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王朝(阿育它雅)成立至滅亡時期共歷經四百年(西元1350年~1766年),
期間與緬甸、柬埔寨一直處於消長互換的局面,常常發生戰爭,
上座佛教已於此時在東南亞各國均已取得絕對優勢,宗教方面在和平時就互有僧團往來、迎請三藏等,
在戰爭時則常見毀寺與搶奪佛像、經書的情況,
因此泰緬兩國至今對彼此人民都仍有一定敵意,並到處可見因戰亂而留下的佛寺遺蹟,
如1431年泰人進攻柬埔寨造成柬人放棄吳哥城、遷都百囊奔(金邊),
1569年時緬甸第一次攻入大城並另立泰王,
1767年緬甸第二次攻佔大城並直接納為屬地,
大城佛寺幾近全毀、金佛等貴重物品全部搜括一空。
吞武里王朝是泰國史上最短的朝代,
只有一位君主──鄭信(Phya Taksin),
在緬甸滅亡大城的的半年後,他率領泰國人由羅勇反攻,收復失土後,
因大城已破敗不堪,遂遷都吞武里,
西元1775年甚至攻入清邁,大致底定現代泰國的疆域範圍,
他在位時除修復現今曼谷著名的黎明寺(Wat Arun)並大力輔助佛教,
並從永珍(老撾)再次獲得了現今泰國最有名,
供奉在大皇宮的玉佛,
鄭王晚年據說精神狀況不好,後遭臣民反叛,而結束了吞武里王朝。
但時至今日仍是泰國人特別尊崇的神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