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6日炮轟,正子攝影等健
檢費用昂貴,且全身掃瞄
得承受比X光高10倍到100倍的輻射劑量,醫院不應為牟利而推銷民眾
台灣平均每年有七萬多人被診斷為癌症,四萬多
人死於癌症,令人聞癌色變。
不少民眾對以檢查出癌症為號召、動輒數萬元的
貴族化健檢趨之若鶩,但和信
醫院院長黃達夫說,非必要地使用昂貴篩檢儀
器,可能過度暴露在輻射及
國內癌症專科醫院和信醫院醫師執筆出版《癌症
大祕密─醫師很想說、
你很想問的六十五個問題》一書。「貴族化健檢
真的有必要嗎?」篇章直指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近年各大醫學中心大力
推廣高價位包套健檢,甚至
列舉廿大癌症篩檢指標為號召。但目前國際醫界
公認具效益的癌症篩檢項目
只有大腸癌糞便潛血、腸胃癌內視鏡、子宮頸抹
片、乳房攝影及攝護腺
以目前各大健檢中心正夯的正子攝影為例,自費
檢查每次三萬多元;且因為
實在太精密了,幾乎都能在民眾體內發現可能是
癌細胞或腫瘤的「疑點」。
為了確認,病人又會「逛醫院」反覆檢查,甚至要求切片、穿刺等侵入性
檢查,搞得情緒焦慮不已。而正子攝影會釋放巨大輻射量、穿刺可能導致
傷口感染、肺切片可能引發氣胸風險,都常被刻意忽略。
黃達夫說,相關研究顯示,一千名接受正子攝影
者中,只有三人真正罹癌,
其他人不是偽陽性,就是全無徵兆。正子攝影應
用於追蹤確定罹癌者癌細胞
和信放射診斷科主治醫師宋成龍說,健檢項目應
視個人特殊的家族史或生活
習慣不同,在醫師專業評估下,量身推荐檢查項
目。醫院不應本末倒置,
宋成龍並說,一般健檢幾乎都少不了的電腦斷層,輻射線劑量是X光攝影
黃達夫強調,據衛生署統計,國人每年總醫療支出高達七千多億元,自費
醫療占卅七%、近三千億元,其中不必要的健檢
占相當部分,是醫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