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949674
 sunnybo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天使的決擇(轉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孩子,你沒有被遺忘!(轉載)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文章共享--三國升官學‏(轉)
作者: sunnyboy 日期: 2007.09.27  天氣:  心情:
文章共享--三國升官學‏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26 期
作者:楊少強
掌握跳糟時機的賈詡:
棄強取弱換更大發展空間
曹操養了一大批聰明之士,在這群謀士中,有個人的來歷最特別:他一直換主子,名聲其實很差,但肚子裡的計謀卻似乎取之不盡,在戰陣上屢幫曹操出奇制勝,最後還只用兩句話就幫曹操決定了接班人選,還享高位壽終正寢,這個特別人物就是賈詡。

賈詡原先是在董卓殘部李傕旗下,董卓在當時人心中是個暴虐無道的屠夫,賈詡跟過這樣的主子,其名聲可想而知。

董卓被王允、呂布殺掉之後,李傕心生恐懼,想私底下落跑,當時身為李傕參謀的賈詡勸阻說:「你一丟開大軍逃跑,小小一個亭長就能把你抓起來,不如沿路收兵反攻,去為董卓報仇,成功了就可奪得大權;萬一失敗,再散伙落跑也不遲。」李傕照辦後,果然成功打跑呂布、殺了王允。

李傕事後雖封給賈詡一個小官做,但卻開始怕賈詡會用智謀來害自己,賈詡知道李傕不是可以長久事奉的主人,就跑到了同鄉人段煨底下當官。

賈詡的智謀當時已名聞遐邇,段煨怕自己被賈詡架空,賈詡也擔心總有一天會被段煨所害。正好在南陽有個叫張繡的將軍正缺謀士,想挖賈詡過來,這正中賈詡下懷。

當時有人勸賈詡說,段煨對你很好,不應該拋棄他。賈詡卻回答:「段煨生性多疑,怕我搶了他地盤,如果我離開他,他反而會鬆一口氣。而現在張繡又缺謀士,我去他那邊正適得其所。」後來賈詡投靠張繡,張繡也對他言聽計從。

當時北方兩大勢力曹操、袁紹正在對抗,他們不約而同都找上張繡,張繡認為袁紹強曹操弱,就想向袁紹投降,賈詡反而建議他投靠曹操。理由是:「現在袁強曹弱,我們一個小勢力去投靠袁紹,他底下人才濟濟,一定不稀罕我們;但是去投靠曹操,曹操現在比較弱,正想收羅人才,我們去一定會被重視。」張繡心想不錯,就投降曹操。
賈詡換了三個老闆,終於換到曹操底下,此後就一直在曹營服務,而賈詡在戰陣上各種狡詐奇謀,屢屢幫曹操建功,也真的讓人不敢輕視他的智慧。

曹操有次討伐關中軍閥馬超、韓遂,問賈詡的計策,賈詡說:「只有一個訣竅:讓他們自相殘殺。」曹操按他的建議,寫信給韓遂(曹操和韓遂是舊識),卻故意在信中某些關鍵文字處塗抹刪改,馬超知道曹操有信來,向韓遂要來看,卻發現信上一堆塗改痕跡,就質問韓遂。

韓遂說:「原信就是這樣,可能是曹操誤把信的草稿送來了。」馬超卻說:「曹操是聰明人,怎麼會犯這種粗心錯?應該是你怕我知道信裡面有什麼秘密,所以先塗掉不讓我知道吧?」於是馬超開始懷疑韓遂暗中和曹操勾結,雙方互信破裂,終於自己窩裡反大打出手,曹操再順勢出兵打垮兩人,一舉平定關中。

賈詡的智謀不僅屢在戰場上建功,他更只用短短兩句話就幫曹操決定了接班人選。曹操晚年要立繼承人,雖然按理應是年長的曹丕接班,但曹操卻比較喜歡較小的兒子、「才高八斗」的曹植。

有一次,曹操問賈詡:「我要選誰當接班人?」賈詡不答,曹操說你為什麼不回答,賈詡說:「我在想事情,所以不回答。」曹操問你在想什麼,賈詡回答:「我在想袁紹、劉表父子!」 袁紹、劉表父子都是因「廢長立幼」導致國內大亂,最後被曹操利用他們兄弟間的矛盾而一舉消滅,曹操對這兩對父子的事情了然於胸,聽完賈詡的話,曹操大笑,決定立曹丕當接班人。後來曹丕當上皇帝,知道賈詡有過此建議,還立賈詡當上三公之一的太尉。

賈詡雖然以智謀見長,但始終保持低調,閉門不交結權貴,連兒子和女兒的結婚對象,都不選豪門,因此一直到死,都備受曹操及曹丕父子禮遇。這也是「只重人才不問德性」的曹魏陣營特有的現象。

