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 五一上街 2011-4-27◎ 劉欣宜
衛生署新修訂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將醫院護理人力與病床配置從四床配置一名,提升為三床配置一名,乍看之下好像護理界得到了甜頭,但是現行的醫院評鑑早就規定醫學中心必須符合二床配置一名護理人員的比例,區域醫院為二.五床,今日的修訂,只是形式上的安撫眾怒,這樣的低標並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每年護理科系畢業生高達一萬三千多人,但是就業率不到四成,全國護理人員一年的離職率高達近三成,造就台灣護理人員的平均職業壽命只有七年。是什麼原因導致護理人員折損率如此之高?除了高達一比三十的護病配置造成工作負荷過重、須輪值夜班、請假困難之外,還要處理許多不屬於護理專業的文書行政工作,應付各種醫院評鑑、整潔比賽、品管競賽等,根本沒有空閒時間好好照顧病人,嚴重犧牲了病人安全與照顧品質。請支持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五一勞動節的遊行活動,號召護理夥伴們挺身而出,捍衛權益與尊嚴。白衣天使不想變成折翼天使,我們要做的是病患永遠的守護天使!(作
者為仁德醫專護理科講師,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博士生)
衛生署 騙很大 2011-4-27◎ 盧孳艷
衛生署邱文達署長回應立委質詢,針對近日內醫療人員過勞而被許多民間團體批評醫療院所早已成為「血汗醫院」,邱署長答應年底前修訂醫院「設置標準」為三床配置一名護士,並強調這是很大的進步。我們要反駁這是「騙很大」!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是用來作為新開設醫院的檢核標準,與實際醫院運作時每位護理人員照護多少病人「差很大」。試想,一張病床住一位病人,每八小時就需一位護士值班,意思就是說一個病人一天就需三位不同護士照顧,所以護床比一:三,實際運作護士與病人比例已經高達一:九。再以每週工作五天休兩天假,加上每個病房都需有一位護理長擔任行政協調事務,而且加上該有的年休假,護病比將高達一:十二至十五。抱歉,這是「倒退嚕」絕非進步。正如護理師護士公會呂月榮指出,衛生署以「評鑑標準」及「設置標準」兩套說詞,意圖混淆視聽,讓非醫療人員誤以為衛生署做了退讓有心改革,我們在此提出嚴正抗議。衛生署應立刻捨棄「設置標準」,拿出魄力,積極研擬完善醫院評鑑制度與標準,將護病比列入醫院評鑑標準之必要項目,並且白班、小夜班及大夜班三班都應列入評鑑,並實際至病房觀察護理人員照顧病人數。(作者為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欣慰我渺小的努力2011-4-27◎ 陳書毓
三月底、四月初,連續幾天自由時報刊載前輩們對於護理相關議題的關心與呼籲,我將文章轉寄給醫院高層醫療主管,竟然很快地得到了正向的回應。主管在百忙之中坐下來傾聽護理的心聲,會談當中我們表達了目前院內護理所遭遇的實務問題與困難,例如:臨床護理人員「瑣事纏身,難以專心照顧病人」、「職場暴力,醫護關係緊張」、「醫療系統溝通不良,護理人員變成夾心餅乾與受氣包」等問題,進而呼籲應該正視「員工滿意度」當中所呈現的開放性問題等等。而高層主管也承諾將會以制度來強化醫療與行政系統的功能與責任,並且承諾將會把「尊重」提升為機構核心價值的第一順位。一個人的力量非常渺小,然而,只要我們願意參與,願意整合,願意凝聚共識,進一步集合問題潮流(problem stream)、政治潮流(politics stream)、政策潮流(policy stream),終有一天護理改革的「機會之窗」將會開啟。至少能夠多挽留一些具有熱忱的護理同仁繼續奮鬥!五月一日,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將要發動勞動節遊行,護理改革的「機會之窗」即將開啟,期待您的參與!(作者現職護理師、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博士班學生)
台灣護師荒 2011-4-28 ◎ 劉欣怡
