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96300
 莫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Cast Away。情之墜】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情之過】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若無心】
作者: 莫非 日期: 2014.05.25  天氣:  心情:

 
 
 
 
 





.
.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佛教典籍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譯者:鳩摩羅什
 
 






民國江味農居士校定本(依唐柳公權書於燉煌石室之版本),加魏譯「爾時慧命須菩提」至「是名眾生」六十二字。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南朝梁昭明太子分則




敦煌出土的《金剛經》,唐咸通九年印制,現存於倫敦大英圖書館。




目录


1 正文

1.1 法會因由分第一『說法聚會,由此起因』
1.2 善現啟請分第二『善現長老,啟請佛訓』
1.3 大乘正宗分第三『最大之乘,最正之宗』
1.4 妙行無住分第四『奧妙之行,本無住著』
1.5 如理實見分第五『自如之理,乃見真實』
1.6 正信希有分第六『生正信心,最為希有』
1.7 無得無說分第七『空則無得,寂則無說』
1.8 依法出生分第八『諸佛之法,依此生出』
1.9 一相無相分第九『只此一相,本來無形』
1.10 莊嚴淨土分第十『成就莊嚴,淨明心地』
1.11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修無為福,勝於布施』
1.12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受持正教,天人尊重』
1.13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當如此法,承受奉持』
1.14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離諸形相,自得寂滅』
1.15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受持此經,功德無量』
1.16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若能清淨,業障盡消』
1.17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成佛究竟,本無我相』
1.18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萬法歸一,更無異觀』
1.19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法身遍界,通化無邊』
1.20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色相皆妄,離妄見性』
1.21 非說所非分第二十一『法無可說,所說非法』
1.22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悟性空故,無法可得』
1.23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以清淨心,行諸善法』
1.24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福智甚大,無物可比』
1.25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聖凡同性,化無所化』
1.26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清淨法身,非屬相貌』
1.27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依法修持,不應斷滅』
1.28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一塵不染,何貪何受』
1.29 威儀滅靜分第二十九『真性寂靜,不假威儀』
1.30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一合之理,實無有相』
1.31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如此知見,法相不生』
1.32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應現設化,亦非真實』


2 外部链接


正文
法會因由分第一『說法聚會,由此起因』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善現長老,啟請佛訓』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 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大乘正宗分第三『最大之乘,最正之宗』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妙行無住分第四『奧妙之行,本無住著』
「復次,須菩提!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如理實見分第五『自如之理,乃見真實』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正信希有分第六『生正信心,最為希有』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無得無說分第七『空則無得,寂則無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依法出生分第八『諸佛之法,依此生出』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 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無相分第九『只此一相,本來無形』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 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莊嚴淨土分第十『成就莊嚴,淨明心地』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修無為福,勝於布施』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 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受持正教,天人尊重』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 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當如此法,承受奉持』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 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離諸形相,自得寂滅』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 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 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 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受持此經,功德無量』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 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 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 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 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若能清淨,業障盡消』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 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 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 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 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成佛究竟,本無我相』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 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 『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 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萬法歸一,更無異觀』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 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法身遍界,通化無邊』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色相皆妄,離妄見性』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何以故? 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 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非說所非分第二十一『法無可說,所說非法』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 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悟性空故,無法可得』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 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以清淨心,行諸善法』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福智甚大,無物可比』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 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聖凡同性,化無所化』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 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清淨法身,非屬相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依法修持,不應斷滅』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一塵不染,何貪何受』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威儀滅靜分第二十九『真性寂靜,不假威儀』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一合之理,實無有相』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 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 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如此知見,法相不生』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應現設化,亦非真實』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外部链接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經校勘記 江味農居士著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3年1月1日之前出版。





分类:

鳩摩羅什
佛經
PD-old

 
 
 
 
 
六字真言







此網頁中使用了婆羅米系文字。若您的系統缺少相關的顯示支援,可能會出現問號、方塊、錯位的母音符號,或者無法顯示合體字。








以梵語悉曇文書寫的六字真言。






以藏文書寫的六字真言。






位於西藏布達拉宮外一塊岩石上的六字真言刻字。


唵嘛呢叭咪吽(梵文:ॐ मणि पद्मे हूँ,oṃ maṇi padme hūṃ;藏文:ཨོཾ་མ་ཎི་པ་དྨེ་ཧཱུྃ),又名六字真言或六字大明咒,是佛教裡最常見的真言(mantra),是觀世音菩薩願力與加持的結晶,故又稱為觀世音(藏文:སྤྱན་རས་གཟིགས་)(四臂白觀音)的心咒,經上說:「此六字大明陀羅尼(註:六字真言),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脫」。六字真言除了刻在石上,亦多刻在轉經筒上。


目錄


1 發音
2 各地轉寫
3 代表涵義

3.1 真言出處:《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的解說
3.2 九世班禪的解說
3.3 十四世達賴的解說
3.4 金剛上師諾那呼圖克圖的解說
3.5 Gen 仁波切的解說
3.6 桑吉銀登仁波切的解說
3.7 Donald Lopez 的解說
3.8 Karma Thubten Trinley 的解說


4 參考文獻
5 相關條目
6 外部連結


發音
在藏文中,oṃ maṇi padme hūṃ受到藏文拼讀發的影響,發為藏語拼音:om ma ni bê mê hum。由於不少人受藏式梵文的影響,把漢字的「叭咪」注音為近似的bei mei。但實際上,漢字的唵嘛呢叭咪吽翻譯不是源自藏文。而是直接來自梵語。
各地轉寫
此真言有多種形式的語言轉寫,視佛教徒、學派或其上師如何教授而定。
常見的轉寫方式如下:

IAST:Oṃ Maṇi Padme Hūṃ
藏語:ༀམཎིཔདྨེཧཱུྃ།(藏語拼音:Om Ma Ni Pê Mê Hum)
蒙古語:古 ᠣᠧᠮ ᠮᠠ ᠨᠢ ᠪᠠᠳ ᠮᠡᠢ ᠬᠤᠩ Oëm ma ni bad mei qung Ум мани бадмэ хум ᢀᠤᠸᠠ ᠮᠠ᠋᠎ᠠ ᠨ᠋ᠢ ᠪᠠᠳᠮᠧ ᢀᠾᠤᠤ uwaṃ maa ni badme huuṃ
漢語: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




標籤:
瀏覽次數:430    人氣指數:1030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Cast Away。情之墜】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情之過】
 
住戶回應
 
時間:2014-05-25 17:15
他, 54歲,台中市,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