現代啟示錄:
中國大陸著名三國評論家陳華勝在《三國奇談》一書所說:錦上添花不易受人重視,雪中送炭才會讓人感激。這句話在轉換工作跳槽時,也值得參考。許多人跳槽時,常把當時最紅的公司當做第一志願,但最紅的公司往往已人才濟濟,就算自己加入也未必能脫穎而出;如果對自己的才能很有自信,投靠不是那麼紅、但未來發展潛力雄厚的公司,不但「邊際效益」較大,自己也能得到更大的發揮空間。
深諳敵人學的陸遜:
養敵自重更勝趕盡殺絕
劉備和關羽一世英雄,不過,卻慘敗在一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最後憂憤而死,這匹一鳴驚人以小勝大的黑馬,就是東吳的陸遜。
陸遜可以說是「名人殺手」:關羽當時威震中原,連曹操都被關羽的北伐大軍嚇得想遷都,但最後關羽卻是中了陸遜的計,而兵敗身死;在戰陣上打滾數十年的劉備,一開始東征孫權如秋風掃落葉,無往不利,但碰到陸遜後,卻丟盔卸甲,最後落荒而逃。
陸遜之所以能夠屢屢擊敗這些當時縱橫天下的梟雄,除了過人的智慧外,他忍辱負重以柔克剛的工夫也是重要原因。
在呂蒙還是東吳大都督時,一心想奪回被關羽盤據的荊州,但卻苦無良策,當時還未有威名的陸遜親自去見呂蒙,獻上了讓關羽「驕兵必敗」之計。後來呂蒙病重辭職,就是依陸遜的方法,推薦年幼無名的陸遜接手東吳和荊州邊境的相關防務,以鬆弛關羽心防。
陸遜接手後,先寫信給關羽,自稱才能不足,希望關羽手下留情,雙方當好鄰居等等,讓關羽以為自己是個軟腳蝦。關羽認為陸遜不足為患,因而專心北伐曹操,把原本防衛東吳的兵,都抽調到北方戰場。
陸遜探知消息,立刻寫信通知孫權和呂蒙,於是孫權派呂蒙和陸遜為前鋒,乘機策反關羽的大後方,並派兵一舉攻克荊州。關羽這時正和曹操打得如火如荼,聽到後方有變,雖然率軍回救,但終因兩面受敵,最後還是兵敗身死,這招計殺關羽可說是陸遜初試啼聲之作。
關羽死訊傳至蜀漢,劉備認為是被東吳害死的,因此在稱帝後第一件事就是進攻東吳。開戰後蜀漢大軍節節勝利,而當時東吳著名智將周瑜、魯肅、呂蒙等早已病亡,正是內外危急之時,孫權任命陸遜當大都督率兵抵抗。
當時東吳各部將對陸遜避免和蜀漢決戰、只會堅守的策略不服,因此不聽陸遜的調度,質問他為何畏戰,陸遜回答:「劉備節節勝利,銳氣正盛,我方出戰只是空損兵折將,只有讓對方求戰不得,消磨對方銳氣,然後再用計消滅。」但是眾將認為這都是推託之辭,陸遜召集諸將厲聲說:「主上認為我能忍辱負重,才把這工作交給我,以後誰不聽令,軍法從事!」
陸遜忍辱負重的避戰策略確實有效,蜀漢大軍遠道而來,拖了六個月還無法和東吳主力決戰,而劉備想故意示弱誘出東吳大軍以速戰速決,也被陸遜識破。蜀漢求戰不得,戰士開始有了倦怠感。
陸遜見時機成熟,命將士人手一隻火把,衝進蜀軍陣營放火,蜀漢沒料到東吳竟然主動出擊,又被火攻個手忙腳亂,潰不成軍,屍首塞滿江面,劉備勉強突圍才逃入白帝城,事後慨嘆:「我竟然被陸遜所辱,難道是天意?」
當時劉備的水陸軍物資全都喪盡,東吳諸將紛紛建議趁勝追擊,一舉活捉劉備,陸遜卻認為,要留劉備一條活路。因為當時北方曹丕正大集軍馬,如果在進攻劉備時,曹丕突然入侵,變成兩面受敵,不如留著劉備,以牽制曹丕,分擔東吳的壓力。
蜀漢當時因伐吳慘敗而元氣大傷,但卻因陸遜之計而得以保全,事後證明陸遜留下蜀漢是正確選擇:因為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姜維等主導蜀漢的外交政策,都是「東和孫權,北伐曹魏」,蜀漢之後不斷北伐中原,形成曹魏十多年來心腹大患。曹魏也為了應付諸葛亮不斷入侵,把各精銳將領都抽調到西線去防備蜀軍,東吳的壓力因此大減,這都多虧陸遜這段「保全蜀漢」的建議所致。
陸遜因為打敗了劉備而聲名大譟,劉備經此慘敗沒多久就去世,後來陸遜更被孫權拔擢為丞相。清朝文學家毛綸、毛宗崗父子認為陸遜受命於危難之際,最後讓國家轉危為安,比周瑜當時國家正處顛峰、順勢打敗曹操的難度更高,因此陸遜的評價應在周瑜之上。
《三國志》作者陳壽也對陸遜的謀略拍案驚奇。陸遜這個曾經備受輕視的書生,靠著過人的智慧與忍辱負重的工夫,在三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
現代啟示錄:
對敵人是否一定得趕盡殺絕?未必,有時利用它去牽制另一個更強大的敵人,自己再從中取利,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清末袁世凱不認真打垮革命黨,史家唐德剛認為這是袁要留著它和清廷作對,從中獲取自己的政治資本。這和陸遜不消滅劉備,留著他來牽制曹魏,東吳再來漁翁得利亦類似。有時「留下敵人」要比「消滅敵人」的好處更大。
