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45019
 ↑﹋喜歡≠愛〃↙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苦難的意義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忙=藉口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談話
作者: ↑﹋喜歡≠愛〃↙ 日期: 2011.11.03  天氣:  心情:
為什麼你的說明沒有法有條有理?
為什麼你講話總是沒辦法說服人?
為什麼你認為溝通事件困難的事?

原因很簡單,就在於你的邏輯思考,當我們出現一個想法時,那就是「思考」,而如何把思考變成淺顯易懂的邏輯語句,讓說與聽的人達成「共識」,建立共同的思想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論證=根據+主張(結論)

主張-最想表達的話
根據-替主張背書的結論

以上的論證、主張、根據應該讓人一頭混水吧!其時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跟論證、主張、根據、習習相關,例如:

a先生說:「我肚子餓了」
b小姐回答:「那你想吃什麼」
a先生說:「我想吃巷口那家炒麵」
b小姐疑惑的問:「巷口哪有炒麵?」
a先生不耐煩的回:「有阿,就某某某常去買的那一家咩!」
b小姐有點氣憤的說:「那裡那麼多家,我哪知道是哪家」
a先生憤怒的說:「你很笨耶,連那麼有名的炒麵都不知道在哪?」

在沒有共識的前提下,他們就吵起來了!

由以上的例子我們發現

a先生說:「我肚子餓了」      
是主張
b小姐回答:「那你想吃什麼」    
是根據主張作出「吃什麼」的結論

以上對話為有效論證句,也就是他們有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思想、共同的言語,由此可知主張為最想表達的話,而根據則是替主張背書的結論。

續 a先生說:「我想吃巷口那家炒麵」  
是主張
b小姐疑惑的問:「巷口哪有炒麵?」 
是根據主張作出「哪裡有」,無結論
a先生不耐煩的回:「有阿,就某某某常去買的那一家咩!」 
是反射性主張
b小姐有點氣憤的說:「那裡那麼多家,我哪知道是哪家」  
是根據主張所提出的疑問,無結論
a先生憤怒的說:「你很笨耶,連那麼有名的炒麵都不知道在哪?」
是靈光乍現式主張

以上後段對話,我們可明顯的得之他們兩人問題在於沒有共同的意識,a先生認為他所說的那家炒麵b小姐知道在哪,而在b小姐提出疑問時,a先生以他認知的方式再度提出他的主張,當b小姐再度提出疑問時,a先生卻靈光乍現式的罵b小組笨,在雙方對話無結論的對話中,顯然他們的思考邏輯並不同,因此產生雞同鴨講的窘境,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爭吵。

讓我們倒帶再來一次

a先生說:「我肚子餓了」
b小姐回答:「那你想吃什麼」
a先生說:「我想吃巷口那家炒麵」
b小姐疑惑的問:「巷口哪有炒麵?」
a先生回:「有阿,就某某某常去買的那一家」
b小姐回問:「那裡那麼多家,是哪家阿?」
a先生說:「就我們公司後門走出去的巷口左手邊倒數第二家」

由以上對話我們可以清楚明白他們的語句是沒問題的,雖然b小姐仍提出兩個疑問,但最後a先生有問他的主張背書而做下了結論,而達成了兩人的共識,因此就由我們的日常對話,應排出自覺、反射與靈光乍現式的言語,才能達成彼此的共識,才能有個輕鬆愉快的好談話。
標籤:
瀏覽次數:758    人氣指數:25438    累積鼓勵:1234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苦難的意義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忙=藉口
 
住戶回應
 
時間:2011-11-12 22:05
他, 39歲,新北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1-12 18:48
他, 58歲,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1-12 13:42
他, 45歲,新竹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1-07 21:58
他, 40歲,新北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1-06 09:13
他, 43歲,新竹市,政府機關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1-05 19:04
他, 49歲,新北市,行銷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1-05 13:11
他, 44歲,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1-04 23:43
他, 44歲,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1-04 23:40
他, 44歲,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1-04 23:35
他, 44歲,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上一頁 | 下一頁
[最前頁] [1] 2 3 [最末頁]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