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2451
 Lesley@Daxi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舊日記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嚮往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5% and 50%
作者: Lesley@Daxi 日期: 2013.09.11  天氣:  心情:
人,在寫自己時最難 



書寫好了 

還沒辦法具體表達自己寫這本書的種種感觸 

直到今早才寫出如下一段文字   



  2009年,自小撫育我的祖母突然去世。   

  在客家習俗中,八十歲以上的喪事當喜事辦理,不印白帖印紅帖,但我的內心卻始終覺得祖母走的太早,因為在她生前最後幾次的例行檢查中,我看到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的她,在醫院的檢驗數值比我這個孫女還要正常漂亮。   

  我在極短的時間內收拾悲傷,並且從一個凡事好奇沒有目標的混沌中年,生出一個明確肯定的目標:我想告訴所有渴望健康的人們,一個關於養生的另類思維,以及長壽健康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我沒有專業的醫學背景,也沒有傲人的學經歷,對於每個時期流行的養生方式,總會好奇嘗試,卻從來沒有認真信仰過其中一種,在我的內心,始終有個疑問:單一的吃某些食物或者長期做某一種運動,當真能為人們帶來恆常的健康與美好?坊間流傳種種簡化的養生信條,是否真的能為人們帶來心靈富足與快樂平和?      

  2013年初,文經社管主編提到希望能有一本關於客家人長壽原因的書,並說社長與他構思這樣的題材許多年,苦於無法找到適合寫作的人選。即使生長在傳統客家環境中,對於這個題材,我的內心也並非完全沒有遲疑。原因在於推行傳統客家生活與料理的過程中,不停地被問及客家傳統料理與現今各種養生信條的背道而馳。單就我的成長經驗回答,始終過於薄弱並且缺乏科學數據的支持。   

  

  來自兩個客家大家族的我,深信自己找得到答案,而這也將會是本有意思的書,我決定著手寫這本書。

   

  在找不到任何具體相關的資料的困難中,我開始在竹苗地區訪問八十歲到一百零二歲的老人們,仗著語言與族群的優勢,這些長者多數都很樂意告訴我關於他們日常生活的種種。但那並沒有為我長久以來的疑問帶來解答,相反的我更加不明白,他們並不排斥動物性脂肪與高鹽分飲食,為什麼慢性病卻顯少找上他們?他們就像我所記得的家族中長壽的長輩們一樣,生活可以自理,洗衣燒飯,家裡即使沒有年輕人也一樣井然有序,完全不需要外傭隨伺在側且笑容可掬。   

  我在苗栗大湖遇見一對老夫妻,給了我一個完整的答案。   

  九十五歲的伯公與九十二歲的伯婆,早年住在苗栗市區,生病後決定搬到大湖山上,回到傳統客家生活裡,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似曾相識的長壽、健康與恩愛,和我的祖父母是一樣的。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健康長壽不是一個信條或單一的運動或飲食約制,而是與自然環境相互呼應的生活方式,唯有在這樣的生活模式裡,人們才能夠擁有身體的健康與心靈的豐富,也唯有身心健康,才有自在的老年生活與相愛的幸福。   

  生命的歷程必定有它的道理。我與家族裡長壽恩愛的祖父母一起成長;寒暑假與壽年一百零五歲以及高齡九十好幾的曾祖母一起度過,我的外祖母與祖父至今健在,並且能夠自理生活且大口吃飯,夜裡安眠。在長壽家族中的生活經驗,就是這本書最好的基礎,透過科學驗證傳統客家生活中所歸結的十二個秘密,我期盼這本書為人們在諸多養生資訊中找到一個完整的歸納,不偏重於任何一個簡化卻困難執行的信條,讓養生不再是吃力與沉重的負擔,而是人人都可以輕鬆自然實踐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應該是全面的 絕非單一信條可以達成。









標籤:
瀏覽次數:227    人氣指數:3227    累積鼓勵:15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舊日記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嚮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