甘於等舞台的趙雲:
關鍵時刻立功更能脫穎而出
趙雲是《三國演義》大肆渲染的蜀漢人物之一。但真實的趙雲既不像關羽、張飛一樣和劉備情同兄弟,也一直不算是什麼大官。
劉備打下益州和漢中地盤,自稱漢中王時,拜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為前後左右四將軍(三品),但趙雲只封了個翊軍將軍(五品),用現在話來說就是雜牌將軍,等到劉備稱帝時,關、黃已死,張飛升為車騎將軍,馬超升為驃騎將軍,趙雲呢?仍是翊軍將軍。後來劉備稱帝,上表勸進的甚至沒有趙雲的名字。
趙雲雖然不是個大官,但是,他在關鍵時刻往往能夠立下功勞,加上又十分「識大體」,提出的建議多是為整個國家著想,因此職位雖然不高,仍然得到劉備的肯定。
趙雲早期追隨劉備時,比較像是君王身邊的侍衛長或禁軍的隊長,有時還身兼貼身保鏢,這種職位是要由君王極其信任的人才能擔任的。
有件事可以說明劉備對趙雲的信任程度:當曹操追剿劉備時,劉備的雜牌軍在當陽長阪潰敗,妻離子散,有人跑來向劉備打小報告說趙雲投靠曹操去了,劉備順手拿起身邊手戟丟向那個人說:「子龍(趙雲的字)不可能背叛我!」沒多久果然見到趙雲抱著劉備的兒子阿斗回來。
正因為趙雲深得劉備信任,因此許多重要家事都會委託趙雲來處理,例如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而她帶了許多東吳的將吏過來,仗著夫人的勢頭縱橫不法。劉備認為趙雲個性威嚴穩重,必能管理好這些人。
後來孫權聽說劉備西征四川,想先把妹妹接回來,然後準備和劉備翻臉,孫夫人帶著劉備的兒子劉禪想回東吳當人質,幸虧中途被趙雲截獲,如果沒有趙雲,劉備的老婆兒子都在別人手上,其困境可想而知。
趙雲除了把劉備的家事管得好外,他在關鍵時做出的決定多從大局著眼,也讓人對他識大體的見識刮目相看。
在劉備剛奪下益州(四川)根據地時,當時跟著劉備打天下的將領都想著要海撈一票,於是建議劉備把成都的名田美宅都分配給眾將領做為犒賞。身為平定益州有功將領之一的趙雲,也是這個建議下的既得利益者。
但是,他卻勸阻劉備:「要犒賞有功將領,還是等到平定天下,將士們各返回家鄉後,再來論功行賞。而且益州人民近來遭遇戰亂,最好還是把田宅還給他們,讓他們安居樂業後,再來向他們徵稅,如此以充實國庫,最好不要把他們的財產都搶來,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慾。」劉備覺得有理,就聽從趙雲的建議。
在關羽中了東吳之計而被殺後,劉備為了報仇,稱帝後第一件事就是伐吳,當時諸葛亮勸劉備不可攻吳,趙雲也和諸葛站在同一邊。後來,諸葛亮北伐曹魏,卻因部將馬謖不聽調度,導致街亭慘敗,當時蜀漢大軍幾乎分崩離析,唯有趙雲的軍隊還保持完整。
諸葛亮在事後問了趙雲旗下的部將鄧芝:「其他部隊都潰不成軍,為什麼你們沒有?」 鄧芝回答:「因為趙雲親自斷後,軍需物資都沒什麼損失。」
諸葛亮想獎勵趙雲的功勞,於是把這些軍需物資都賞賜給他,趙雲推辭:「國家打了敗仗,我卻獲得賞賜,於理不合。還是把這些物資先存放在倉庫裡,等冬天將士有需要時再分發給他們。」諸葛亮盛讚趙雲識大體。
趙雲的官位雖不顯赫,處理的又多是劉備所託付的家事,但他不把這當做低賤的工作,屢屢在關鍵時刻立功,而他做出的建議也從大局出發,讓人對他識大體的胸襟印象深刻。最後在正史中,趙雲還是和關羽、張飛等大人物並列作傳。
現代啟示錄:
有些人被交代一些低層次的工作時,會覺得這些工作太簡單不願意做,或怕做了有失身分,因此意興闌珊。事實上,「舞台要靠自己創造」,雖然被分配到做小事,只要能在關鍵時刻立功,努力去完成也能做出大成績來。
陳華勝在《三國奇談》一書中認為趙雲職位太低,「我為子龍鳴不平!」但趙雲以一個位卑人輕的角色,卻救過小皇帝(劉禪)兩次,最後在歷史上能和當時大人物並列,說明了要闖出成績未必要靠著高官名位加持。
標籤:
瀏覽次數:64    人氣指數:864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天使的決擇(轉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孩子,你沒有被遺忘!(轉載)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