出的臟腑的生理結構並非相同。「象」指的是五臟六腑發揮功能時所呈現的表象。結合陰陽五行及臟象學說,五臟六腑的機能,可視為一種「表裏對立」和「生化剋制」的作用,以「臟」為「裏」,以「腑」為「表」,並歸納出各個臟腑的表裏對立關係;若整合臟腑於陰陽學說,則相對於腑時,臟屬陰。根據《素問‧金匱真言論篇》,「肝、心、脾、肺、腎皆為陰也。」
此外,除了五臟,「心包絡」亦為臟,於六腑中的三焦相表裏;由於病理變化與心相似,亦常於針灸以外的醫術中視為心的外圍,故亦歸屬於心。還有腦、髓、骨、脈、子宮(女子胞),統稱為「奇恆之腑」,由於它們功能似臟非臟,似腑非腑,形同於腑,其功能又似臟,故取此一統稱。
臟腑在生理上的功能特點具有指導臨床實踐的意義,如臟有病多見虛證;腑有病多見實證;臟實者可瀉其腑,腑虛者可補其臟。每個臟腑各有它的功能活動,並通過經絡、營衛、血氣等彼此連絡及互相協調平衡以維持生命。
陰陽五行下的臟象學說




根據五行學說臟腑間的相生相剋關係


五行對應五藏,在先秦兩漢時代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管子》認為,脾木、肺水、腎金、肝火、心土[1]。古文經家認為,脾木、肝金、火肺、腎水、土心。今文經家認為,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腎水[2]。
黃帝內經採用今文經家的說法,形成後世中醫傳統。
五臟
五臟分別與五行對應,即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腎水。各臟器又有個號的相生、相剋關係,並依次序產生連續的關係:

五臟的相生關係: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


五臟的相剋關係:肝剋脾、脾剋腎、腎剋心、心剋肺、肺剋肝。

根據陰陽學說,每個臟器又可根據其生理活動,分為陰陽兩類狀態,且兩個狀態必須協調,臟器才能正常運作;否則便有可能影響臟器本身的功能,若按上述五行的對應,陰陽失調更會進一步影響其他臟器的正常活動。
六腑
六腑對應經絡中的陽經,如足陽明胃經、手少陽三焦經等。
現代藏象
藏象五系統
鄧宇提出現代廣義的藏象五系統: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3][4] [5][6][7] 。
此[分形]系統以西醫的「臟器」為「點」,中醫經絡,西醫的各種管道、通路為「線」,即自相似的「點-線狀」大系統, 五行,五系統,五臟,五腑(六腑),全息,五指(趾),耳(穴),五華,五液,五志,五味,五色,五官...等分形五系統。此「點-線」分形結構,不是局 限在歐幾里德幾何的0維,1維的整數維,是幾何維數2點幾=[分維],已經有立體「體」的概念,各子系統如下
心系統
《內經》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主神志,主血脈,主汗,開竅於舌等。位於胸腔之內,斜位於胸腔中縱隔內,膈膜之上,兩肺之間,2/3位於正中 線左側,1/3位於正中面右側,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形似倒垂未開之蓮蕊,外有心包護衛。心為神之舍,血之主,脈之宗,在五行屬火,為陽中之陽,起著主宰人 體生命活動的作用。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在小腸與心之間相互絡屬,故心與小腸相為表裡。
肝系統
肝主疏泄,魂之處,藏血,其華在爪,其充在筋,開竅於目,在志為怒,在液為淚,肝與膽相表裡。《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表現在調節精神情志,促進消化吸收,以及維持氣血、津液的運行三方面。肝位於上腹部,橫膈之下。
脾系統
脾土藏,統血,謂之主,開竅於口,主肌肉,運化水谷,主升清,後天之本,主四肢其華在唇,統血益氣,在志為思,藏意生思,思傷脾。在液為涎;藏營, 司運動,與胃相表裡。在解剖上,中醫的脾是倉廩之官,沒有具體的位置,一般認為是抽象化的臟器。分形的產物,虛解剖,實功能的單元。
肺系統
腎系統
註釋


^ 《管子》卷14〈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鹹主肺,辛主腎,苦主肝,甘主心。」
^ 許慎《五經異議》:「今文尚書,歐陽說: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古文尚書說,脾,木也;肺,水也;腎,金也;肝,火也;心,土也。」
^ 鄧宇,朱栓立,徐彭等,經絡英文新釋譯與實質,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0,20(8):615
^ 鄧宇,等; 藏象分形五系統的新英譯,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9年
^ 鄧宇等,數理陰陽與實質,數理醫藥學雜誌 1999年。
^ 鄧宇等,陰陽的科學本質及數理化建構,< <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 >1998,2:59-61).
^ 鄧宇等,中醫分形集,< < 數理醫藥學雜誌 > > ,1999









[隱藏]







臟腑



 


五臟

肝木 · (心火 · 心包絡(en:Pericardium (Chinese medicine)))  · 脾土 · 肺金 · 腎水






 


六腑

膽 · 小腸  · 三焦  · 胃 · 大腸 · 膀胱



 


奇恆之腑

腦 · 髓 · 骨 · 脈 · 膽 · 女子胞










分類:

中醫理論

 
 






















標籤:
瀏覽次數:451    人氣指數:1451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情之虧】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光之彩。叁月手札】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