去年三月十八日才將每年五月十五日的「護士節」更名為「護師節」,讓護理人員的頭銜稍稍提升,但醫院工作環境友善,卻讓護理畢業生早早就出走!很多護理系學生在畢業時,充滿對護理的熱忱,我也認為許多不錯的學生會持續在護理上貢獻所學,然而,面對越來越嚴峻的臨床環境,工作一至二年左右就離職的新人大有人在,他們不是換醫院,而是直接轉行了。大學護理系花了四年才培育出的畢業生,而他們離開護理的速度更快!護理前輩余玉眉教授曾投書指出,臺灣護理人員的留任問題相當嚴重,「工作壽命」平均僅有七年,在國際護理圈是敬陪末座,可說是國家的浪費。最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甚至面臨無法招到足夠的護理人員,因護理應屆畢業生就業意願不到四成。面臨護師荒的美國,早在一九八三年美國護理學會就成立「磁性醫院—招募及留任專業護理人員」的計畫,希望提供友善的醫療工作環境,吸引及留任護理人員,並提供病人更好的醫療照護。民眾期待健保費用漲價後能提高醫療照護品質,但護理人員的照顧病人數、工作環境、社會地位都無法改善的話,友善的環境會讓護理人員沒有好心情,而不斷抱怨也只會更哀怨。若政府無法確保醫院能提供有磁性的友善職場環境,無法吸引新世代的年輕應屆畢業生投入職場;同在一條船上的醫師雖然工作也很忙很累,但受到高社會地位和較優薪資,但護理人員呢?臺灣的護師荒總有一天會出現!(作者曾任臺灣大學護理系助教,目前為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博士生)
學生的電話 讓我心酸 2011-5-1◎ 李怡慧
每屆導生畢業進入職場後,接到學生的電話就是一陣心酸。「老師,我每天都睡眠不足,上到四點的白班,我八、九點才走。回到家念書查病人疾病相關資料到十一、二點,早上六點就要從醫院宿舍出門去上班。我常常中午都不敢吃,因為那時往往會有很多家屬找我。我每天都睡眠不足,就一直出錯,護理長已經約談我好幾次了,我可能不適合這份工作……。」類似這樣的求救諮詢電話,每年不斷在上演。一名在系上很優秀的學生,實習時,都會主動關懷病人和查找資料,協助病人改善問題,頗受病人好評。但是在臨床工作待了兩個多月後,她發現自己不再有時間好好關懷病人,連回到宿舍查找資料都成為一項奢侈的事情。她告訴我,她很渴望好好的照顧病人,聽病人述說自己的問題,並尋求資源協助他們解決,但是她常常發現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所以她決定上班好好照顧病人,下班後留下寫護理病歷,結果卻是一連串的挫折。在學校時好不容易培養起來對護理工作的熱愛,在很短時間內就消磨殆盡。衛生署表示將調高護病比,由每位護理人員照顧十六位病人減少到十至十二人,如果一個護理人員可以完全不休息,不上廁所,不吃飯,這少於三十分鐘的時間內,還要完成所有量血壓、給藥、衛生教育、導尿、換傷口藥物、協助送檢、開刀房等工作,有誰捨得自己的子女過這樣的生活?並且試問他有多少時間可以好好聆聽病人的問題,並協助解決病人的困擾?可否多給我們的護理人員一點時間,讓我們可以好好做好我們的工作?(作者曾任護理教師,現就讀護理所博士班 )
護病比1:7 馬總統又要跳票了嗎? 2011-5-1◎ 吳雪菁
還記得二○○九年馬英九總統出席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廿周年慶時表示,雖然景氣不好,但他將努力實現一比七護病比的競選承諾,修法列入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雖然這與歐美國家的平均護病比為一比四至六仍有些距離,但對改善護理人力不足所造成的對病人安全與權益影響,仍是值得殷殷期待。然而針對日前衛生署回應為改善「血汗醫院」,決議修法將「醫護人力設置標準調高,從總人力的每人照顧四床,調整為每人照顧三床」,但此標準換算為三班制、扣除休假,護病比將高達一比十二至十六,這樣的標準,比現行的醫院評鑑要求還低,對民眾生病時的照護品質與權益保障在哪裡?也讓我們不禁要問:「馬總統,您要努力實現護病比一比七的競選承諾,又要跳票了嗎?」作者為新生醫專講師、台大護理學研究所博士生)
你的命 我們的工作◎ 荻兒
美國醫學學會於二○○二年發表的大型研究報告指出,護士每增加一位病患,就讓住院三十天的死亡率大幅增加了七%、過勞指數增加二十三%、對護理工作的不滿意度也增加十五%。所以,身為健保受保險人的全國民眾,為顧及您的就醫品質與安全,應一起來捍衛自己的受照護權,嚴格要求政府改採護病比制度,並落實稽核程序不該只是三年一次的評鑑制度。日前衛生署署長說,每位護理人員照顧數從四床要大幅下修至三床,實有刻意誤導之嫌,所謂護理人力設置標準,台灣目前仍採護床比的模式,亦即按醫院的開放床數計算,每四床需配置一名護理人員,絕非指每名護理人員的照顧病人數。目前醫院普遍應聘不到足額的護理人員,就是惡性循環的結果,現行三年一度的評鑑制,度雖嚴格規定護床比,但卻未有常規的稽核制度,讓醫院能投機取巧,大多只在評鑑前開始大量應聘護理人員,其餘時間就遇缺不補,讓臨床基層的護理人員完全無法感受設置標準的修正,或評鑑制度有帶來實質的改善,反而因為評鑑而更加重準備資料的壓力。只要你有參加健保,就請爭取自己的權益,發揮自助人助的精神,在五月一日勞動節與五月十二日護師節的前夕,與護理人員同一陣線,捍衛自己的受照護權,全民總動員,只要問每班每位護理人員的實際照護病人數,就能落實監督制度了!因為跟衛生署長的說法差很大喔!(作者現任醫院護理部主任,台灣護理人員促進會理事)
本圖文皆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