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69214
 妮妮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以致孝報答父母;社會以摯愛回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當減肥 女大生閉經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貝多芬的故事
作者: 妮妮 日期: 2011.05.16  天氣:  心情:

貝多芬的天份在三歲時被祖父發現 , 但這位仁慈有才華的祖父卻沒機會指導他 . 父親是酒鬼 , 脾氣暴燥 , 妄想要貝多芬成為 ” 莫札特第二 ” 以博取名聲及金錢 . 可想而知 , 童年的貝多芬是受盡虐待的 , 也因此貝多芬從小就特別孤僻 .貝多芬八歲時於科隆舉行演奏會 , 雖然獲得不少掌聲 , 但卻不如莫札特那樣轟動 . 十歲左右即成為宮廷樂師 , 十六歲那年貝多芬失去了慈母 , 是生活上的一個轉折點 . 同年 , 貝多芬擔任白朗寧家的鋼琴老師 , 也與白家的大女兒有了一段沒有結果的初戀 . 十七歲前往維也納會見莫札特 , 被莫札特認為是日後的一顆新星 , 並從莫札特處學到一些作曲技巧 . 二十二歲時定居於維也納 , 在這之前他想拜師莫札特而不果 , 轉向海頓和阿布雷治白克學習作曲 . 海頓非常忙碌 , 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教他 , 因此肯上進努力的貝多芬在有關社會上及音樂上的事都得靠自己摸索 .三十三歲他完成 ” 第三號英雄交響曲 ” , 更是表現出貝多芬的獨特 . 維也納音樂界推崇他為莫札特的繼承人 , 備受歡迎 . 也有人認定從這首歌以後 , 浪漫派音樂就產生了 , 為音樂史上的新紀元 .剛開始時貝多芬立志做名鋼琴手 , 所以初期的作品以鋼琴曲較多貝多芬做為鋼琴家和作曲家都逐漸嶄露頭角 , 遠大的前途被眾人看好 . 但是 ” 惡性耳疾 ” 這個音樂家的致命傷卻使他頹喪 . 悲憤之餘曾留下一份著名的 ” 海里金史塔持遺書 ” , 這是在他死後才被發現的 . 他真的想自殺嗎 ? 實在煞費猜疑 . 總之 , 貝多芬並沒有自殺 , 相反的 , 他回到維也納 , 首次舉行個人作品發表會 . 之後 , 他的作品更臻成熟充實 , 許多不朽的傑作也於此時相繼完成 . 例如小提琴奏鳴曲 ” 克羅采 ” , 第三號交響曲 ” 英雄 ” , 鋼琴奏鳴曲 ” 華爾斯坦 ” , 以及後來改名為 ” 費得利 ” 的歌劇 ” 雷奧諾雷 ” .......等 . 1801 年貝多芬獲悉自己即將失聰的消息 , 便放棄演奏的生涯專心作曲 . 並以1802年第二交響曲為他作品的第二階段揭開序幕 . 他在作品中開始表現自己獨特的風格 , 許多不朽傑作就是在這階段中完成 . 大約是 1802 至 1815 年間 . 這時期的作品逐漸脫離古典樣式 , 較偏向表達內在感情 . 貝多芬擴大了奏鳴曲式 , 在旋律與和聲上加入新手法 , 並嘗試以新方式組織管弦樂法 . 當中的某些作品如 ” Moon Sonata ” , ” Fidelio ” 等已可看出貝多芬有著強烈的浪漫派主義傾向 .45 歲以後 , 他改用心耳作曲 , 並步入了第三時期 . 貝多芬開始回顧舊的音樂型式 , 並從海頓和巴哈的作品中溫故知新 , 此時貝多芬已進入純音樂領域 , 不再顧忌樂器或演奏者的限制 , 他所在乎的僅是在紙上和他的心耳間完成一種協調 , 突破古典型式 , 在保留合理邏輯性下任意使古典樣式變化 . 如第九交響曲中加入獨唱及合唱樂聲的部份 ” 歡樂頌 ” , 這是交響曲歷史上的創舉 . 而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也達到此典式的最高境界 , 沒有抒情意味或描寫意境 , 純粹是扣人心弦的靈性音樂 , 堪與巴羅克時期大師的傑作相提並論 .貝多芬的耳疾越來越惡化 , 到了 48 歲左右就已經完全聽不到 . 日常的會話均用筆談 . 晚年時期為了姪兒的事情煩惱不已 , 又為了生活到處奔波 , 曲子的作風與中期激烈有力者完全不同 , 代之而起的是簡潔而有深度的思想 .貝多芬在世時常被指為憤世嫉俗 , 脾氣暴躁 . 可是 , 有誰想過 30 多歲耳朵出現毛病 , 作為一個天才橫溢的音樂家 , 這是何其殘酷的命運 ? 為了掩飾耳疾 , 聽不見也要裝作聽見 , 而且也很忌諱別人談論耳朵的事 . 人們只知道他脾氣暴躁 , 極難相處 , 但又有誰體會到他內心的痛苦與恐懼 ? 貝多芬熱愛生命 , 熱愛人類 , 端看第九交響曲中的 ” 歡樂頌 ” , 若非有一顆熱愛世人的心及高尚的情操 , 又何能作出如此天籟 ? 貝多芬是第一個獲得自由的藝術家 , 他曾說 ” 要盡量做個正直的人 , 讓愛自由尤其高於一切 , 即使面對一位君主 , 也絕不出賣真理 ! ” 也就是有了這種自由 , 貝多芬的作品才能脫離實用的曲式 , 而依憑內心深處湧現的靈感自由創作 , 使得每一首作品都有著獨特的個性 , 洋溢著撼動人心的熱與力 . 他的作曲技巧是可以分析的 , 但作品中蘊藏的力求量卻是無法言傳的 , 只有不斷的聆聽 , 才能體悟貝多芬的啟示 : 向命運挑戰 , 永不妥協 .

標籤:
瀏覽次數:69    人氣指數:869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以致孝報答父母;社會以摯愛回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當減肥 女大生閉經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