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萬里遙,誰寄相思苦?
舉頭望月月不語,淚眼朦朧,望斷歸鄉路。
秋水眠月影,何處是歸舟?
彎月似舟載魂歸,一路詩酒,醉墨吟千秋。
——青蓮攬月.碧水魂歸抱月眠 (靈溪)
自從飄然落下凡塵的一刻,思念的種子就深埋在心裡。
所有種子的共性,就是生根、發芽,破土而出,思念也不例外。所以,思念注定了成為塵世輪迴裡生生世世難以治癒的頑疾。
種子紮根在心裡,汲取生命的水分,根鬚,向心靈深處一寸寸延伸;枝葉,朝着頭頂的蒼穹一點點成長。從最初的生根、發芽,破土而出,到後來的兩極延伸,過程中每一分每一毫的細微變化,都伴隨着一種刻骨銘心的感覺,這種感覺叫做疼痛。
這疼痛並非不可醫治,只不過那止痛藥,卻不在塵世裡。傳說中,只有嫦娥服下靈丹,奔月而去,這個日子因此成為凡塵裡眾多生靈寄託思念的一個重大節日。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望梅,不能止渴,望月,又豈能止痛?人們在這個日子裡,以呻吟來緩解真實的疼痛,誰能以文字的形式,把相思成疾的心碎之痛表現到斷魂的極致,人們就會在每年這一天的月光裡,千百次吟誦傳唱,使之成為萬古流傳的佳句,而詩人也因此流芳百世。
從這些斷魂心痛的呻吟裡,我們依稀看到,唐詩裡走來舉杯邀明月,醉墨吟千秋的太白詩仙,他最終魂歸碧水,仰臥憩息在月光的懷裡;看到宋詞裡走來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東坡居士,比之李白,他是人,不是仙,因此浪漫而不失理智,知道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非凡人所能居。他有自知之明,深知以自己當時所在境界,縱然乘風,亦難歸去。
中秋思念的故土,遠在大穹深處,凡塵裡的思鄉情結,誰開解?倦客月下起舞的憔悴清影,誰看見?飲者月下吟唱的無淚悲歌,誰靜聽?紅塵裡生生世世流離漂泊,孤苦無依的魂靈,誰救贖?
在一世世的輪迴中,無數次仰望蒼穹,仰望生命最初的源頭,然而舉頭望月月不語,千絲萬縷纏繞心頭的迷惑,該去問誰?
難道親人,已將遊子忘懷?可為什麼,每當絶望,夢裡卻相聚相依?冥冥夜空,一種來自天外的感應,隱約傳來,不絶於心,不絶於耳,那感應是希望的召喚,是慈愛的注視,他以光的速度穿越無限時空,向塵世裡不可計數的饑渴生靈走來。
等待,已成為最大的苦難。那遙遙無期的漫長,足以摧毀人的意志,從懷疑、絶望,到麻木、放棄,以致忘記,最後客死異鄉!龐大的宇宙空間裡,一粒塵埃中的塵埃,不能魂歸故里,只能懸浮於無邊無際的孤獨與落寞中,這是多麼不可想像的恐懼!
是那慈愛的光束,讓生命在等待的苦難中堅持,意志因神秘能量的加持而無限堅韌,直到迎來生命最初與最末的嚮往,在佛光中踏上歸途的一刻,我們甚至能聽到每一個微觀粒子在生命的海洋裡浸透了欣喜淚水的歡歌聲。
當初的一粒種子,經過千百世心之血淚的澆灌,思念已長成枝繁葉茂、高聳入雲的參天大樹。
曾經,月光寂寂,夜風習習。眼裡,秋水含悲,看不盡落葉飛絮,滿目淒涼。心裡,秋意凝霜,抹不去歲月滄桑,無盡蒼涼。
而今,月到中秋,人至不惑。星空朗朗,銀光如盤。心清似玉,明鏡無塵。菩提樹上,金果飄香。歸程悠悠,今生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