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感謝網友Edwin分享他的看法在日記回應中,因為我的回覆字數稍多,所以放在日記中和大家分享。
【Edwin】:
感謝分享。這首歌以前我就很喜歡,現在更喜歡了。忍不住想提供一下我的看法。這首歌黃乙玲唱出的的那個"痛"字,是我覺得她詮釋得很傳神的地方。我是同意"愛到才知影痛"這句話的。
當很愛一個人,卻得不到對方的愛。雖有幽幽含蓄的哀怨,卻不是痛恨,可見歌詞裡的人是愛著對方的。甚至能釋懷著對方愛著別人。這情操很高啊,這也是這歌可愛的地方。
而這種痛,若對方也愛到一個得不到回報的人時,就能親身體會了。當然,若是副歌能唱到像唸經一樣,那肯定是不痛了,而這歌也會立馬失去韻味。
【凱莉回覆】:
你的重點在”痛”字,我說的重點是”愛到”與”愛過”。這就像是僧「推」月下門、僧「敲」月下門的「推」與「敲」之差別。
「愛到」是進行式,「愛過」是過去式,在愛的進行中,酸甜苦辣的所有感覺,都是進行式的過程,有辛酸、有甜蜜、有猜忌、有思念…這些都是過程,如果有情人終成眷屬了,結局就未必是痛。
「愛過」是過去式了,所有的過程已結束,塵埃落定後,如果不如己意,才會覺得「痛」。
所有沒結局得愛,未必是「痛」,或許有一些人會只留下曾經愛過的甜蜜,並心懷感謝,如「謝謝你曾經愛我」、「我愛過」。
這首歌你的詮釋是主角「釋懷」了,依我對中文的理解,我認為主角還沒釋懷。
自己所愛的人愛上別人,她若釋懷,應會祝福對方找到比自己更適合的人,這就不會痛。
如果她不釋懷,希望對方和她一樣,遇到移情別戀時,對方才能感受自己所受的痛。所以才有「愛到才知影痛」這句。
這也是我說這首歌詞,沒有跳脫傳統的理由。
再聲明一次,對於每首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也許是你的回憶,也許是你的情境…,沒有對錯,我只是分享個人觀點。